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万国来朝:皇帝们的面子工程 /

万国来朝:皇帝们的面子工程

公元609年,隋炀帝大业五年的一天,隋炀帝杨广早早起床,准备自己登基以来最露脸的大事。这一天,繁华的东都洛阳热闹更比往日,突然涌进许多身着各色服饰的“歪果仁”,本地居民纷纷驻足围观。当各国使节进入朝堂,自东突厥启民可汗以下,“皆国主亲来朝贺”,“诸夷大献方物”,山呼万岁,上尊号“圣人可汗”,“自天以下,地以上,日月所照,唯有圣人可汗”,杨广可谓志得意满,国之盛世,万国来朝不过如此。

唐朝阎立本《职贡图》(局部),描述唐太宗接收各国使节朝拜的场景(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万国来朝,在中国古代作为国力强盛的象征,是许多皇帝追求的目标。三代以前,既有大禹“涂山之会”,各路诸侯争相前往。西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西域各小国多次前往长安朝拜,武帝老怀畅快。唐太宗时,宇内澄清,有交往的国家达到300多个,众少数民族国家为太宗上尊号“天可汗”,“愿得天至尊为奴等天可汗,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自唐宋以至明清,万国来朝不断,为了记录这样的盛事,甚至在没有相机的古代产生了一种名为“职贡图”的画。目前可考的最早的“职贡图”更出自皇帝之手——南朝梁元帝萧绎,画中描述了35国使者的形象和特征,末国、白题、倭、龟兹、百济、波斯等。唐朝有阎立本《职贡图》,周昉《蛮夷执贡图》;元朝有任伯温《职贡图》;明朝有《职贡图·女直国》,从名字来看似乎是跟《平番得胜图》一样是一个系列,什么蒙古、朝鲜、满剌加等一定少不了,只是没能保存下来;清朝在各朝中最多,达到3幅,金廷标、谢遂《职贡图》,门安庆《皇清职贡图》,这最后一幅由乾隆亲自下旨制作,将与满清有交往的国家民族描述,因而冠以“皇清”官方之名,实际并无各国如此齐聚朝拜。

万国来朝固然是盛事,但也可能是粉饰太平。梁元帝的《职贡图》描绘了35国使者,而当时梁朝偏安南方,国力衰弱,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万国来朝,只能呵呵!与之相类似,南宋时也有万国来朝,只不过南宋虽屡战屡败,却得益于商业、贸易的发达国力并不弱,花钱买个平安、高兴还是有本钱的。清朝时,国力固然强势,万国来朝不过是为了营造少数民族政权入住中原的合法性而已。

对于来朝的各国,中国一向是礼尚往来“倍给之”,各种优待。隋炀帝时万国来朝,炀帝不但“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人。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还下令外国使者在洛阳消费一律不得收钱,并以锦帐围街道,彰显奢华。北宋时,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于阗使者每次到京师都被作为贵宾,沿途有驿站服务周到,一路游山玩水又吃又拿,运气好遇上抢劫的,政府还会高价赔偿。南宋高宗时,缅甸蒲甘王朝来朝,高宗很是高兴,“本司依体例计价,优与回赐。”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直接将船队开到各国家门口,朝贡、贸易车接车送。苏门答腊当地每百斤1两白银的胡椒,郑和开价20两白银每百斤,日本倭刀每把原本价值800-1000文,明政府开价5000文一把,赏日本国王铜线150万,第二年再给1500万,连王妃都赏了500万……

如此这般的“厚往薄来”,于各国成为一项一本万利的生意,于官员就成了“公款旅游”的福利,几句谄媚的奉承就可能获得极大利益,于“天朝上国”成为极大负担。北宋于阗国,在公元1009年到1124年的115年里,多则一两年少则半年,就要朝拜一次,而从于阗出发到开封单程就需要两年,前面使者还在路上第二批已经上路。明朝永乐一朝前来中国朝贡的使者就达到193批。永乐皇帝死后,再也撑不下去的明朝很快停止了郑和下西游,文官为了彻底了断,直接将兵部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全部烧毁。档案虽然烧了,航海也停了,文官还是免不了吃苦头。永乐后,政府没钱,负担不起官员工资了,府库中倒是有一堆“洋货”,倭刀不能发,那就发胡椒、苏木吧,官员部分俸禄以胡椒、苏木发放,史称“苏木折俸”。官方的价格高,市场价格低,等于变相降工资,官员苦不堪言,直到成华年间胡椒、苏木库存不足才停止,长达近50年。能够发放近50年,也足以说明明朝政府收购的数量之大,付出的白银之多。

公元1793年,满清王朝来了一位普通的朝贡使者。从广州登陆后,一路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接待极尽铺张之能事,象牙的筷子,精美的瓷器餐具,以及“共上菜12道,每道上12个菜:总共144个菜”的盛大宴会。但当他即将见识最终极的朝贡“优待”时,因为不肯跪拜被拒绝,他就是英国人马嘎尔尼。

几十年后,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天朝上国”的大门,揭下了这个被掏空的虚弱帝国貌似强大的面具,万国来朝的美梦终成空,里子都没了,哪儿还有面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