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珍惜参政机会 从自决回到务实 /

珍惜参政机会 从自决回到务实

“雨伞运动”掀起港青世代的政治觉醒,刚落下帷幕的立法会地方直选,也反映香港政坛的世代更新,建制和非建制当选新人达15人之多,当中包括提倡“自决”、“公投”的香港众志罗冠聪、热血公民郑松泰、青年新政梁颂恒和游蕙祯等。有舆论分析这批选前不被看好的激进青年当选会令议会抗争街头化,对香港前景构成一大隐忧。

长期以来,香港政治中的各种力量主要划分为建制和泛民的两大阵营。但自“占领”后激发港青世代的公民觉醒,不但各种打着“本土”旗号的“伞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同时亦大大提高了港人对政治关注度。这次立法会地方选区投票率(58%)和投票人数(220万)均创历来新高,可说是占领与反占领的延续结果:一方面,不少港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政治关注度提高;另方面,占领行动和政局乱象使不少人有危机感,他们希望透过手中选票改变香港政治生态,因而推高了投票率。而且,随著香港政坛新老交替,这届立法会地区直选的当选人年龄亦创新低,平均只有46.6岁,当中香港众志的罗冠聪年仅23岁,成为香港史上最年轻的立法会议员,至于网红的游蕙祯只有25岁。凡此种种,可见香港选民的求变心态,希望打破政坛长期被“政坛大佬”占据的闷局,在新一届立法会有新面孔和新思维。

再不能回避本土声音

然而,这种“新思维”的确存在一定隐忧。事实是,这次选进立法会的本土派,不少都是初出茅庐的政治新秀,他们无政绩、欠经验、缺人脉、乏资源,有的只是喊喊政治口号。之所以能够当选,谁也不能否认受惠于“占领效应”,他们的政治立场与传统泛民有很大迥异,老一辈泛民政客多为专业人士,有一定社会地位,再怎样搞激起都有底线。但这些本土新力量充满激情,经常游走法律边缘和对固有秩序的冲击,这对香港议风文化很难说没有改变。虽然严格而言,目前本土势力在议会不能说三分天下,但若考虑到本土自决于政改一役冒起,历经占领和旺角暴乱,短短两年已经占据议席,其势头之猛不能低估。因此,如果对他们冒起和政治主张掉以轻心,无疑于鸵鸟埋首沙堆。

本土派的“民主女神”游蕙祯以25岁之龄选进议会(图源:Reuters/VCG)

这次立法会选举清晰确立香港政治新版图,建制派再次证明铁票见底,不是香港社会的主流,不但议席减少,而且总票数显然输了泛民。另一方面,尽管港府在这届立会选举推出“排独”确认书,但仍无阻一些主张“自决”、“公投”等候选人选进议会,可见当中严中有宽,而且在他们的带动下,势必吸引更多“本土派”青年有意晋身立法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港青从政将会越来越多,本土派进入议会已是不能回避的事。对此,港府和北京涉港机构更应懂得如何弹性处理。

激进取态非必然

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些所谓“自决”、“公投”本土派的激进取态并非必然,因为立法会议事厅和街头斗争截然不同,毕竟立法会有议会规则,议员行为须受到规例约束,再不能好似在街头般任意妄为。而且他们毕竟缺乏从政经验,可谓是一张白纸,能够改善的空间许多。正如他们在当选后表示,愿意在民生议题上与其他党派沟通,倘若如此,势必有助这些本土人士了解基层生活,以后的参政之路也许会变得更为务实。何况他们代表的是认为政府罔顾民意的本土势力,现时他们选进议会,也让这些激进本土声音找到适当的宣泄渠道,相信亦能消减抗争升温的压力。所以,关键还是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港府和北京涉港机构能否恰当面对、妥协这些本土力量。

应当说,经过民主选举的洗礼,这些本土派青年在论坛上被骂、在街站被冷待,明白个中滋味,那更应该好好珍惜、把握这次得来不易的参政机会,思想上要更为成熟一点,要明白一国两制是其自身赖以生存的体系,对此不应盲目反对。在主张“公投”、“自决”的情况下签署确认书亦可“入闸”的情况看,可见当局目前无意真的完全封杀本土派的参选。在此寄望所有入到香港立法会的本土派青年,实事求是,更好地参与香港的未来中去。假如一味搞激,为反而反,抑或安于高薪厚职,只会在议会中无所作事,辜负选民期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