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舆论场:“后李小鹏时代”被谁搅动? /

舆论场:“后李小鹏时代”被谁搅动?

中国大陆政坛最新一轮人事调整中,辞去山西省长、随即出任中国交通部部长的李小鹏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相比之下,李小鹏的继任者楼阳生,似乎还没来得及得到媒体的足够“重视”,就先被另一位山西官员抢了舆论的风头。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现任太原市长,在坊间知名度很高且充满争议的耿彦波。

争议市长“二次走红”

耿彦波一向是媒体的宠儿,这个被称为“造城市长”的主政者在其不同的执政地,或开发或修缮的古迹能够列成一个长长的清单,其中以大同古城的建造最富争议,有人赞赏他的大刀阔斧、坚决果敢,也有人指责他劳民伤财、离任后剩余的工程难以为继。而他穿着一双旧皮鞋视察工地、随手抓一把沙土检验包工头有没有偷工减料,因为工作几天几夜不休息在乘车间歇打吊瓶,当众斥责执行不力的官员“打报告辞职吧”等等同样能列出长长清单的故事,至今还在坊间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一次耿彦波来到聚光灯下,是因为又一座古城——据山西当地官媒报道,复建中的明太原县城已初具规模,预计将于2016年10月完工。这项工程在耿彦波2013年调任太原市长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拍板并启动。大陆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对此刊发长篇报道,表面上以古城为主线,实际上整篇行文全部围绕耿彦波进行。

多家大陆官媒及香港媒体都转载了这篇报道,由此引发了社交媒体上又一轮“耿彦波热”,哪怕是将一篇历数其往事的旧文重新包装一下,都能获得“10万+”的点击。这个热潮甚至延伸到国外,一家西方主流媒体在近期将专拍耿彦波的纪录片放在了网站首页。

太原夜景。耿彦波调任太原以来很少给媒体大规模报道的机会(图源:其他网络来源)

继续着自己“造城”脚步的耿彦波,在即将完成又一项壮举之际得到媒体关注本不奇怪。尽管从大同调任太原后,官媒对他的报道少了很多,但借着一些“不得不露脸”的事件,民众还是能见到他们特别想看到的关于耿彦波的新闻,比如太原最近几年大规模的城市道路改造与城中村改造,比如关于他的纪录片获金马奖,又比如2016年上半年在大陆广受关注的“书记市长真人秀”电视节目,他在最后时刻出现,还比如2016年7月太原发生严重内涝时他亲自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冒着大雨指挥部署抢险工作。曾有评论称,外表极具乡土气息的耿彦波,实际上一直在非常聪明的控制着曝光的时机,稳健的把握着舆论对他的节奏。

不过这一次舆论场上对他的关注集中爆发,还是让人感到意外,毕竟这与他过去三年来刻意保持的低调大相径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耿彦波上任太原市长以来极少接受媒体采访,山西以及太原的宣传部门也一直有意控制外界对他的报道;但从这次国内媒体的刊文来看,耿彦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属于“不设防”的状态,宣传部门也不仅没有对怎么发稿进行“叮嘱”,甚至主动加入了报道队伍:2016年9月7日,当地官媒刊发了山西广播电视台台长对耿彦波的专访,耿彦波阐述了自己“质量经济时代”的理念,还透露要借助某项重点产业实现100个亿(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产值的“小目标”。

在大陆宣传系统,什么级别的媒体报道什么级别的领导,通常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省一级电视台专访一位市长,并且没有见到有什么“特别策划”、“系列报道”之类的主题,这样的情景并非常态,何况采访对象是之前官方有意使之低调的耿彦波。

事实上,自从山西发生塌方式腐败以来,整个山西官场都处于类似的“低调”状态,除了耿彦波之外,刚刚离任的李小鹏更是典型代表。尽管山西的GDP增长连年处于中国倒数第二,但“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几乎就占据了李小鹏在经济方面的全部内容。山西官场给外界的感觉,除了补缺落马官员留下的位子、开展各种“净化政治空气”的活动,就是忙于应对煤炭价格大跌带来的困局,其他方面的工作似乎都在“蛰伏”。当然,有评论指出,少一些“建设性”举动就意味着少一些出错的机会,这是山西官员在近几年来最安全的策略选择,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不作为现象。

官媒罕见的“叛逆”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李小鹏传出调走消息的时候,《山西日报》在8月29日刊发一篇评论文章,提到2015年中央财政向31个省份拨付的财政资金中,山西获得的资金太少,与山西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严重不相称,并发出“山西的利益,最需要自己向国家争取”的呼喊。

尽管山西坊间长久以来存在着“山西为中国做了那么多贡献,却把污染与贫困留给了自己”的情绪,还有学者曾写过一篇广为流传的《中国,你欠山西一声“对不起”》的文章,但在官媒层面发出类似的声调,还是第一次。而这样的说法在过去几年的山西官场环境里,不仅太不低调,甚至会有些“政治不正确”的嫌疑。而更为“巧合”的是,文章刊发后的第二天,即8月30日,官方宣布李小鹏离任,楼阳生出任代理省长。

在人事变动的敏感时期,从当地官媒的大胆开腔到耿彦波的“二次走红”,似乎预示着山西官场风格上的转变。无论这种转变是确有苗头还是只停留在当地宣传系统的预期中,其中的关键人物当属执掌山西的新搭档:履新不到三个月的省委书记骆惠宁与刚刚上任的、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有些被忽略的代省长楼阳生。

楼阳生与前任的风格明显不同(图源:其他网络来源)

特别是楼阳生,在上任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已经显示出了不一样的气象,一改前任李小鹏的谨慎低调,而是对准经济工作“火力全开”,提出“有中生优,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已经体现在8月31日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上,楼阳生明确提出“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山西战略性支柱产业”;至于“有中生优”,在9月7日的2016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楼阳生提出“推动山西从传统煤炭基地向综合型能源基地转型”的理念。

两个发展思路,后者继承了此前的改革方向,前者则是新竖起的一杆大旗。在这个意义上,官媒的发声与耿彦波的被关注与上述二者分别契合,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说是官方有意推动了这一切“也完全合理”。

这种变化对于山西来说,可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山西与辽宁是中国去产能压力最大的两个省份,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转型发展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山西,还经历了大规模整顿官场的动荡。而随着近三个月来党政一把手的接连更新,山西似乎要开始摆脱原来的阴影,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层面,当地官媒“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尝试,对“实实在在干活儿”的耿彦波的推崇以及他所代表的“城建带动旅游,旅游提升品质”的发展方向,都被外界解读为楼阳生一改李小鹏时期“疲于招架”的态势,开始显露出“主动出击”的信号。这位被外界视为“之江新军”的新任山西主政者,是否能将山西从“后李小鹏时代”带入全新的发展轨道,值得观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