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履新证监会主席7个月 盘点刘士余成绩 /

履新证监会主席7个月 盘点刘士余“成绩单”

2016年2月,刘士余接替肖钢担任证监会主席。多位与刘士余接触过的金融机构人士对外披露,刘士余作风务实低调,喜欢到一线调研。履新7个月,刘士余曾去哪些地方调研,推行了那些改革举措,成为外界关心的话题。

据陆媒《法制晚报》报道,9月7日下午,山东省长郭树清在济南会见了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行。据报道,刘士余此行主要是调研山东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发展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郭树清2011年10月起曾担任证监会主席,虽然是历任证监会主席中任职最短的主席(18个月),但在任的506天里,郭树清提出的制度调整达到70项之多,堪称高效。

据悉,郭树清任职证监会时风评颇好,“果断敢为、大刀阔斧、动作利落”的作风为其赢得“郭旋风”的美称。而郭树清赴山东任职后,证监会主席的继任者就是肖钢,也就是刘士余的前任。这也是郭树清和刘士余会面引发关注的原因。

据报道,刘士余上任后,曾赴深圳与六家券商座谈,赴河南调研上市公司,还曾到访北京中关村,调研多层次资本市场。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士余履新证监会主席后,先后推出多项新举措:

铁腕监管

3月5日,刘士余首次公开发声,提到的就是“新主席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

数据显示,上半年证监会对88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09份,较去年同期增长84.75%,罚没款共计25.54亿元。作出市场禁入决定书4份,对7人实施市场禁入,其中2人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行政处罚的结案效率和惩处力度持续提升。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沪深两大交易所今年来对上市公司实行“刨根问底”式监管,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在微信号上发布最新监管动态。

刘士余被指作风低调,常赴一线调研(图源:VCG)

“内审部”

相比在创新领域的“不折腾”,刘士余上任后对强化监管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在监管架构设计上,今年7月,证监会还新设了内审部。

公开报道显示,证监会的内审部共设4个处,分别为综合处、内审一处、内审二处和内审三处,其中综合处5人,内审一处3人,内审二处3人,内审三处2人。

目前,证监会官网的机关部门栏目中,还看不到内审部的踪迹。不过,前述的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内审部强调证监会主体责任,并对证监会进行监督。”

可见的是,目前证监会内部已设有监察局,其职能是监督检查本系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查处本系统及其党组织、党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党纪政纪的行为;受理对本系统的组织或个人的检举、控告及本系统的组织或个人的申诉;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本系统的监察(纪检)工作。

目前的“一行三会”中,只有央行单独设有内审司,银监会和保监会均未设单独的内审部门。证监会在机构设置上设立内审部门,显然是考虑对内的威慑力。

点刹炒壳

刘士余走马上任后,对炒壳风进行了全面严打。

5月6日,证监会对于中概股回归踩刹车,严控“壳资源”炒作。

近3年已有5家在海外上市的红筹企业退市后,通过并购重组回到A股市场。市场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类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可见的是,多家中概股已经放弃私有化回归计划。

其次,6月,证监会发布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标准”的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于构成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的监管明显趋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