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暗藏重大改革 刘士余扶贫并非媚上 /

暗藏重大改革 刘士余扶贫并非媚上

中国证监会日前发布扶贫措施,称资本市场将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企业,提交上市时“即报即审,即审即发”,不必像其他公司那样在证监会经年累月的排队;同时,证监会将对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开辟绿色通道。很多人就此对证监会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甚至称其“跟风”、“媚上”。实际上,新规并不是对贫困地区的企业不顾资质、放任入市,在“扶贫”名头的背后,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试水股市注册制改革。

证监会“扶贫新政”引发了外界不小的争议。除了一些专家学者站在政治立场上,认为国家调动金融力量对贫困地区倾斜“何错之有”,舆论场中的大部分声音都是对证监会严厉批评,称扶贫本是政府行为、公益行为,而绝非市场行为,指责其混淆边界、监管尺度不一。

更有甚者,直接将矛头对准证监会的管理层,认为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更多是出于政治正确的考虑,拿股票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来做慈善,有“跟风”、“媚上”之嫌。

事实上细看这份《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证监会对来自贫困地区的企业并非不审,而是“即报即审,即审即发”,不排队而已,企业的资质不会区别对待,因此也就不存在“将劣质企业放进股市,增加风险”的担心。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会议(图源:VCG)

很多人担心,证监会的扶贫政策出台后,其他企业的上市流程怎么办?等着在A股IPO的企业本来就排着长队,这下会不会被“加塞”,排更长的队?新政显然顾及到这一点,《意见》显示,贫困地区企业上市有“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单独适用“即报即审”政策,不影响排队企业的进度。

当然,贫困地区的企业大多存在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政商关系复杂等问题。很多人担心,来自贫困地区的烂公司上市,岂不是坑股民?这就涉及到了中国股市从审批制向注册制改革的问题。

中国股市审批制的初心,是“证监会挑选好企业上市”,但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审批制所具有的“担保”属性一方面让大量中国股民形成依赖心理,表现为买股票时不管公司好坏、价格多少,只关心股价会不会涨,是否有人接盘的投机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追求“质优”而导致的“量少”,企业一旦上市就可以“闭着眼睛捞钱”,于是大量企业出于“捞金”而不是企业发展的目的,拼命要往股市里挤。

A股排长队等待IPO的现状,催生了“壳资源”。一些烂公司,本身业务已经不赚钱,因为有上市公司的资质,就会有场外公司花钱重组,借壳上市,相当于购买上市资格。据报道,目前A股壳公司价格节节攀升,少的十几亿,多的高达上百亿。

所以有业内人士指出,证监会扶贫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现有股市“壳资源”价格的降低。根据现有的规则,想上市的企业,只要注册在贫困地区,缴纳2,000万(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所得税,承诺三年不变更注册地址,就能走绿色通道。这个价格比起动辄十几亿、几十亿的“买壳钱”,不知道有多划算。而本来就在贫困地区、且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就成为坐等招商重组的新壳。有了竞争,“壳”的费用必然下降。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在贫困地区注册走绿色通道,还是借贫困地区企业为“壳”,都是为股市增加了供给,有明显的试水注册制的味道。近几年来中国股市改革“雷声大雨点小”,推进很慢,不过在审批制向供给制转变的问题上,基本算是形成了共识:企业符合一定标准,不管盈利和前景如何,都可以上市,由投资者自己进行甄别选择,避免“好企业被拦在场外,场内股票贵得要死,烂公司也有人捧”等现象。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016年3月也曾明确表示,注册制一定会搞,只是不能“单兵突进”。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证监会此次推出的扶贫政策并不是“胡闹”,而是暗中在注册制的问题上开了个口子。只是和完全的注册制相比,以“扶贫”为名头的试验田显得有些荒诞。不过,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目前审批制的环境下,证监会引导股市“摸着石头过河”,动作有些扭曲也是情理之中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