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社论:给蔡英文时间 也要对她严厉批判 /

社论:给蔡英文时间 也要对她严厉批判

13期《多维CN》与10期《多维TW》已经上市,与读者见面。《多维CN》于香港、澳门各大零售报摊及新加坡书店有售;《多维TW》于台湾7-11超商、全家便利店、金石堂、诚品书店及各大传统书店有售。以下为10期《多维TW》社论。

从“5·20”上任至今,蔡英文执政已经超过100天时间,针对100多天来的施政表现,媒体和社会各界都已经发表看法,民调数据也反映了台湾人对她的施政观感。不幸的是,对蔡英文的表现,不论是媒体评论还是民调数据,似乎都显示出并不满意。多数评论认为蔡英文在这100多天内的表现乏善可陈。民调显示,蔡英文的施政满意度在逐步下滑,不满意度则快速上升,二者已接近死亡交叉。尤其是当初将蔡英文送进总统府的中间选民,在一些议题上,也已经开始对她的施政能力和政策价值取向产生怀疑。

这当然需要蔡英文高度重视,而不能去怪民众性急,或者说用“任何顶着明星光环上任的领导人都会经历一个民意下跌的过程”来安慰自己。民意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变化,肯定有其内在原因,说明蔡英文对问题的应对处理或沟通方式肯定存在问题。而无论问题存在于哪一方面,对于把“解决问题”作为施政主轴,并自认是“最会沟通”的蔡英文而言,都已经构成严峻挑战。

北京对待蔡英文应软硬兼施(图源:多维新闻网)

如果由此就得出蔡英文施政无能,恐怕也并不尽然。作为领导人,蔡英文尽管要为“5·20”后集中爆发的一系列黑天鹅事件负责,为这些事件的处理不当或沟通缺欠承担责任;但也必须看到,这些黑天鹅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积弊已久的自身原因,将这些事件的发生都归结为蔡英文的无能,并不具说服力。

比如,桃园机场遭大水浸灌,就是机场在设计建造中出现的问题;军人虐狗、飞弹误射、战车坠河等暴露的是国军长期管理涣散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发生,很难说是一个刚上任的领导人的直接责任。而如年金改革和司法改革,事关各利益群体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在充分沟通基础上照顾到各方利益,才能将改革推行下去,如果不深入了解各方的关切,而在未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未达成广泛共识就让改革措施仓促出台,恐怕反而会让改革胎死腹中。经济问题更是这样,台湾经济需要的是根本的结构性调整,且台湾又是典型的浅碟型经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存度很高。在外部经济环境没有改善,区域和全球经济依然疲软的情况下,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见到成绩,根本就不可能。相反地,如果我们换个视角,同时也先抛开政治价值观束缚,看她上任这100多天来的举动,深入国军视察争取军方信任,主持对原住民的道歉仪式,连续召开年金和司法改革会议,出台《不当党产处置条例》,深度介入国道收费员遣散补偿争议,及具体出台新南向政策的相关措施等等,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也都在逐一兑现她的施政宣言。

所以,对蔡英文而言,如果要考察她的施政能力和成绩,还需要更多时间。台湾人应该有这份耐心,要适应新政府的政治文化,也要习惯于蔡英文的工作方法。

当然,蔡英文自己,绝对不能因为这些黑天鹅事件的根源不在自身,就推卸掉身为总统的责任,也绝对不能说100天时间太短就“不希望别人用100天来评断我个人执政的成败”。政治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来对自己和施政团队加压,满足人民的期待。台湾人已经在经济停滞和政治恶斗的泥潭里焦急等待了二十多年,他们已经无法再等下去,正迫切要求执政者拿出立竿见影的政策措施。蔡英文应该用行动来回应这份期待,而且要认识到,人们用100天来评判一个领导者的施政能力,也有科学道理。100天,确实已经可以看出一个领导人的施政理念和能力端倪。特别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不少台湾人对于蔡英文和民进党的意识形态和施政能力还心存疑虑。绝大多数的台湾人,虽然对马政府时代政治和经济状况不太满意,但绝不希望由马政府所开创的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因为新领导人的历史包袱以及在意识形态上的固执而被颠覆或倒退。而蔡英文,也恰恰就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得最不能让台湾人放心。

也因为这些原因,我们在提出给蔡英文时间、要看到她的施政节奏和方法的同时,也要对她予以严厉批判。蔡英文必须认识到,从“5·20”之后,她就不再是一个在野党党魁,而是一位执政的中华民国总统。身为总统,她就必须承担起总统应该承担的责任与挑战,展示出解决问题的魄力与能力。在蔡英文当选总统之前,本刊就已经系统总结出她面临的十大挑战,期许她能够直面且承担起这些挑战,成为一个可以被浓墨重彩写进台湾历史的合格政治家。但100多天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应对这些挑战上,她做得其实还远远不够。

在发展两岸和平关系上,我们看到了蔡英文的进步,她能够尊重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愿意在这个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以“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这值得肯定。我们也了解她在九二共识上的考虑,但这种考虑,让两岸关系出现倒退甚至停滞,就违背了她选前“维持现状”的承诺,也不符合台湾利益。尤其是她将美日元素引入两岸,并因此在慰安妇、冲之鸟礁和南海太平岛等问题上进退失据,严重损害了台湾利益。蔡英文必须明白,台湾人选择她和民进党执政,就是因为相信了蔡英文能够维持住两岸关系,能够扞卫台湾利益;如果她在这两个根本的问题上反转倒退,就是对台湾人的最大欺骗,是最无法让台湾人接受的发夹弯。

在重建经济认识和分配格局挑战上,蔡英文把“创新、就业、分配”作为经济主轴,提出了“五大产业规划”和“新南向政策”。在资本主导越来越强、产业空洞化日益严重,且对外经济依赖日益增强的台湾,这些举措的确反映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在实际施政中,“五大产业政策”还是基于成长而非分配的理念;在劳资纠纷上,她无原则地向资本家妥协;特别是新南向政策,只是把投资从大陆向东南亚等地转移,抛开其可行性不谈,根本就无法解决台湾的产业洞心化和投资不足问题,也因而无法解决因为经济活力不足而导致的就业和低薪问题。如果就业和低薪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解决来自年轻人的挑战,世代对立就无法和缓,也就会埋下下次选举被年轻人抛弃的风险。

我们看到了蔡英文在促进族群融合、重建政治社会的努力,她也想要促进台湾社会的转型正义。但对于台湾不同群体的深层次结构性对立,蔡英文还没有触及。特别是在认同历史文化的挑战上,基于不同群体的历史认知,她还没能以跳脱台独理念和政治恶斗思维的高度来处理。她在对原住民道歉仪式上的讲话,就是在原汉不两立的政治隐喻下推销台独史观,并且刻意回避日据时代给台湾带来的惨重灾难。她之所以能在100天内迅速出台《不当党产处置条例》,固然是因为台湾社会对此具有广泛共识,但其条规设置的追查时间,也折射出她想将国民党斩尽杀绝的心念。对蔡英文而言,如果跳脱不出这些意识形态或思维框架束缚,就无法应对重建台湾民主制度的挑战,也就无法改变民进党的街头政党政治文化,她就只是一个民进党总统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国总统,自然也就无法应对成为一个令台湾人信服的合格政治家这项最大的挑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