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6年一轮回 美这次想狠狠抽中国的血 /

热帖:16年一轮回 美这次想狠狠抽中国的血

如今,全球正在面临美元指数周期律的第三个“16年周期”,每次收官,美国都要通过强势美元政策吸引资本到美国。而这次美国选择的目标是中国。

中国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日前在题为《做世界大国,应以对手为师》的文章中称,如何看待美国推动南海仲裁和“萨德”入韩的用意和心机,尤其是其对华战略图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判断。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为了自救而把面对全球时“你好我更好”的“水涨船高”策略,变为“我不好就要你更不好”的“水落石出”策略,通过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别国制造地缘困境来迟滞后者发展,进而使美国重新挺立世界潮头。了解这些背景,对我们理解美国行为至关重要。

比如,之前已被“搁置”40多年的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何会在2012年突然浮出水面?这显然与2011年下半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成功和2012年年初中日达成货币互换协议有关。如果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形成,一个20万亿美元规模的经济体就将出现并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个经济体随后还会迅速向南、向西、向北整合更大范围地区。届时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将是选择哪种货币作为庞大内部贸易的结算货币。欧元还是美元?不,是人民币。以现有实力,中国有足够力量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结算货币。

而一旦人民币成为亚洲区域性货币,世界货币就会呈现三分天下之势:美元、欧元、人民币。对美国来讲,1/3的美元霸权还叫霸权吗?没了美元霸权的美国还叫美国吗?因此美国断然不会容忍东北亚自贸区的出现,这就是为何关键时刻冒出了钓鱼岛之争,摧毁了东北亚自贸区前景。

他还指出,搅局东北亚自贸区后,美国并不收手。2012年4月,中菲黄岩岛之争浮出水面,随后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所谓南海仲裁,其目的是使东盟国家对中国产生离心倾向,离间东盟“10+3”机制,为美国推进TPP铺路。东北亚自贸区谈判搁浅后,我们转而争取建立中韩自贸区。如果中韩自贸区搞成,就意味着往美国主导的TPP里打进一只楔子。这一点美国人不可能看不穿。于是美国人现在又推动“萨德”入韩。对此我们当然强烈反对,因为这显然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而一旦中韩在该问题上失去回旋余地,很可能导致中韩自贸区就此作罢,让美国人又一次得逞。

眼下,全球正在面临美元指数周期律的第三个“16年周期”。回过头看,第一个16年周期是从拉美经济繁荣到拉美金融危机,美国人用先放水再关闸,即先提供充足流动性再让其资金链断裂的办法,使拉美在繁荣中创造的财富变成资本流向美国,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的羊毛。此后在1986年到2002年这第二个16年周期里,美国人如法炮制了亚洲金融危机,同样狠剪了亚洲的羊毛。

现在,美元指数的第三个周期正进入收官阶段。每次收官,美国都要通过强势美元政策吸引资本到美国。前两次屡试不爽,但这第三次却不顺利,因为这次面对的是作为主权国家的中国,以前剪拉美或东南亚羊毛的方式对中国行不大通。虽然美国人用地缘政治手段给中国制造麻烦,想把资本从中国撵出来后进入美国,但它迄今未能完全得手。这让美国人急不可待,一下子把两只航母全都摆在中国南海,好像马上就要开打。但可能吗?如果中美真的开战,资本就会同时离开这两个“交战国”,流入一旁观战的欧洲、俄罗斯、印尼、巴西、墨西哥。这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和愿望吗?当然不。因此美国人不会跟我们打这个仗,我们不必对战争有如此强烈的担心,更不应该跌进美国人给我们布设的如此低级的陷阱。

乔良还揭示了中国为何与美国“过招”常处于下风的原因。他说,长期以来,我们都把领土问题和经济利益割裂开来看待,美国正是利用中国人的这一认识误区在和我们下一盘大棋。美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看重经济利益,因其知道经济利益是国家实力的基础。最近20年来,美国打的每一场战争都不是以争夺领土为目的,而是力争使国家利益最大化。

他还强调,我们今天讲要学习做大国,怎么学、学习谁?美国就是最好的老师。从大战略到小技巧,我们都应好好总结。面对美国以地缘政治手段谋求币缘获利,我们在深思如何应对时,先应检点自身得失。

他还指出,虽然中国周边形势严峻但不会发生战争。但这决不表明军人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恰恰相反,这种时刻,中国军人必须像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所言:做好今夜就开战的准备。我们把战备做得越充分、越细致,战争才可能离我们越远。

此前,也有学者分析称,应对美国的萨德威胁,中国应该抛售美元,逼其就范。地缘政治问题研究所副所长西夫科夫认为,中国在同美国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时有可能拿出甚至最极端的论据。“有可能中方在专家水平已经在讨论采取某些非常强硬的措施,动用的手段会是各种各样的。例如,中国将从自己的储备中抛售美元,让其贬值。”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