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李克强在纽约对话美经济、智库、媒体 /

李克强在纽约对话美经济、智库、媒体大腕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20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与美国经济金融界、智库、媒体重要人士座谈时,第一个向中国总理提问的是基辛格博士。30多年前,邓小平访美期间,就在这里用茅台酒招待过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

当李克强与17位美国重量级人物先后步入位于饭店18层的星光厅时,这里瞬间变得“星光熠熠”,闪光灯顿时响成一片。主持人是纽约前市长、彭博集团总裁布隆伯格,坐在李克强总理两侧的,除基辛格博士外,还有两位美国前财长、IBM公司总裁、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外交》杂志主编等。

布隆伯格致欢迎辞时说:“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如此成功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经济改革。您在推进改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李克强则在座谈中对几位参会者就中国经济改革、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地区安全等方面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

他说:“中美不仅有稳定的政治关系,而且有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国的改革会不断推进,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中新社刘震 摄

(1)中国开放的大门必定会越开越大,已经打开的大门就不可能再关上

基辛格提出的问题是关于“一带一路”。他希望进一步了解具体内涵,以及这一战略设想如何向前推进。李克强说,“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是“丝绸”,丝绸意味着通商,意味着在和平稳定环境下交往,意味着“是商品的交往而不是士兵的搏斗”。

李克强强调,中国提出的这一倡议有个很明确的原则,即中方倡议一定要和对方国家自身发展战略相衔接,中国倡议不能替代对方国家自身的发展倡议。

美国前财政部长鲍尔森说:“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大而复杂的国家推进如此大规模的经济改革绝非易事。我知道您本人坚定致力于推动经济改革取得成功。”他关注的问题是看待中国改革开放最应关注什么,总理本人对全球投资者尤其是在华有大量业务的企业有何建议。

新华社李涛 摄

IBM总裁兼CEO罗睿兰同样关注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她说,我知道李总理坚定支持打造创新政府,而且中国政府正在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建设,但这方面对外国企业参与有一些限制,请问中方是怎么考虑这一问题的。

李克强首先打消对方的疑虑,给在场的美方人士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关于中美投资关系,美方总会有一些企业家抱怨,这也很正常。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前,双方几乎没有投资,因此也听不到什么抱怨。现在美国在中国投资就达700多亿,因此难免会发生一些小问题。但我在这里想给大家一个明确的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正在和美方进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BIT谈判,这本身就向两国企业界发出一个中美相互投资稳定向好的积极信号。

三年多来,中国本届政府下大力气推进简政放权的改革,放松管制,仅外资限制类投资项目就砍掉了一半,并且还将继续缩减。“请你们相信,中国体量很大,改革是渐进式的,在某些地方和行业难免有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开放的大门必定会越开越大,已经打开的大门就不可能再关上。”李克强坚定地说。

中新社刘震 摄

(2)全球化最早的受益者是英国,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近些年来中国也是主要受益者之一

“我可能就是常给您写信抱怨的人之一。”陶氏化学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利伟诚自我解嘲地说道。他担心,世界范围内的逆全球化、反对全球贸易的势头正愈演愈烈,恐惧心理影响到中美两国BIT谈判。

大都会保险总裁兼CEO坎达瑞安则直接从最近的美国大选说起。有候选人发表的反贸易言论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这很让人不安。同时他也关心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对外商准入有一些规则限定,而现在中国政府一再表示要给外商创造的公平竞争环境能否有效落实。

中新社刘震 摄

李克强首先明确了一点: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始终主张在WTO框架下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中国的这个主张绝不会改变。他追溯道,全球化来源于全球贸易的自由化,最早的受益者是英国,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近些年来中国也是主要受益者之一。全球化带来的是利益的分享,各国比较优势会充分发挥,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但就像任何事物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一样,全球化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使某些人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逆全球化的呼声。这不过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而已。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乃是历史潮流。

“我们需要理性处理全球化过程所带来的弊端,但我们不会因噎废食。”李克强强调,“中国正积极推动与美国的BIT谈判,这本身就表明我们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立场。中方已经在两年内三次改进报价,现在我们期待的是美方也要做出相应安排。”

中方在BIT谈判第三次报价中就保险市场开放做出进一步调整和承诺。李克强用此事例来消除坎达瑞安的疑虑。他说,中国发展保险市场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也需要国外企业参与,相信这方面中美合作的投资潜力巨大。

19日上午纽约下了一场大雨,20日天开始放晴。布隆伯格以此寄希望中美关系也像这两天的天气一样。李克强表示,中美建交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不断,但总是雨过天更晴。“当然了,我并不主张非要下场雨,天才会更晴朗。中美关系尽量还是少下雨、下小雨。”总理这番幽默,引来现场一片笑声。特约记者 常忆同

美方嘉宾名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0日上午在纽约下榻饭店同美国经济、金融、智库、媒体等各界人士座谈,就中美关系及经贸合作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流互动。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创始人布隆伯格主持座谈。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前财长保尔森、前财长鲁宾、前驻华大使芮效俭、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睿兰、陶氏化学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利伟诚、时代华纳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比克斯、黑石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苏世民、大都会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坎达里安、高朋集团共同创始人凯维尔、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博林格、耶鲁大学教授罗奇、《外交》杂志主编罗斯、美国公共电视网中文电视台主持人查理·罗斯出席。

李克强表示,中美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保持和发展稳定的政治关系和密切的经贸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由于文化背景和国情不同,中美之间出现一些分歧是难免的,但关键是看两国关系的主流和大方向。中美建交几十年来,尽管风风雨雨不断,但总是“雨过天更晴”。欢迎在座的各界人士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李克强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已经打开的大门是不可能关上的。我们将继续下大力气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等改革,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为外国企业赴华投资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中美之间的投资合作潜力是巨大的,相信美方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中美正在进行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就是要向两国企业界发出中美相互投资稳定向好的信号。期待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放松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早日达成高水平、互利共赢的双边投资协定。

李克强表示,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在中国发展很快,总的来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和转型,但也带来了一些信息安全问题。中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应既是开放的,也是安全的。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会逐步探索,也会和国外企业沟通对话,找到既有利于开放也有利于安全的有效合作途径。

李克强强调,全球化带来的是利益分享和各国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使人们生活更加美好。当前出现的逆全球化思潮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曲折。我们需要处理全球化过程中的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中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我们坚定支持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推动贸易自由化。相信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是历史的潮流。

与会代表感谢李克强总理的真知灼见,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双方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发展关系的强烈意愿。中国发展成就前所未有、无法比拟。两国除发展政治关系,还应加强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往,使美中关系更加密切而强有力。与会代表高度关注并赞赏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愿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华合作,为美中关系的深入发展作出贡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