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去产能阵痛难忍 多省大员带队进京 /

去产能阵痛难忍 多省大员带队进京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才曾在6月27日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去产能,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当头炮”。

但是阵痛明显。诸多地方经济支柱性的能源企业,如钢铁、煤炭能企业面临资金困境。从8月开始,大陆多个资源、能源大省的“一把手”亲自带队进京要政策,希望能得到银行对于当地钢铁、煤炭等过剩领域的优质企业予以关照,包括不抽贷、债转股等。

与此同时,与经济周期关系最为紧密的银行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一边是去产能的压降任务,另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领域不良贷款压力高企。多位银行业人士坦言,目前个别钢铁、煤炭企业债台高筑,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别说完成去产能的压降任务,贷款坏账已是“板上钉钉”。

当前常能过剩愈发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阻力(图源:VCG)

痛苦的去产能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中国钢铁、煤炭等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中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2016年)2月4日、5日,国务院连续两天先后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对钢铁行业,提出从2016年开始,在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基础上,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对煤炭行业,提出从今年起3到5年内,将再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去产能的大幕就此在中国正式拉开。

3月30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从2016年起,3年内停止煤炭划定矿区范围审批;严格控制新增产能用地用矿;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等支持钢铁煤炭行业退出、转产和兼并、重组等。

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人社部、环保部等部门,围绕财税国土、金融支持、职工安置、环保等方面的8个配套文件就全部下发完成,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虽然中国政府去产能决心如此之大,但去产能的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截至今年7月底,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38%,总体进度并不理想,各地区之间进展也不平衡。

7月7日由中国官方背景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发出警告:今年钢铁煤炭去产能目标任务必须完成。各省区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年底要一一盘点交账。没有完成全年任务的,都将被严肃问责。这令各地尤其是象山西(煤炭)、河北(钢铁)这样的资源、能源大省地方大员的日子不好过。

大员入京

所以,从8月开始,大陆多个资源、能源大省的“一把手”亲自带队进京要政策,希望能得到银行对于当地钢铁、煤炭等过剩领域的优质企业予以关照,包括不抽贷、债转股等。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山西、山东省级高官频频奔赴金融机构路演的消息。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公告称,8月24至26日,山东副省长夏耕带队走访了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的总行,就山东金融创新、增加信贷投放、风险化解处置等事宜进行了沟通对接。

无独有偶,7月中旬,同样是围绕信贷投放问题,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带领山西七大国有煤炭企业和两家民营煤炭企业在北京金融街进行路演推介,包括各大银行、基金公司等在内,超过200家机构投资人参加了路演活动。王一新当时表示,希望优质煤企的存量贷款能得到正常接续,发行的债券能得到积极的认购。他还称,山西政府力挺的是山西优质煤炭企业,对于僵尸企业绝不护短,绝不会忽悠大家去追加投资。

其实,在省级高官纷纷出面之前,山西和山东已经相继出台规定,明确禁止金融机构对当地大客户进行单方面抽贷、断贷。但是银行业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一边是去产能的压降任务,另一边是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领域不良贷款压力高企。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的债委会应运而生。多家钢铁、煤炭企业的负责人直言,债委会的最大作用就是稳定预期。由于银行间缺乏沟通协商机制,单家银行的“个体理性”行为极易演变为银行业“集体非理性”行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多输”。

不过,一位国有大行人士称:“债委会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各相关方都不容易。除协调一致行动、协调自己的上下级行外,还要协调地方政府、民间借贷的债权人。这些担子都压在银行身上,银行有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