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罗瑞卿与前妻分手的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

罗瑞卿与前妻分手的背后真相令人唏嘘

1938年,抗大副校长罗瑞卿与女学员拱平结为了伉俪。战争中,被迫与罗瑞卿分离的拱平因为“政治问题”四处漂泊。当中共建政后他们重逢,罗瑞卿已再婚生子……2009年第9期《世纪风采》,作者孟红,原题为《大将罗瑞卿与拱平的悲情婚恋》。

第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图源:VCG)

大将罗瑞卿在驰骋疆场书写军事传奇的同时,也把爱情经历演绎得浪漫多情,迭宕起伏。

1938年冬,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报告会。来给学员们作报告的是抗大副校长罗瑞卿,时年32岁,一位威风凛凛、英姿勃勃的年轻军官。听报告的是抗大入党8个月以上的党员同志。坐在前排的一位秀丽端庄的女学员,名叫拱平,当时19岁,是抗大五大队女生队学员。

台上,罗瑞卿滔滔不绝;台下,拱平在用心静听。她坐在最前面,对台上首长的一举一动都看得非常仔细。罗瑞卿一表人才,英俊魁梧,干练洒脱。报告既显智慧又见学识,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博得台下学员们一道道钦佩的目光,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时值芳龄的拱平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于朦胧中还有几许青春少女对优秀男子的爱慕崇拜之情,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散会之后,拱平没有马上离开,爱神似乎在冥冥中指引着她要等待一个人。她静静地站在大门外等着,挪不开脚步,可她却搞不清自己在等谁。

过了一会儿,刚才在台上演讲的首长迈着稳健的步子走了出来。看见有位女学员孤零零一个人站在那儿,便关切地询问:“同志,你等谁呀?”

“我……”拱平看见英武的首长一时间站在了自己跟前,有些慌乱,脸上蓦地飞起两朵红“云”,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罗瑞卿见状,又以和蔼的口吻问道:“你住哪里呢?”

拱平的情绪这时已经渐渐平静下来,马上自如地回答:“抗大文工团。”

罗瑞卿微笑着说:“喔,我们是一个方向啊,一道走吧。”

于是,他们并肩走在陕北的田埂小路上,边走边聊。拱平感觉到,罗瑞卿虽然是个首长,但一点都没架子,平易近人,他俩的谈话并不显得拘束。她还感到,与罗瑞卿走在一起,充满着幸福与愉悦,两人很有共同语言,她可以从罗瑞卿那里学到许多东西。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罗瑞卿对拱平的印象也非常好。有了这相互感觉良好的第一次交往,第二次、第三次也接踵而至。于是,抗大校外的小树林里,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到处留下了罗瑞卿和拱平的足迹。不知不觉间,他们相爱了。

在组成革命家庭之前,罗瑞卿还经过各种途径,了解了拱平的历史

拱平,1919年生于江苏南京,12岁时考入南京有名的汇文女子中学,17岁考入金陵大学,是金陵大学有名的校花,许多青年男子爱慕和追求的对象。有一个国民党的师长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她,立即紧追不舍。这个师长为了追到自己倾慕的美女,还不惜热情和钱财宴请拱平父亲,请他出面做工作。拱平的父亲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心想人家堂堂一位师长,且一表人才,我岂有不答应之理。可是,当父亲要拱平与这位师长确定婚恋关系时,主意坚定的拱平回答得十分干脆:“我决不答应,他再要来追,我就立即离开南京。”不久,拱平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抗战爆发后,她从上海逃到江西,又从江西逃到重庆。在重庆她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宣传活动中,结识了许多革命志士,并从这里奔赴延安,走上了革命道路。

有了深厚的感情,有了共同的志趣,组成革命家庭便水到渠成了。于是,罗瑞卿向组织递交了结婚申请书。终于,在一个温馨美好的夜晚,他们的背包放到了一张床上,他们的笑脸贴在了一起,他们的爱心融在了一起,幸福地结为革命伉俪。在这极其简单却不乏浪漫的新婚之夜,这对两情相悦的恋人长久、忘情地沉浸在甜蜜的爱河之中并祈盼着牵手走到永远……

当时,延安是过星期六制度,即已婚夫妇若不在一个单位、又没有共同居室的,就每个星期六相会一次。但他俩结婚以后,罗瑞卿却想天天和拱平见面。他对拱平说:“你不一定要星期六才回来。只要等大家都睡着了,你就可以悄悄回来。”这件事很快被文工团的领导知道了。在一次党小组会议上,同志们批评拱平说:“拱平同志,你应当爱护罗瑞卿副校长的健康才是呀!”

为了能每天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罗瑞卿便通过组织将拱平调到了校部,与另一个同志合编抗大刊物。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夫妻生活,还发挥了拱平的特长,使她学的新闻专业有了用武之地。

白天,拱平或精神十足、专心致志地编辑稿子,或下到各地基层进行采访。下午5点以后,她就同罗瑞卿一起度过美丽的黄昏、甜蜜的二人世界。

爱到深处自然会关怀切切。对妻子,罗瑞卿是处处关心爱护,疼爱有加。他受过伤,夜里常常会失眠,但他宁愿睁着眼躺在床上也决不去吵醒妻子。每天清晨,她还未起床的时候,他就把要准备的一切准备好了。他们新婚的生活就像一池春水,恬静无波,恩恩爱爱,情似鱼水。

可是,好景不长,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拱平得了妇科病。当时延安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办法治疗这种病,她只能静静地躺着,任凭病魔折磨。

1939年7月10日,罗瑞卿奉命要率部奔赴抗日前线,拱平因病情严重,不能随军行动。

这一对恩爱的夫妻面临着生离死别的折磨和考验。分别的时候,罗瑞卿看到妻子哭了,他连忙叫警卫员给她送去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要哭,否则我也要哭了,罗瑞卿粉身碎骨都是你的。记住我嘱咐你的话,一定要永远记住。”话语虽然不多,朴素简明,但字字情真意切,句句发自肺腑,一腔深爱融入字里行间。

拱平看完纸条,抬头望去,只见罗瑞卿正在那里深情地注视着她,他俩的目光紧紧地交织在一起。此时此刻,他们谁又会想到,这竟是夫妻二人的永别呢?!

罗瑞卿奔赴抗日前线后不久,组织上就决定让拱平到重庆去治病。可是,到了重庆以后,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由于拱平将组织介绍信在途中遗失,重庆的党组织不信任她,要她马上离开重庆。

重庆当时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虽然说国共已经合作了,但中共的大部分组织还都是隐蔽的,政审相当严格。因为没有任何组织和熟人能证明拱平的确切身份,拱平在重庆苦苦支撑了两个月后,又被人劝到了成都。在成都,仍然没有人相信她。同志们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她,像躲瘟疫似地躲着她。就这样,她糊里糊涂地被迫脱离了党组织,开始了一个人的孤身奋斗。

罗瑞卿与拱平分手后,耐心等待着,想方设法打听着她的情况。然而,在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条件极差的年代,他等来等去,等到的竟是简单的一句“拱平政治历史有问题”的话———再无其它详细情况。罗瑞卿虽然不相信拱平有什么问题,但这毕竟是组织结论呀。他苦闷、徘徊,一直等了近两年,还是一直听不到来自拱平的一丝半点音信。最终,罗瑞卿彻底失望了。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一晃几年过去。当拱平终于打听到了罗瑞卿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底,那时罗瑞卿早已与郝治平结婚,他们夫妻俩的小孩也有几岁了。这些消息对于拱平来说无疑是五雷轰顶,她感觉自己生存的最后希望都快没有了,她整整哭了半夜。为了不影响罗瑞卿的家庭生活,不给心爱的人增添麻烦,拱平压抑着自己的思念,决心独自饮尽这杯人生苦酒,以后的几十年再也没有去找罗瑞卿。

后来,经过多方调查核实,党组织为拱平平反,恢复名誉。然而,她对罗瑞卿的满腔挚爱和无尽思念却只能永远埋藏在心底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