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搅局南海 新加坡需认清自己的位置 /

搅局南海 新加坡需认清自己的位置

日前,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期间,新加坡强提南海仲裁案成为焦点。据知情人士称,新加坡代表表现得气急败坏,对反对其企图的国家的立场冷嘲热讽,甚至在争论中出言不逊。

这已经不是新加坡第一次在南海问题上“起哄”。4月,中国外长王毅与文莱、老挝、柬埔寨达成四点共识后,新加坡的两个巡回大使指责中国干涉东盟内部事务,分化东盟。6月的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议后,新加坡又单独发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声明。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后,新加坡明确表达了对该结果的认可。而中国与东盟的联合声明未提及南海仲裁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8月访美期间呼吁有关国家尊重仲裁结果。

新加坡的“挑事”引发中国不满。在8月15日的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官会上,中国副外长刘振民直接点名新加坡不是南海当事方,希望其在不介入南海的情况下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面要求李显龙尊重中国核心利益。8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出席在老挝举行的第十一届东亚峰会,抵达后两个小时首先会晤的就是李显龙,希望其作为协调国,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高层接连敲打新加坡是非常罕见的。

新加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南海问题上承担着天然协调者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并非南海主权声索国,更因为李光耀在过去坚持不变的“平衡外交”。李光耀曾说过,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在西方眼中,李光耀一名中国通,而在中国看来,他又是一位了解西方的人既不亲华也不亲美,他做到了互不得罪。

新加坡在南海问题上一直释放着不和谐音符(图源:VCG)

2012年9月,时任新加坡外长尚穆根指出,南海争端应该由个别声索国自行磋商解决,东盟不会支持任何一方,至2014年,李显龙仍支持中国,表示注意到中国强调其主权宣示是以国际法出现之前的历史为基础。新加坡这一阶段既没有站队美国,也没有与中国对抗。

李光耀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让新加坡获得了与其国土面积不相称的国际声望,但是,新加坡已经不再是李光耀时代。接任的李显龙一直笼罩在李光耀的光环之下,缺少父亲的政治魄力。可以看到,在李光耀去世之后,新加坡的南海政策也随之改变。

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多次让中国解释在南海的行动,并将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在南海的反常动作归因于中国。外长维文还强调在南海确立法治的重要性。李显龙也一再呼吁美国在亚洲保持更大的军事存

在,维持在亚太不可或缺的领导地位。这些都表明,新加坡在逐渐偏离中立和斡旋的立场,转而依附某一个大国对抗某一大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甚至可能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击对象。

目前的南海局势已经降温,在新加坡眼中,中国完全占据了在东南亚的主导权,因此,它需要在南海问题上发挥平衡作用。但是,这样的思路也只是为了避免这一地区被一股极端势力垄断,仍是一种“冷战思维”,而未意识到中国不是为了获得地区霸权,与东盟的合作才是主流。新加坡如果自认为的去平衡,显然是多虑了。

更何况,新加坡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与李光耀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作为制衡者的环境和时机都已经过去。当年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也已经迅速被后起的东南亚国家迎头赶上。据查询,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甚至缅甸、老挝等国家,GDP增速都在4%以上,甚至达到了7%。与之相比,新加坡的GDP增速一度走低,最低甚至只有2%。以2015年为例,菲律宾的GDP总值达到了2919.7亿美元,新加坡则为2927.4 亿美元,印尼则达到了8617.7亿美元。

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都走上了发展的快轨,尤其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国际事务还要问道新加坡的国家,相反,新加坡的发展更要靠搭上中国的顺风车。新加坡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它已经不“够格”充当中美或者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制衡者。作为一个东南亚小国,新加坡如果还要高估自己在东南亚的地位,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