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工党党内政变流产 社会主义者或接管英国 /

工党党内政变流产 社会主义者或接管英国

英国工党“非主流”领袖科尔宾在9月25日的党内选举中以31.3万对19.3万的压倒性票数赢得了党魁连任资格,远远超过了此前借英国脱欧震荡而对科尔宾发难的党内对手欧文·史密斯(Owen Smith)。

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与大洋彼岸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类似,科尔宾也同样是政治的“局外人”,并且完全不得工党高层和名宿们的欢心,出身工党的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就曾公开指责科尔宾“全无竞争力”,甚至直到2015年科尔宾胜选工党党魁之时,工党在下议院的232名议员里也只有36人对他表示了支持。毫不夸张地说,一年前科尔宾的当选已经跌破了不少人的眼镜。

而6月23日英国公投脱欧的结果在第一时间葬送了保守党党魁卡梅伦的政治生涯,向来亲欧盟的工党也随即试图“清算”科尔宾,不到一周时间内有超过20名工党“影子内阁”成员辞职,工党议员则迅速通过了针对科尔宾的不信任动议。尽管两种手段均不能认为能够产生什么决定党魁人选的实际效力,但党内如此规模的反对声浪之下,科尔宾几乎被认为只有辞职一途。

然而,科尔宾不但在6、7月的党内动荡中坚持拒绝辞职,并且甚至还在9月的重新选举当中再次巩固了党魁地位,非常明显,一年前不顾政坛名宿们的大声疾呼,将科尔宾送上党魁位置的底层民意仍然慷慨,而在科尔宾当选连任结果公布后,随即发声警告“工党可能面临深刻分裂”的另一位工党重量级人物、现任伦敦市长萨迪克的举动,则凸显出工党内部的选民分层问题在过去一年里并未找到真正出路。

科尔宾的获胜引发社会主义者接管英国的担忧(图源:VCG)

精英与底层民众之间的意见脱节这一困扰工党的问题,同时也困扰着全英国,它一方面直接导致了令人措手不及的英国脱欧,另一方面则在政党政治层面彻底改写了传统格局。工党、保守党内部政治势力的洗牌,和两党之外以英国独立党为代表的其他党派的崛起,都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侧面上的反映,而科尔宾这一老牌“社会主义者”在工党领导地位的稳固,则显得尤其典型。

科尔宾在经济和安全政策上属于典型的左派。对内主张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开支,取消大学学费,对铁路重新国有化,提供公租房和其他基础设施服务;主张对富人增税。对外主张废除核武器,单方面进行核裁军,反对伊拉克战争和空袭叙利亚,考虑退出北约,曾投票反对英国加入欧洲联盟,激烈抨击美国针对中国的亚太再平衡策略。

只需稍加留意就能发现,包括科尔宾在内的这一批近期崛起的反建制政客在政策取向上高度趋同,尤其是外交上的孤立主义与内政上的保守主义,几乎是从英国到美国,再到欧洲各国“政治新秀”们的共同选择,显而易见,形成这种高度趋同现象的背后推手,是发达国家被忽略的社会中下层民众高度趋同的政治诉求。

如果保守党不作出提前选举的意外决定,英国下一任首相将在2020年的选举中产生,而科尔宾将有很大可能领导工党参加选举。尽管脱欧公投中保守党同样出现了类似路线的人物、前伦敦市长约翰逊,但目前的保守党党魁特蕾莎·梅仍属传统精英政客,如果根本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对于英国政治而言,未来仍然存在出现更大变数的可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