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大陆楼市“病变” 黄奇帆绝招显现 /

大陆楼市“病变” 黄奇帆绝招显现

北京时间9月26日,由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重庆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市场监督管理论坛在重庆市召开,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张茅、重庆市长黄奇帆分别围绕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作讲话。

据陆媒报道,论坛上,黄奇帆针对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作了重点发言。他认为,企业有生有死、有进有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推进注册便利化,营造了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但在宽进的同时,一定要跟进“严出”。在黄奇帆看来,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商查验中的空壳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僵尸企业等。黄奇帆透露,从今年开始的未来三年内,重庆市每年将关闭500家房地产公司,3年关掉1,500家。

众所周知,现年64岁的黄奇帆从2001年10月开始担任重庆市副市长以来,先后在贺国强、黄镇东、汪洋、薄熙来、张德江、孙政才六任重庆市委书记手下工作,被称“六朝元老”。

在中共政坛,黄奇帆所到之处都会引发外界密切关注,因为他被认为是最精通经济的省级行政首长之一。一直以来,其金融政策特别是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言论屡受追捧。同时,在大陆房产市场火热的大背景下,重庆被视作一直保持着温和的上涨态势,甚至不及经济体量远远低于自己的兰州、昆明。数据显示,2016年6月重庆平均房价为6,942元/平方米(1元人民币约合0.154美元),比去年同期微涨0.41%。这一价格排在兰州、昆明、成都、南宁、西安等城市之后。

大陆房价疯狂飙升,重庆房价温和上涨备受好评(图源:新华社)

另据《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政事儿”梳理指出,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黄奇帆曾表示从五个关键环节做文章。

五个环节

5年前,2011中国市长论坛在合肥举行,黄奇帆出席并讲话。论坛上,黄奇帆介绍经验称,若将房地产价格调控到理想目标,就必须在“供求平衡、土地价格、税收分量、金融杠杆、配置格局”五个关键环节做文章。

首先要确保供求平衡,在确定房地产总量后,控制年施工量、建设量。其次是控制地价。为保证一个城市的楼面地价不超过当期房价的三分之一,政府需要进行土地储备,掌握城市管理的基本调控权。再次是税收分量。一方面对直接税进行调控;另一方面,重庆采取“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优惠、高端有约束”的“三端调控”策略,确保房价不会太高。

第四是金融杠杆。确保房地产首付和按揭的杠杆比,老百姓购买的首套普通商品房,首付应该在30%左右;对第二套以上的商品房或者高档商品房,首付可以到60%;第三套以上的零按揭。最后一点则是配置格局。在房产的配置格局上,重庆采取的是“双轨制”,由政府给困难群体提供保障房。

此后在多个场合,黄奇帆强调要从上述五个方面进行重庆房地产调控。

著名的25%理论

另外,在房地产调控方面,黄奇帆有一个著名的25%理论:坚持每年房地产投资不能超过固定资产投资的25%,确保适度的房地产市场容量和严格控制楼面地价。

去年2月13日,重庆市召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会议,黄奇帆给该市国土和住房部门的官员现场“讲课”,谈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以及如何进行调控。他要求,每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不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5%,超过25%一定供过于求,低于25%又供应不足,不适应城市化。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重庆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15.8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在25%的标线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一线楼市暴涨,不少城市开始高杠杆去库存。而黄奇帆也曾对此发表看法,认为这将会是一场金融灾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