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亲华重臣辞职 中英黄金时代走向终点? /

亲华重臣辞职 中英黄金时代走向终点?

在其对新首相特蕾莎·梅的对华政策心怀不满的传闻流传了数月之后,英国财政部商务大臣奥尼尔(Jim O'Neill)终于正式递交了辞呈。这位被称为“金砖之父”的英国金融学家在任期内以发展英国对华、对印经贸关系为主要工作目标,而他的辞职也是特蕾莎·梅新内阁自组阁以来遭遇的第一起部长级别官员辞职事件。

奥尼尔在其职业生涯开始之初,是以高盛高管的身份为人所知的,而他赢得国际声誉,则源自于2001年他在为高盛“世界经济论文”系列主题所写的一篇文章“世界需要更好的经济金砖(BRICs)”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相结合,就此提出“金砖国家”概念。2015年5月,奥尼尔被前任英国财相奥斯本延揽入阁,致力于增强英国与新生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但在2016年6月英国公投脱欧以后,新上任的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对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奥尼尔的去留也因此引发众多传言。

特蕾莎·梅与中国关系的第一道裂痕出现在中英欣克利角核电站的命运上,而奥尼尔最初传出“萌生去意”的消息,也正是欣克利角核电站被新政府突然“叫停”之时。有消息称奥尼尔此前对新政府的这一决定毫不知情,英国媒体则普遍报道称,为了对华政策问题奥尼尔与梅之间发生了相当的“不愉快”。

特蕾莎·梅的新内阁遭到了第一次打击(图源:VCG)

但奥尼尔的正式辞呈递交于梅新政府9月15日放行欣克利角核电站之后,其时梅已公开数次强调新政府重视对华关系,从官方表态来看似乎并不打算在中国问题上做太大文章。不妨猜测,这种有意为之的时间安排表明奥尼尔与梅新内阁之间的裂痕并非因某个具体决策而起,而是双方对于英国外交及经济定位等根本问题上的认识存在难以忽略的分歧。

从奥尼尔此前发表过的文字和公开言论来看,这位出身高盛的金融学家将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首要希望寄托在新生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身上,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英国要想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过程,积极促进世界经济决策模式的重构。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他与英国前财相奥斯本(George Osborne)志同道合,这也是二人极力推动英国对华关系,为了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遗余力的思想基础。

但如果说卡梅伦的执政方针中仍留有二战后英国自我定位——衰落中的大国,必须借助外力维持自身地位——的鲜明痕迹的话,那么随着英国脱欧成为梅新政府上台的契机,英国外交目标进一步收缩,负责为梅制定新的外交图景的幕后“政治大脑”提摩西(Nick Timothy)的看法则带有显而易见的孤立主义色彩——卡梅伦仍然处身丘吉尔传统之中,但提摩西却是张伯伦的信徒。

对于提摩西来说,卡梅伦时代与布莱尔时代并无二致,均是片面发展了丘吉尔所谓“三环外交”思路的产物——布莱尔将英美特殊关系放到了全部外交工作的首位,卡梅伦则开始尝试将这个可依赖的外力从美国人换成中国人。新时代的孤悬海外的英国不再需要搭上任何大国的便车,因为此时此刻的英国人已经不再考虑所谓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也不再打算在统治世界的事业当中分一杯羹,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提摩西不愿意与任何国家进行“绑定”,但不排斥与任何国家为利益而做出短期交换,这必然从根本上影响英国外交的基础思路。

很难夸大奥尼尔与提摩西之间的观点分歧,因为这事实上是对于英国本身“是什么”的根本性回答,如果英国只想做一个普通的欧洲发达国家,而不再参与世界政策的制定过程,那么处心积虑地试图在世界大势中做出正确的“选边”就毫无意义。这当然与英国选择脱离欧盟的主流民意——如果后者迄今仍没有改变的话——相符合,而奥尼尔的挂冠而去则揭示了至少在梅任期之内,恐怕这种孤立主义倾向很难有发生改变的余地。

这势必对中英关系产生一定冲击,即使它不表现为对已签署合同的项目的为难,也意味着中英关系很难再期待出现卡梅伦时代突飞猛进的盛景。英国正在发生从内而外的深刻变化,奥尼尔的离任只是其第一个可见标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