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军方高层:远程轰炸机已经就绪 /

军方高层放出豪言:远程轰炸机已经就绪

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上将,在出席空军航空开放时向媒体表示我们现在在发展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将来你会看到的。按照中国军方的习惯,国产远程轰炸机的原型机估计都快造好了,甚至已经造好了,否则是不会对媒体说的。更不会让空军司令来说,这可是无数军迷期盼,猜想了多少年,连想象图都不知道画了多少的国产远程轰炸机啊。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各种魔改轰6来安慰自己,更可以理直气壮的瞧不上“逆火”了。不过新一代的远程轰炸机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远程轰炸机可是个好东西,二战时美国就是用B17、B29等型号远程轰炸机将整个东京夷为平地,也让德国的军工生产几乎陷入停滞。好东西我们当然需要,只不过远程轰炸机发展到现在,出现过了好多种类型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呢?好在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都是老中青三代结合的配置,基本包括了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的全部种类。我们只需要拿他们的机型做一个对比就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首先是最古老的型号,美国1955年服役的B52和苏联1956年的图95,这两家伙都是服役超过半世纪的老古董了。B52和图95的特点也很一致,都具有亚音速,洲际航程,大载弹量的特点。也都很难在现在战争环境中存活下来,所以现在只能留着欺负连放空能力都没有的国家,或者是加装好最新的电子设备,挂满射程几千公里的巡航导弹圆圆的躲在后面当发射平台用。说真的,这两老家伙性能过时不说,几十年的用下来维护费用也很高了。美俄两国还坚持使用,除了没用替代机型还真找不出什么别的原因。

当然,我想我军也是瞧不上他们的。其次我们要说的就是美国在1986年开始列装部队的B1B和苏联在1987年服役的图160了。有意思的是这两家伙也长得这么像,美国的B1B和苏联图160虽然在最大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速度上有着一定差距,但他们的主要技术性能和作战方式还是基本一致的。这俩都是变后掠翼的超音速远程轰炸机,也都具有一万公里以上的航程和超过30吨的载弹量。可以说他俩与上一代的B52、图95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具备超音速突防能力,尤其是低空突防的能力。这种能力当年是非常的牛,但放到现在真的没啥意义。当年不管是战斗机、预警机,还是地面防空的雷达都不怎么样。超低空高速突防是利用崎岖复杂的地面所形成的杂波躲过雷达的搜索和跟踪突然出现在目标上空进行打击,当年的雷达很难将其从地面杂波中找出来。而且就算是B1B和图160被发现,敌方的地面防空火力受地球曲率的影响,无法瞄准。而敌方在天上的飞机依然没有对付地空、超低空目标的“下视下射”的能力。所以当年B1B和图160是可以在敌国上空随便玩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雷达技术进步了,信号处理能力提高了,发现、跟踪、攻击超低空目标根本不叫事,所以现在也没人这样玩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美俄两国也把这俩货也跟着老一代的家伙们一样,一起调到“巡航导弹发射平台”这个很有前途的岗位了。但还有个很大的问题,这俩家伙当年为了提升突防能力,不约而同的使用了结构、工艺都非常复杂的可变后掠翼,现在继续使用的成本简直就是天价,所以美国之前就有保留更古老的B52全面退役B1B的说法。至于中国空军的选择,估计要中国买,中国是不会拒绝的,弄回来拆着玩也是好的嘛。

但是说到自行制造,咱们空军大佬们很难会动心啊,所以在各国现役的轰炸机中,就只有一个B2值得我们说说了。这个家伙跟其他的战略轰炸机相比其实性能上更像古老的B52和图95,都是超音速、大航程和大载弹量。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B2是一款隐身轰炸机,而且是包括美国F22、F35以及F117A等所有服役过隐身飞机中个头最大,雷达反射面积却最小的飞机,所以B2很难被敌方发现。这也使得他不光具有打击的突然性,在现代防空火力下生存能力也有保障。但B2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贵了,比造几千吨、上万吨的驱逐舰还要贵,中国空军看上的是它的技术没问题,能不能买得起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

从美国下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的选型来看, 中国空军未来的远程轰炸机要么是类似于美国的B2,但各种费用都要低一些的型号,要么是彻底跳出以往的束缚,搞一款飞的比防空导弹还要快、还要高能在一小时内轰炸全球任何地方的“轨道轰炸机”来吓人,应该不会有其他的选择了。

网友绘制的另一款中国未来隐形战斗轰炸机的想象图,主弹舱猜测7.5米,侧弹舱4.5米左右。采用背部进气能容纳大型内置弹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