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父母成了孩子: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 /

当父母成了“孩子”:实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

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是阿兹海默症,症状是短期记忆丧失,认识能力退化,逐渐变得呆傻,甚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长沙市精神病医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就生活着700多位失智老人。图为下午3时许,88岁王娭毑坐着窗户前发呆。安静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坐着,有时一句话也不说,有时一个人絮絮叨叨。

老年痴呆症是与老龄化有关的、以大脑神经细胞广泛死亡为特点的疾病,最终造成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目前无法根治。图为今年63岁的童娭毑被确诊患有老年痴呆症,然后就一直住在这里。目前她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有时吃饭需要护工哄着才愿意吃。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公布的一项数据,全球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约4400万,中国以10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一。全球每7秒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痴呆,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图为两名来自长沙市爱与陪伴老人呵护中心的义工在为97岁的王奶奶唱歌,老人也跟着节奏拍起手来。

关于老年痴呆症的信息越来越多,可是很多中国人仍然视痴呆症为年老体衰的正常现象,而不认为它是一种病,也不知此病的致命性。还有一些中国人视之为心理疾病,而不是大脑本身的退化。图为79岁的王嗲嗲躺在病床上喃喃自语,自住进来一年多,老人就一直是躺在床上。晚期痴呆症患者的智力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护工刘新成说:“和老婆7年前来到这里,就没有回去过过年,老人需要时常照看。”

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副院长王民主说,老年痴呆症在初期还是有迹可循的,例如容易遗忘刚刚发生过的事情,即使提醒也记不起;外出容易迷路,记不起熟悉的人的名字,不会计算收支;情绪大幅度波动,性格变得多疑、易怒……这些都是典型症状。图为夕阳照进病房外的走廊,护工桂学珍在试着教一位失智老人学着站起来,带她走动锻炼身体。

对患者的子女来说,儿女日常打电话的简单问候不足以发现老人的细微变化,要经常与老人进行有实质性内容的交流,如和父母一同规划家庭未来,和他们一起探讨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事情越具体越好。图为王智武在帮助母亲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自去年母亲住进这里,他每天都会来陪老人说说话、做运动。“其实,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亲情的陪护很重要。”王智武说道。

不过,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的,药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图为电视剧前,82岁的李嗲嗲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画面,脸几乎要贴到了屏幕上。

但如患者不及时接受或不坚持正确的诊疗,将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病情发展到重度后将完全丧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常因褥疮、骨折、肺炎等并发症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图为走廊里,两位病友在“交流”,但其实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

不过,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前期需要24小时有人盯着,重度时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费用也很高昂。医药费加请保姆,一年要支出七八万以上。图为63岁胡嗲嗲坐在轮椅上发呆,偶尔会笑一笑。他的左手因为受老年痴呆症病情的原因,整个手掌和手指紧缩在了一起,不能伸开。

有的家庭请不起,只能一个家庭成员辞职回家照顾患者,全家少掉一大部分收入。图为一位熟睡中的老人,手上依然还拿着牛奶包装杯,就像一个孩子,他的大部分时间在卧床。

老年性痴呆病程长,诊疗护理花费大,医院床位周转不过来,患者家庭大多采取居家护理方式,不少家属提前退休或者辞职来照料这些患者。几名老人坐在走廊里休息,眼睛一直呆呆看着前方,彼此没有任何的交流,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时候他们在走廊木讷地可以坐一天。

但由于许多患者在生活上难以自理,并且常伴随精神行为症状,给家庭照护者造成很大的负担。大多数照护人员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人甚至患上了抑郁和焦虑症。图为早上7时许,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打起瞌睡来。若有医护人员走过,叫她不要睡,会睁眼望一下,然后接着睡。

虽然无法根治,但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太极拳、散步、跳舞等。打扑克、麻将等益智类游戏,可以起到健脑的作用。图为两名还有部分意识的老人在一起打麻将。“脑子要是不经常动动的话,那样更容易痴呆。”其中一位老人笑着跟记者说道。

就像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护工刘美兰说的:“老人像小孩一样,有时又好气又好笑。”记忆化作流沙,亲人变得陌生,心智有如孩童,世界重新归零。对于失智老人来说,“记忆的橡皮擦”无情地擦去了他们的记忆,而对我们社会来讲,要重新照料这些“孩童”。图为84岁的黄娭毑抱着女儿送给她的布娃娃几乎不松手,时常会对着布娃娃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