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蔡英文专访再谈两岸:三不会一不想 /

蔡英文专访再谈两岸:“三不会一不想 ”

蔡英文总统10月6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专访,针对台日关系、两岸关系、台美关系及南海争议等议题回应媒体提问。 针对两岸议题,蔡英文表示,在520演讲里面,试图以最大的善意来缩短双方之间的差距,希望中国大陆冷静回应两岸关系与对话。

据联合报10月7日报道,面对中国大陆对台打压,蔡英文向国际发声,寻求国际理解。她也调整马英九政权“对中融和”,以追求经济面稳定的方针,试图摆脱过度仰赖中国大陆,提高台湾自主的对抗战略。

蔡总统表示,5月20日演讲后,有一段时间,确实感受到中国大陆较理性、冷静处理两岸关系,但近来又回到过去对台施压,取得政治立场上的前进,这不是件双赢的事。或许双方间有些误解,需要赶快坐下来沟通,她有耐性,也希望对岸展现更多智慧。

蔡总统说,政府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沟通协商,达成的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回归这个历史事实,是回应中国大陆诉求的重大善意。她对中国大陆提出“三不会一不想”。一、520所做出维持现况的承诺,不会改变。二、善意不会改变,希望共同解决双方面临问题。三、台湾与台湾人不会在压力底下屈服。四、不想回到过去那种对抗的关系。

事实上,“三不会一不想”这种讲法是继10月4日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之后,蔡英文再次说出她对于两岸关系的善意与承诺。

另外,对于如何在目前两岸关系氛围中,带领台湾经济成长,蔡总统表示,过去过度依赖中国大陆经济,近来双方已非结构上互补关系,越来越是竞争关系。台湾必须要寻找新的成长动能,寻找在这个阶段互补性比较强的国家,强化关系,除了新南向政策,也期待强化与日本的经济合作。

针对两岸关系 蔡英文呼吁赶快坐下来做好沟通(多维记者:王世荣/摄)

据中央社10月7日报道,《读卖新闻》专访中两岸关系相关问题节录如下:

问:有关于两岸部分,蔡政府上台迄今已经四个多月,这期间来自于中国的政治压力以及经济上的打压,可说是形式越来越严峻。总统在上个礼拜,民进党成立30周年之际,曾经有一封致党员的公开信,信中表示,未来将全力抵抗来自于中国的压力,且要尽量摆脱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朝建立健全、正常的经济环境来努力。这个谈话可以说是总统就任以来,语气最强烈的表达方式,尤其是不屈服于中国的压力,未来是不是仍然在这样的一个基调来跟对岸交往?

总统:在520演讲,事实上,我把台湾社会最大的弹性跟最大的公约数,都把它具体呈现在我520的演讲中。在520演讲之后,有一段时间我们确实感受到,中国大陆方面是相对比较理性跟冷静地来处理两岸关系。

但是,在这段期间以来我们看到中国大陆,又好像回到过去这种用对台湾施加压力来取得政治立场上的前进,这种做法,我们觉得对双方来讲都不会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所以我近来也讲,第一,对于处理两岸的关系,我们在520所做的承诺是不会改变的,也就是我们会维持现状。第二,我们的善意也不会改变,我们是带著善意来面对中国大陆,也希望共同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第三,我们也想提醒中国大陆,台湾跟台湾人不会在压力底下屈服。第四,我也再一次说明,我们不想回到过去那种对抗的关系,我们希望的是一种和平,而且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一个关系。

或许这段时间,双方之间是有一些误解或者是错误的解读,这更是让我们觉得有需要双方赶快坐下来,能够做好沟通,来面对问题。我也呼吁中国大陆方面,能够回到520之后的那一段,双方都可以冷静、理性地来处理两岸关系的那个时间。我们会有耐性,但是也希望对岸能够展现更多的智慧。

问:接下来请教两岸关系,在李前总统执政的时候,曾将两岸关系界定为所谓“特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陈前总统执政时,也将两岸关系用“一边一国”的方式形容,历任国家领导人都有他们口语表达的方式来形容两岸之间的关系,个人知道总统您也曾经担任过李前总统的智囊,对于两岸之间的关系,如果要请您形容的话,您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

总统:我可不可以再回到刚才的经济问题上,再回来回答您这比较政治性的问题。我们与日本的合作关系,不只是限于现在双方的产业合作,我们也希望在将来的新南向政策当中,可以和日本一起在东南亚、南亚寻求合作发展的机会。其实我们在新南向政策当中是希望与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合作,也不排除与中国大陆合作。我们也非常期待日本,尤其是我们曾经在高铁和一些重要的领域上都有很好的合作,所以可以共同在新南向政策上,持续地让我们双边的合作关系更进一步地发展。

就两岸关系来说,我们在很多方面与中国大陆是有些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在520演讲里面,我们试图以最大的善意来缩短双方之间的差距。

其实两岸关系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所以我们在520的演讲里面也特别强调,我们会在既有的历史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来维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现状,而且也会依据现行的《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与相关的法律来处理两岸的事务,这样的说法其实对于两岸关系当中重要的内涵,已经做了重要的阐述。

也就是说,政府会尊重1992年两岸两会沟通协商达成的若干共同认知与谅解的历史事实。我们认为,回归到这个历史事实是我们回应中国大陆诉求的重大善意表示。我们也呼吁中国大陆方面放下历史包袱,透过不设前提且建设性的沟通与交流往来,化解双方之间的分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