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玩乐 /
  3. 迎接共享经济 享受廉物美的住、用、行 /

迎接共享经济 享受加拿大价廉物美的住、用、行

又到长周末了,说不定你会打车到处走走(不开车的朋友), 外出旅行住酒店或者是添置家中所需物品,这些都有可能用到我说的“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

我们小时候打长途电话,要到长话局去排队付费拿号,然后等叫号依次进入电话亭通话,最后根据实际使用时间结账。现在谁不都是用脸书,微信或者是FaceTime, Skype和异地的亲朋好友通电话(“长话”这两个字已经废掉了),这也是“共享经济”:你我拥有的互联网带宽 (Data) 交流我们的声音,此特例中我们间并没有金钱来往,但它具备没有“中间人”和“中间利润”这一共享经济的特点。

每天我们看多到的大多数是“商业对个人”(B2P),或者是“商业对商业”(B2B)。共享经济的原则是“个人对个人”(P2P),没有中间人获取利益(平台的手续费除外),更不见了政府的税收。今天多伦多有人说Uber(优步)不合法,当年北京还有人说“网聊” (用电脑打长途电话)不合法。在我看来,只要社会上多数人喜欢就合法(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会如此),因为法律最终是由我们来制定的。

“共享经济”的关键就是“人”,这些“人”既是“有价值的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它们的享用者。这绝对是可延续发展下去的(sustainable),用中国的老话说,就是互通有无。互通的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服务,根本上要体现它们的价值。以下介绍的除了价廉物美以外,使用起来还简易、方便和安全。每一个平台都有了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的APP,除了其中一个目前只有英语,法语外,其他均有简体和繁体版本。

“住” - Airbnb也许华人把它翻译成叫“家庭旅馆”,但从售前售后服务来讲,它远远不止这些。首先是它的相互选择系统,再就是它的相互评论系统,双方评语在交易后14天内公布,不得更改和抹掉。这一制度都令到提供者和接受者均希望做得更好,有的超级主人(Superhost)天天爆满,有的主人无人问津。今年夏天我们带着儿子去蒙特利尔,与主人共聚一个世纪古屋的屋檐下,他是一个钢琴家兼歌唱家,我们享受了一场免费音乐会和一次极有意义的交谈。不但偷窥他人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自己对当地人的好奇心。喜欢交流的可以选这类”共用屋”(Shared Home), 想远离主人的可选用“独用屋”(Entire Home)。目前全球有190多个城市流行,仅多伦多一个城市,每天就有成百上千的空间等你租用,便宜到每晚$20一个床位(Shared Room),昂贵到每晚$2,000一栋超极豪宅,你可与澳门赌王何鸿燊做邻居。

“用” - Kijiji : 与Craiglist相似,eBay拥有,在加拿大非常流行。虽可买卖房子或找工作等,但主要是二手货品的交易。我最近用它为儿子买了一个金属真皮的高档耳机,只付了全新价格近$500的大约四成。卖家约我在公众地方见面,告诉我耳机是阿姨送的礼物,他只用了10次,很多附件还没有拆包装。你也可以试下搜索多伦多地区的“沙发”,包括真皮和沙发床,仅免费的就有几百项。比起网购,缺点是要去拿,优点是所见所得,不喜欢的别给钱。英语说:别人的垃圾可能是你的宝藏,少数人在里面淘到价值非凡的古董呢。

“行” - Uber:虽然多伦多出租车行业反对,但本地仍然有70%居民以上支持或使用,有的人已经将它看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决定于你所处地区的人口密度,你在市区经常可以发现十几二十辆车在等你。一旦呼叫后,你就知道司机的车型和称呼,手机的地图上显示着该车离你多远,还有几分几秒钟到达。除了部分出租车也采用外,连上市公司也选用他们的服务,这样避免了雇员捡地上的车票报销,或上班时间去办自己的私事。我经常坐他们的车,除了不用钱包外,有时连一句话也没给司机讲过就到了目的地。我像多数人一样只做乘客没试过当司机,新闻说美国纽约还有名人驾驶法拉利一尝做出租车司机的滋味儿。

“吃穿住用行”有了一大半,剩下的也会迟早来临。共享经济的“价廉物美”: “价廉”是肯定的,我的经验是市场价格的40%到60%之间;“物美”就见仁见智了,我和家人都喜欢这新的模式。如你也和同意我的看法,Let’s Enjoy It !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