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杨虎城死亡疑云:蒋介石拒绝戴笠下手 /

杨虎城死亡疑云:蒋介石拒绝戴笠下手

1937年末,杨虎城结束了“出洋考察”归国。在他回国之际,戴笠曾计划在香港将其暗杀,并屡次就此请示蒋介石,但均遭驳回。戴笠虽不得不“遵照委座谕旨办理”,但内心仍坚持认为“此人不除终必为患”。本文摘自腾讯网,作者谌旭彬,原题为《1937年杨虎城回国,真是受了蒋介石的骗吗?》。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杨虎城塑像(图源:VCG)

杨虎城本欲经苏联秘密回国前往延安,但遭苏联拒绝

西安事变之主要策划者杨虎城,在事变和平解决后曾被迫“出洋考察”,但旋即于1937年末自欧洲归国,甫入国门即遭软禁,至国民政府败退台湾前夕,竟由军统局局长毛人凤下令秘密暗杀。

杨氏归国一事,迄今尚有诸多关键细节史料未明。据曾随杨虎城赴欧洲“考察”的冀迁运回忆,杨氏曾“几次要求回国参加抗战,但宋子文、蒋介石的复电均要他继续考察”。有鉴于此,杨氏转而计划取道苏联,经西伯利亚或蒙古回国。积极支持和运作此一计划者,是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李昆。但“结果出人意料,苏联政府不同意给杨将军签证。”①

另据杨虎城秘书亢维恪披露,杨氏的归国计划,并非投奔国民政府,而是欲秘密前往延安,故制定了“走苏联,经蒙古进陕北解放区的路线”,因为“这是需要绝对秘密的,对外,只说去苏联参观。”②

杨氏欲往延安,似是受了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李昆等人的影响。为塑造杨氏的亲苏形象,李昆甚至陪杨氏前往马德里,介入西班牙内战,与苏联支持的西班牙人民阵线总指挥米亚哈拥抱,并“蹲在战壕里打了几枪”,使欧洲媒体误以为“中国正在赤化,外交政策上了俄国人的船”。冀迁运认为这样做对杨氏回国不利,但“李昆他们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李昆并批评冀:“杨将军回国对党和进步力量是有利的,你……不要阻挡他回国的主意。”③

入苏受阻,杨氏最终选择由香港归国,缘自宋子文的一份电报:“值兹全国抗战,各方同志均纷纷集合,共赴国难。吾兄虽未奉电召,弟意宜自动返国。如何?盼复。”④同时收到的,还有西安事变期间与杨氏交往颇多的中共干部王炳南的一封法文电报,内容是“请立即返国抗敌”。④

杨氏后人认为,宋子文催杨回国,是在执行蒋介石的诱捕计划

杨氏后人认为,宋子文这一电报乃是诱饵。杨氏取道苏联前往延安的计划相当机密,是斯大林将这一机密泄露给了蒋,蒋才一改其此前拒绝杨氏归国的立场,命宋子文将其诱归。其史料依据是:“郭增恺1963年说,他在抗战期间从接近蒋的近臣们中得知,是苏联当局通过秘密渠道,将杨的这一秘密打算转告给了蒋介石。”⑤

此说,就历史逻辑而言固然有其合理性——国民政府能否坚持抗战,以转移日军对苏压力,关乎苏联的核心国家利益,故而,苏联当日,不独不会支持杨氏回陕收拢旧部,即便是对延安,也同样要求以抗日为第一要务。但推理之外,维系此说的材料过于单薄,且更有难解之处:

据《我所知道的王炳南》一书披露,“王炳南告诉杨拯民称,他给杨将军的那份法文电报,是周恩来指示发的。”⑥杨氏后人或许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杨瀚的《杨虎城大传》里,此事有了一种新说法:

“杨虎城在接到宋子文让他回国电报的同时,还接到王炳南从上海发来的‘请立即返国抗敌’法文电报。当时,杨和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中共中央欢迎杨回国的意思。其实也不然,后来杨拯民曾就此事专门问过王,是谁让他发这封电报?王回答不出所然。现在推理看,那封电报应该是宋子文让他发的。他去香港见杨,也有宋的意思。后来在王炳南所有回忆文章中都未提及这段历史。”⑦

杨瀚是杨拯民之子、杨虎城之孙。其“推理”,将王炳南发电报,指为受宋子文指使,既无任何史料支撑,逻辑上亦有可商榷之处——王作为地下党,当时由组织派遣,“以宋子文专员的身份”在上海从事统战工作,受周恩来领导。杨虎城归国,无疑是统战大事,仅凭宋子文之命,王似无道理擅自发电催杨虎城回国。换言之,王炳南“回答不出所然”、“所有回忆文章中都未提及这段历史”,其原因,除受了宋子文的蒙骗这一解释外,未必没有其它可能性存在。

新近公开的“戴笠遗档”,确证了杨虎城归国之际,戴笠曾有计划将其暗杀于香港,并就此屡次请示蒋介石,但被蒋驳回。戴笠虽不得不“遵照委座谕旨办理”,但内心仍坚持认为“此人不除终必为患”。⑧至于杨氏归国,究竟是不是“诱捕”,则尚待更充足的材料以资说明。

注释

①③冀迁运:《西安事变后,我劝杨虎城不要回国》,《文史博览》2011年第1期。

②④亢维恪:《记杨虎城将军欧美之行》,收录于《杨虎城将军在欧美》,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⑤⑦杨瀚:《杨虎城大传》,团结出版社2007,P355。

⑥程远行:《一位老外交家的足迹:我所知道的王炳南》(第1部),人民出版社1998,P104。

⑧陈雁:《戴笠遗档中的“西安事变”前后》,《世纪》2014年第2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