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三星Note7起火,中日韩为何互扔黑锅 /

三星Note7起火,中日韩三国为何互扔黑锅?

三星电子产品的加工设备以及不少关键零部件都无法自产,另外韩国也没有像日本那么发达的拥有优秀加工技术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在生产上依赖国外厂家。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小米:“我出5”;魅族:“我出6”;苹果:“我出7”;华为:“我出9”;三星:“我炸”。

这是在调侃韩国三星电子最新的智能手机Note7不断发生起火事件。而三星电子的对应也从一开始的在限定地区召回并调整生产经过无限期停止销售一直到干脆宣布终止Note7的生产和销售,虽然投放市场才刚刚两个月。

资料图:三星GalaxyNote7手机

瑞士信贷集团(CreditSuisse)估计三星电子因为这次事故而蒙受的损失在170亿美元以上。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是如果光是这么一个数字还不至于使得福布斯全球500强排名第13位的三星电子伤筋动骨,毕竟三星电子是三星集团中最大的企业,也是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电子拥有的财产几乎是韩国国富的三分之一。

但是这次事故对三星电子的形象和今后业绩带来可能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数字来看,三星电子在世界市场上虽然还保持着首位的份额,但是中国厂家正在急速追赶,前十位中除了苹果和韩国的三星和LG之外全是中国厂家,除了华为和联想这些老对手之外,以前名不见经传的OPPO和Vivo进步神速,后来居上,成为三星的新对手。

在中低端市场不断被中国厂家侵蚀的时候,预计年内能实现1000万销售量,指望和iPhone展开正面决战的Note7的失败不但重新分割市场份额,而且其影响还会超出手机本身。因为三星电子和其移动通讯产品在整个韩国经济中的位置太重要了,三星电子的销售额相当于韩国全国GDP的1/5,而移动通讯产品的产值又占了三星电子产值的2/3,像Note7这样的主力产品一旦失败后果会非常严重。

不愿透露姓名的三星电子内部人员对YonhapNews说实际上Note7电池的故障率只有0.01%,也就是万分之一。如果根据这种概率来计算的话,现在已经销售出去了的Note7中出问题的台数也就是250台左右,但这种看起来非常小的概率因为这类故障会引起致命的后果而被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从而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锂离子电池是很容易发生起火事故的,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起火事件大概是2013年波音787客机的电池起火,至于手机的电池起火早在2004年就已经发生过,2009年诺基亚就曾经因为存在短路的危险而召回过4600万个手机电池,因为有传言说因为电池爆炸造成了死亡事故。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品牌是安全的,iPhone在2015年和2016年都爆炸过,今年爆炸的还是刚刚推出的iPhone7,而且即使是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也不是只有Note7才会起火,比如今年9月三星的GalaxyCore就在纽约烧伤了一个6岁的孩子,但那都是偶发事故,而这次的Note7是集中的群发事故,这就使人不得不从设计或者工艺上来考虑问题。

说起来应该“让政治远离经济”,但实际上无论出了什么问题都会在政治上折射出来,特别是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却不得不挤在一起过日子还都特别相信阴谋论的东北亚国家的人们就更是这样了。这次的事情一出来,日本网民首先注意到的烧焦了的手机上有“MadeinChina”的字样,掀起了一阵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的嘲笑浪潮;在中国则有一则“三星的电池制造子公司SDI的产品是在韩国天安和中国天津制造电池电芯而后在越南进行组装”的消息,言下之意是在怀疑越南的总装质量;至于在韩国,更多的人就干脆怀疑这是美国人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也就是苹果公司的iPhone而制造的阴谋,理由很简单明快:为什么在截至9月15日所报告出来的112件事故中有92件发生在美国?美国发生的事故占了全部事故的82%以上,难道韩国手机被设计成专门炸美国人不成?

实际上在日本和韩国还有一种试图将责任归咎于中国的声音,这两个国家都有人将问题指向东莞艾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总部设在韩国清州的“韩国ITM半导体(ITMSemiconductorCo.)”的全资子公司。

现在事故的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这些都只是流言,不能采信,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是手机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出了问题。总部在旧金山的集中报道科技新闻的CNet声言彭博得到了韩国技术标准局一份未公开的初步事故报告,这份报告把这些事故的原因归结为“制造故障”。

资料图:三星手机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一般都是在铝箔两面涂上锂铁锂酸盐,负极则是在铜箔上涂石墨材料,正极和负极之间夹以容许离子通过的多孔性绝缘薄膜然后像年轮蛋糕似地卷起来。

如果绝缘薄膜出现了孔洞的话就会在正极和负极之间造成短路,过大的电流立即会引起高热而引火发生燃烧,也就是所谓的爆炸。网上有一个视频叫作《我们终于杀死了那台DroidTurbo2(wefinallykilledtheDroidTurbo2)》,这是一个为摩托罗拉DroidTurbo2的坚固性做广告的,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这台摩托罗拉DroidTurbo2异常坚固,摔不坏,踩不坏,压不坏,砸不坏,但是当冰镐在手机上穿了一个洞之后手机就立即开始冒烟了。

著名材料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唐·萨多维教授(Prof.DonSadoway)推测三星的电池会不会因为压得太紧而使得正极或者负极穿透了绝缘层或者绝缘层自身就被压坏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三星的电池材料中是否混入了垃圾。

萨多维教授这种推测的根据是三星电子在9月13日为应对电池起火而宣布了一次软件升级,这次软件升级的主要构思是限量充电到满载容量的60%为止,但这样依然没有能够消除起火现象。根据萨多维教授的分析,低容量模式下锂离子会在负极上析出金属锂甚至形成毛刺,更加容易刺穿绝缘薄膜反而会增加起火的可能性,而三星电子的初步调查也似乎已经证实了事故电池存在“应力变化”现象。

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所有的表面原因都还有这更为深层的原因,这些表层原因只是深层原因的结果。

韩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身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又是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被公认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行列。但韩国同时又永远在金融危机的阴影笼罩下,以至于中国和日本都能够把和韩国签订外汇互换协议(FXSWAP)作为一张外交牌来打。

资料图:韩国首都首尔夜景

根据韩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年韩国的外贸总额为9633亿美元,而同年韩国的GDP是13779亿美元,相对于GDP,韩国是外贸规模最大的国家(作为对比,中国2015年外贸总额为6.22万亿美元,GDP为10.42万亿美元),但这么大规模的外贸总额,韩国每年的外汇黑字却很少。这是因为韩国对外出口的中高档商品离不开从日本和德国进口的核心零件,外贸的规模越大,对日贸易和对德贸易的赤字也就越大,这就是韩国作为一个外贸大国,外汇储备却少得可怜,一直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的原因。比如韩国在1998年通货危机的时候全国外汇储备居然只剩下了39亿美元。这十来年韩国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依赖于日本德国的零部件和机械设备进行出口产品生产的状态并没有任何变化。

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韩国的国内市场实在太小,必须依靠外贸,但坦率地说,如此大的外贸规模对于韩国来说其实有点力不从心,韩国在其出口产品上几乎都不在产业链的上游,挣的也就是一些辛苦钱。

三星电子的典型商业手法是看准了在世界市场上有销路的产品之后将其作为全企业的主攻方向,集中资金从全世界去挖技术人才,集中一点突破,以增加产量薄利多销的手法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来扩展自己产品的销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三星电子就是采取这种商业手法,其主力产品在存贮器、录像机、低价电脑、液晶电视机之间转换,一直进化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企业也发展成为到了现在的规模。

但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是缺少内涵和支撑,三星电子产品的加工设备以及不少关键零部件都无法自产,另外韩国也没有像日本那么发达的拥有优秀加工技术的中小企业,不得不在生产上依赖国外厂家。最重要的是三星电子的这种成功经验是可以学习和再现的,这也就是现在中国各厂家能够奋起直追的原因。

应该说三星电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想拉开和中国各厂家的距离,同时争取在和iPhone的竞争中胜出。不但在销售量上超过iPhone而且在市场认可以及用户形象上也要超过iPhone,但是这样的过高要求对于制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内涵不足的三星电子来说可能难以承受以致造成了这次的事故。

韩国经济本来就因为韩国最大的海运公司“韩进海运”破产而变得很困难,这次三星电子Note7的失败更是雪上加霜。现在世界经济扩张势头在收缩,市场保护主义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看来既没有发达的国内市场又没有强大的技术沉积,生产依赖于外包,销售依赖于出口的韩国制造业会比别的国家更加脆弱。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