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往事 曾盛赞中国人权 /

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往事 曾盛赞中国人权

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3日22时,联合国正式任命古特雷斯为第九任秘书长。这位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曾多次访华。1998年古特雷斯曾以葡国总理身份访问澳门,与当时欧洲普遍抨击中国人权问题不同的是,他在大力批评印尼对东帝汶大屠杀事件的同时,却赞赏中国在人权方面的进步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文摘自《北京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政知圈”,作者岳菲菲、赵萌,作者《当你关心民谣歌手时,我们关心“正球级”领导人》。

联合国第九任秘书长古特雷斯(图源:新华社)

一条最早预料会发生的新闻,其实却成了今天最迟变为现实的故事。

许多人都等着北京时间10月13日22时,联合国正式任命古特雷斯为第九任秘书长。

不过在此之前,泰国送别了待机时间最长的国王,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令人意外地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一位90岁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悄然离世……

好吧,当你们关心民谣歌手的时候,笔者关心这位将带领联合国系统走过第八个十年的葡萄牙人安东尼奥·古特雷斯。

古特雷斯是谁?记性好的人,或许会想起2013年古特雷斯为中国知名演员姚晨颁发“难民署中国亲善大使”证书的事情。但对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人物

笔者曾与古特雷斯有过近距离接触,正好借此说说,这位联合国的新掌门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能够在诸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很强的联合国履历

联合国新任秘书长,此前经历近一年的遴选,12个国家,13位候选人,六轮意向性投票,直到10月6日,安理会以鼓掌方式通过决议,向联大推选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多轮意向性投票中,古特雷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葡萄牙政府提名古特雷斯时,葡萄牙总理科斯塔曾表示,联合国秘书长候选人必须具备久经考验的领导和管理能力,以及在国际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具备有力的外交、沟通、多语言技能。

事实证明,这些条件古特雷斯全部符合。

公开资料显示,67岁的古特雷斯,出生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早年是大学的一名助理教授,1974年4月他加入葡萄牙社会党,两年后当选为葡萄牙议会议员,1995年至2002年,他曾担任葡萄牙总理,任职期间,成绩斐然,葡萄牙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增长,连其政治对手都对他非常尊敬。古特雷斯语言能力也很出众,除葡萄牙语外,还精通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有评论称,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他掌握了一半。

而且不少人还认为,联合国的履历是其加分项。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此前说,在与安理会和联合国成员国代表的诸多交谈当中,他可以感觉到,人们普遍认为古特雷斯具有很强的联合国履历。古特雷斯曾担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一职长达10年。

在卸任葡萄牙总理3年后,2005年6月至2015年12月古特雷斯出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执掌联合国难民署。作为“难民高专”,古特雷斯曾前往世界各国访问难民,亲眼目睹了许多急需应对的、最为可怕的冲突。

在上世纪80年代,古特雷斯曾有过欧洲委员会议会任职的经历,在那期间,他曾当选为人口、移民和难民委员会主席。这段经历或许也奠定了古特雷斯日后任职联合国难民署的基础。

强有力的管理者

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国难民署是联合国领导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人道组织之一,其在125个国家拥有近10,000名工作人员。在任期间,古特雷斯曾多次就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难民问题发声,呼吁发达国家作出更大努力,帮助难民接收国积极接纳难民。

2015年9月,叙利亚小难民艾兰溺亡的照片被公布后,古特雷斯当即表示,小艾兰的照片“刺痛了全世界的心”,他呼吁欧洲能像自己宣称的那样坚持人道主义和人权价值观,以接纳更多逃避战乱的难民。

联合国官方微信发布的文章如此评述古特雷斯的工作——

古特雷斯任职难民署期间,负责开展联合国难民署的深刻结构性改革,使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减少了20%以上,提高了难民署的成本效益和应急能力。

古特雷斯任职期间,出现了几十年来一些最大规模的流离失所危机,特别是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冲突,还有南苏丹、中非共和国和也门的危机。在这个背景下,其推出了以需求为准的预算编制法,因冲突和迫害而流离失所的人数从2005年的3,800万人增加到2015年的6,000万人,难民署的活动量也增长三倍。

曾在联合国难民署任职多年的李钢是古特雷斯的老下属,他曾撰文谈及古特雷斯,“他让难民署行政、人员培训等部分机构从日内瓦挪到了布达佩斯,这涉及到好几百人,但古特雷斯他处理得却非常好。搬到布达佩斯后,确实降低了机构开支,他确实有远见和行政决策能力。”

“联合国这么大一个机构,确实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这是大家给予他的希望。”李钢提及古特雷斯脱颖而出的原因时说道。

脾气好的官员

不论是同事还是媒体,都认为古特雷斯是一个平和、开放、脾气好的官员。

上文提及的丘尔金就曾评价他是一位愿意同所有人交谈、倾听所有人意见并敢于表达自己意见的人。“老下属”李钢评价说,古特雷斯为人非常融洽。在李钢眼里,前老板古特雷斯精力还特别充沛。这表现在他十分会分配自己的精力,会挑选人、从而合理使用管理团队的力量,让大家充分发挥作用。

说起来,笔者和这位“正球级”领导人曾有过近距离接触。

2013年10月,时任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简称联合国“难民高专”)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期间,古特雷斯授予姚晨证书,笔者也有幸采访到了古特雷斯,当时,古特雷斯表示,难民署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成功的故事”。

古特雷斯访华前3个月,中国出入境管理法开始实施,规定正在申请难民或者被认定为难民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境内停留。此外,难民儿童在临时居留中国期间,可以在中国的学校接受教育。古特雷斯认为,这是一个大的积极的变化。在难民署的协助下,笔者曾探访过一户在京难民家庭,中国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确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变化。

担任联合国“难民高专”这一职务超过十年,接受采访时,涉及难民的问题,古特雷斯张口即可回答,不需要对照任何资料,答案都在他的脑袋里。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工作人员对他的评价是老先生人很好。不过,不知是否因为难民问题的日趋严峻和这一话题本身的严肃性,古特雷斯接受采访的全程不苟言笑,神情严肃认真。

与中国的往事

实际上,无论是在难民日发布的报告当中,还是平时接受采访,古特雷斯更多的发言都是“消极”的,原因是难民这一问题几乎成为世界性“老大难”问题。

接受笔者采访八个月后,就当时已经开始恶化的难民危机,古特雷斯指出:“我们正在见证着战争和冲突带来的沉重代价。现如今社会,和平已陷入危机。人道救援只能缓和局势,但目前极需的是政治解决方案。否则,战争和冲突导致的这些数据只会飙升。”

由联合国“难民高专”升任“正球级”领导人,不少人会关心这位新任秘书长上任后,对中国将会有何影响。中国评论通讯社近日的报道回溯了古特雷斯与中国的两段往事,可见一斑:

1998年古特雷斯以葡国总理身份访问澳门期间,与当时欧洲普遍抨击中国人权问题不同的是,他在大力批评印尼对东帝汶大屠杀事件的同时,却赞赏中国在人权方面的进步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2004年2月17日,古特雷斯以社会党国际主席的身份率领社会党国际代表团访问中国,他在会见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时表态说,社会党国际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的言行,继续在各个领域中积极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