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百花齐放还是万马齐喑? 再吹文艺号角 /

百花齐放还是万马齐喑? 党媒再吹文艺号角

北京时间10月13日,党媒《人民日报》发表演员吴京等人在文艺创作经验交流会上的演讲词。10月15日,该党媒再次连发三文谈论文艺创作。《人民日报》的系列举动,被认为是对文艺座谈会的纪念。在两周年之前,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讲话。

党媒对文艺座谈会的报道是持续的。在2015年的10月15日前后,《人民日报》同样发表多篇谈论文艺创作的文章,还首次全文看法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可能意味着该媒体将形成一个惯例,即以后每年的10月15日前后,都会发表关于文艺座谈会的文章。

《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向来被外界看做施政方向的风向标。该媒体周期性的报道文艺座谈会,可能说明了党媒的高层甚至中共的高层,对2014年召开的那次座谈会十分重视。但座谈会召开之后的两年间,中共文艺系统官员们的做法,似乎并未体现出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图源:新华社)

回顾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开篇便提出了召开座谈会的目的。习近平说,“召开这个座谈会,我早有考虑,为什么要召开这个座谈会”,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而文化繁荣昌盛“必须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有多处提到“百家争鸣”“百花竟放”“学术民主”等词汇。有观点认为,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释放出的两个最明显的信号,一是艺术要回归人民,二是文艺要百花齐放。

文艺座谈会已召开两年,但习近平要求“百家争鸣”的讲话似乎并未完全落实。继几个月前自由派杂志《炎黄春秋》被鸠占鹊巢之后,左右思想交锋的平台共识网也被关闭,《领导者》等刊物停刊,一大批不同声音的媒体被整肃,中国似乎有出现“万马齐喑究可哀”的风险。

有分析认为,文宣系统整肃温和改良派杂志,清理不同的声音,背后可能有懒政怠政的嫌疑。本届高层多次提出要正本清源、增加正能量的宣传。外界传言,掌管杂志媒体生杀大权的部门为了避免出错,对自由派的声音采取一刀切的封杀措施。

封杀右派的声音虽然“政治正确”,但可能并非中国领导人的本意。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本届高层空前重视文艺的作用,多次重申要保证“百花齐放”,实现“学术民主”。但直接掌管传媒命运的文宣系统官员,或为预防犯错“出事”,或为懒政怠政,竟一刀切的关停自由派杂志。这不仅有违高层本意,更可能会造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威胁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