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人民币遇致命诅咒 北京打破死亡三角 /

热帖:人民币遇致命诅咒 北京打破死亡三角

10月1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379点,贬值222点,再创6年新低。人民币入篮后,出人意外的经历一轮阴跌过程,10月8日—14日7个交易日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幅度达650点,刷新2010年以来最低点。 人民币曾经是升值的代名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探底,尤其美国经济转暖,人民币与美元构成跷跷板关系,去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累计贬值10%左右。如果美联储再次加息,叠加国内经济持续疲软,以及套利空间缩窄,人民币长期汇率不容乐观。

据CME的FEDWatch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12月升息的概率为63.8%。美联储主席耶伦日前表示,应考虑暂时维持“高压经济”,但也指出维持宽松的立场太久会得不偿失。市场多方分析认为,这是美联储暗示的信号,未来几个月将采取非常渐进的加息路径。

如果美联储加息靴子再次落地,全球金融市场将再度面临血雨腥风,很多疲软新兴经济体,不乏爆发汇率和货币危机的可能,这也是巴西、爱尔兰等国抛售美债的重要原因。因为,只有保持外储合理充裕性,才能有效抵御资本持续外流,将金融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素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蒙代尔,曾提出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即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不可能共存,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一国若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允许资本自由流动,那么只能放弃汇率稳定,选择浮动汇率机制。相反,如果既要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又要维持汇率稳定,那么只有限制资本自由流动。

对于一般新兴经济体,当遭遇资本外流,国内外储消耗殆尽时,选择放任汇率贬值,并大幅提高利率(高息揽储,抑制需求)是唯一举措。以俄罗斯为例,由于原油价格大幅受挫,叠加欧盟经济制裁,俄罗斯经济急转直下,市场悲观预期愈演愈烈。面对资本持续外流,外储几乎耗尽情况下,俄罗斯央行于2014年11月10日发布声明,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同时大幅提高基准利率,经历一轮痛苦调整之后,俄罗斯经济逐渐企稳,资本外流得到缓解。

这被很多学者视为值得借鉴的经验。认为中国可以效仿俄罗斯,通过顺势深度贬值锁死国际资本,达到阻止资本外流目的。此种观点有待商榷。首先,中国是大型经济体,对外依存度非常高,能源,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等,均需要国外进口,如果人民币深度贬值,则意味着进口成本上升,从而促发输入性通胀,那样一来,很多企业将被陡增的成本所压垮。同时,人民币深度贬值,国内通胀加剧,很可能引发恐慌购汇和囤积浪潮,经济硬着陆不可避免。

俄罗斯为何敢于汇率贬值?因为,俄罗斯是全球重要能源和农产品生产国,这两种大宗商品具有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放任卢布深度贬值,能对竞争者形成“挤出效应”,最大力度拓展国际市场,起到赚汇功能。另外,俄罗斯虽存在货币超发和资产泡沫现象,但未达到荒谬程度,能够忍受汇率贬值的冲击。更重要的,俄罗斯人口较少,农产品相对丰裕,即使遭遇极端情况,也能维持民众基本生存,这也是俄政府不遗余力扶持农业重要原因。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缺乏天然的资源禀赋,同时,是拥有13亿人口的超大型经济体,产业结构复杂多元,如果一次性放任汇率大幅贬值,多数行业很难承受冲击。因此,维系汇率稳定同时,致力于结构性改革,为市场注入信心是唯一着力点。对于大国来经济说,只有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才有持久立足世界的本钱。维持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关键取决于稳健的货币政策、健康的经济基本面、可持续的财政政策,尤其保持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舍此,别无他法。

从历史经验看,无论美国、日本,还是俄罗斯等国家,均最终选择了浮动汇率机制,也就是说,维系货币政策独立同时,允许市场资本自由流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经济在真实汇率环境下,充分发挥内在调节机能,并达到真正藏汇于民,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迈不开的坎。汇率的本质,最终由市场供求决定,经济运行状况,金融开放程度,核心竞争优势,决定着国际市场整体预期,也决定着世界对该国货币的信心,这是亘古未变的道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