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宝强离婚 法院门口挤了这么多看戏群众 /

宝强离婚 法院门口居然挤了这么多看戏的群众

宝强在离婚,门外看戏的群众各怀心事。

王宝强走进法院。 图/张学

王宝强的离婚大战从奥运期间的平地惊雷,到后来的疲态尽显,在今天终于迎来了又一个高潮。

这像是电视连续剧里的一个定是非的时刻。在长长的延宕和悬念之后,需要给观众一个抚慰。正义要彰显,好人得解救。

下午4点,朝阳区法院门口的辅路一度被围观群众站满,连一辆巡逻车都无法通过。 图/韩逸

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涌到朝阳法院,做一场围观。在这场围观里,自然是各有心思,但大部分的心理支撑,是希望看到一场符合心理预期的结局。

为了宝强的“正义”

朝阳法院门口成了交换观点的自由市场和自媒体主播的演武场。

大大小小的手机被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拍摄着空无一物的法院大门,和人满为患的门口路边。两部手机是主播们的“标配”,一部用来和“后方”联系,一部用来不间断地直播。

直播者与身边人互动的方式五花八门。采访围观群众、自言自语,或者发动大家一起向着屏幕比大拇指。

“来,我身边的朋友们,咱们一起给宝强加油好吗?我说宝强,大家说加油!”一个个子不高的主播没能挤在最前排,选择把手机调整成了自拍模式,“宝强,加油!”

一个主播伸出大拇指动员身边的人为王宝强加油。 图/韩逸

零星几个人响应他的号召,更多的人抻直了脖子焦虑地往里看。

然而除了人头,什么也看不到。一个小伙儿的自拍杆长达三米,他的手机越过众人的头顶和自拍杆,昂然立于最高处。

“我就问一句,还——有——谁!”小伙儿很得意,高声向身边人重复他说了很多遍的奇葩论调:“马蓉很伟大,她解放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跟传统的儒学相对抗!”

就连路过的高中生也不认同他的说法。3位刚刚放学的高中女孩,在人行道的外围探着头,讨论着对马蓉的看法。

“我们就想怼死她。”女孩还是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被王宝强圈粉的。老师在课堂上播放过《士兵突击》,号召大家学习许三多的精神。她们的是非观像许三多一样单纯,“马蓉就是错的,赶紧给她判个净身出户拉倒。”

一半以上围观的人都抱着这种态度。“孩子全判给王宝强,让马蓉一分钱拿不着!”刚刚下班的张萍(化名)遛弯路过,没买菜也没回家,在法院门口驻足观望了接近一个小时。

“马蓉她就是一个人渣,违背了中国最传统的道德底线。”张萍的论述获得一片喝彩,周围的妈妈级粉丝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但是声音此起彼伏,好像谁也没有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

一个姑娘坐在同伴脖子上替朋友们拍摄现场。 图/韩逸

王丽(化名)从心里把王宝强当儿子一样心疼,是“妈妈粉”中不甘沉默的一个。她上午9点就从天津做动车专门赶来,想要为王宝强加油打气。从中午11点到下午5点,6个多小时的站立让她“腿都直了。”

16日,从网络上得知了两天后开庭的消息,她难受了一个晚上。“把我心疼的啊,他可怎么办。”

从王宝强出道就一直关注和喜爱他的王丽,对“傻根”所有的作品都如数家珍。在她眼里,王宝强现在虽然“是富豪了”,可仍然是那个从最底层奋斗上来的人。她从心里体谅和心疼这个小伙子,觉得不来看看,“心里就过不去。”

为王宝强仗义执言的张萍,没怎么看过这位当事人的作品。她更关注离婚案和出轨本身,“我对这个明星不感兴趣,但就是这事儿,我就看不过去”。

虽然明知道站在门口对案件的走向没有任何用处,但她们全都坚持在门口,踮着脚,和媒体一起等着结果。

“我们就是得这样,才觉得心里踏实,算是给宝强支持。”她说。

为了自己的正义

也有人出于其他目的来到现场。

“您拿着相机,您是哪个媒体的记者?”张莹在人群的最里面倒腾位置,忍受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拥挤。她也许是所有站立在门外等候的人中最不关心庭审结果的那个人,只是人群和媒体的聚集,是她找人申明诉求的前提。

电视台的记者在场外连线。 图/韩逸

为了这次可以预见的“媒体狂欢”,张莹等待了很长时间。这次,她专程从浙江赶来,想找到能替她发声的那个话筒。几个月前,因为投资上的一些问题,她感觉自己没能收获程序上的正义。张莹把这当做败诉后唯一翻盘的机会,“这种全国媒体都关心的话题肯定会吸引很多记者,我希望能找到记者们”。

但记者没有时间关注她。2个小时过去,张莹脸上客气又礼貌的笑容渐渐淡下去。她尽力留下记者们的微信,希望能从之后的联系中找到一点报道的希望。

一个律师趁机在帮群众普法。图/崔慧莹

还有一个律师趁机帮群众普法。他举着律师证在斗鱼TV的镜头里,一边解读新婚姻法,一边把“弘扬正能量”说了几十遍。

一边围观正义 一边相互鄙视

围观群众现场形成了一条“鄙视链”。

李大姐背着看起来两三岁的小男孩要往法院门口挤,一个女主播看见了,一脸不屑,小声地对同伴说,“凑什么凑,还带着孩子”。

李大姐听见这话不高兴了,自言自语:“带孩子怎么了?你不是也来了?”

这个中年妇女还是往前凑,但怎么能挤进去,一大群人就堆在朝阳法院门口。她只好停在人群外边,踮着脚往里看。小孩在她背上磨蹭,不时指着前边黑压压的人头,说“出来了,出来了”。

“出来啥了!”李大姐让孩子少说点话。因为所有人都在等着“出来了”这句话,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人群骚动。

遛狗路过的朝阳大妈也停下观看。图/韩逸

李大姐说,她是路过这里,看见法院门口围了这么多人,才知道王宝强在这里打官司。她就想看看明星长啥样,“王宝强离婚,碍我啥事”。

待了不到3分钟,李大姐就腻了。她带着孩子离开了人群,来到路边用手指了指人群,“哎,这有啥好看的,一帮人闲的”。

这次,她把所有围观群众都鄙视了一遍。

更大的鄙视发生在与法院隔了一条路的街角,4个住在附近的人正坐在那里聊天。

有位老人显然对这种围观感到气愤,操着京片子,提高音量,指着法院门口那帮人,“你看看那些人有北京人吗?没有,都是外地人”。

“鄙视”的源头在于没人知道在看啥,看了又有啥用。

路过这里的王哥分析了他为啥觉得看这没用,“我不看他的电影,他又不给我钱,想看明星电视上就看到了”。

他老婆也认同这种观点。但老婆还是想去法院门口看看,“就是想看看王宝强长啥样”。

街角修车摊边的小年轻听了这话,接过了话头,“还能长啥样,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两个耳朵”。

不过,他说这话时,是站在一个近三十厘米的圆墩上。只容得下一只脚,他就晃晃悠悠地朝法院门口看。他也想看看王宝强长啥样。

天渐渐黑了,早有准备的人甚至拿出了准备好的水和零食“补给”。最终,没有看到王宝强,也没有看到有人进出。

散落一地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 图/韩逸

等候已久的人群开始感到失望和无聊,渐渐散去。他们身后的地上,散落一地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

直播的人群成了黑压压一片,通过手机屏幕上的亮光更容易辨认彼此。一个女子突然大喊,“王宝强,你快出来。”

人群愕然安静了一下,这是传说中的铁杆粉丝?

她今天下午照着台标找了电视台记者、门户网站的记者,但一开口提关于拆迁的事情,对方总放下手机避开老远。

趁着夜色里,她又大声喊了几句:“王宝强,你是不是打算今天晚上睡在里面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