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当“最后一个中国人”成为标靶 /

当“最后一个中国人”成为标靶

2015年6月,研究台湾问题的大陆记者马军写下“台湾走入‘最后的中国人’时代”,刊于金融时报(FT中文网),当时洪秀柱的“一中同表”正闹得沸沸汤汤,而后上演的,就是让不少国民党“死忠粉”弃票的换柱大戏。

马军当时在文章中写下两段预测未来的话,“我并不认为台湾有真正意义上的急统派,作为外省人第二代的洪秀柱充其量只一个忠党爱国的中华民国派……在他们看来,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在整个中国论述下保留中华民国的生存空间,是既可以与中共保持和平交流,又可以在岛内抵抗台独势力的双全法。”

“如果民进党在此议题上一直打下去,收获的不仅是四年的总统任期,或许还会有包括蓝营在内的所有人对统一话题的敬而远之。这样一来,民进党赢下的可能不仅是现在,还有未来。”

时隔一年多,“亲中卖台”的声音,仍然盖过了“我们同属中华民国的国民”。

9月18日,八位台湾县市长赴陆推销观光,承认九二共识,成为对手阵营口中的“蓝八奴”。

10月8日,台湾金钟奖颁奖典礼,许多参与的知名台湾艺人称呼大陆为内地,引发台湾舆论炮轰“亲中”,不只台媒关注,BBC中文网也跟进报道,这“内地之火”烧到今日(10月20日)还没止息。

更是在近日,国民党内部风波不断,党内大老们轮番“对上”洪秀柱,因为太多国民党人害怕因为习洪会,又被戴上“亲中卖台”的帽子。

从马英九到洪秀柱、再到支持洪秀柱的深蓝选民,都是一年多前马军笔下的“最后一个中国人”,在意识形态抬头、连说“内地”都遭炮轰的台湾社会,是一个显眼的标靶,一位台湾记者用无奈地描述这个现象──对岸还是“一个中国”,台湾却已是“两个台湾”。

从马英九到洪秀柱,都是“最后一个中国人”(图源:中央社)

中国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包淳亮对习洪会消息公布后的各种风波,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许多台湾人都声称追求和平,但追求的是美国保障下的和平,而非两岸彼此相互认可的和平。这种和平是强加于大陆之上的,是暂时的;当大陆拥有能力,就会寻求改变。因此洪秀柱的两岸政策的成败关键,也就在于有多少台湾人认知到改变的压力,并准备接受改变?

也就是说,对台湾社会而言,习洪会的重点不应该是“国民党的路线之争”,而是从政府到人民都深沉地思索,在中美互为对方的最重要合作伙伴、在台湾对美国的“可出卖性”越来越高的当下,台湾该怎么面对“中国”?

当“最后一个中国人”成为标靶,当台湾社会已经难以客观地讨论“一个中国”,两岸僵局将持续难以化解,台湾社会从上到下、在国际现实中也只能不断地“骂”──政府为了不得其门而入的国际组织而骂、网民为了“台湾被矮化”而骂。

骂,成了政客最廉价的手段;“亲中”,成了最好的选票提款机;问题,不用解决,全民承担。而一个不愿理性面对现实、思考可行方案、靠政客开“口水支票”的社会,又如何摆脱内耗命运?

更进一步说,若台湾社会越来越无法容下“天然统”的言论,必会激起大陆舆论“抵制台独”的声浪,用2300万人去碰撞13亿人的民意,是解决两岸问题的下下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