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回顾人民币大幅贬值这一周:不同以往 /

回顾人民币大幅贬值这一周:不同以往 恐慌减弱

今年十一过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再度明显贬值,尤其是周五一天,在岸与离岸双双跌破6.76,创逾六年新低。离岸在突破6.7之后,开始快速朝着6.8逼近。

本周,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累跌逾350点或0.5%。北京时间23:30收报6.7655元、创2010年9月份以来收盘新低,较前一日夜盘重挫198点。

北京时间05:00,离岸人民币(CNH)兑美元下跌224点或0.33%,报6.7704元,本周累跌229点或0.34%。

强势美元助推

与人民币走弱相对应的是,美元得到强力支撑。从今年 10 月初至今,美元指数已升值超过 3%。

美国总统大选最后一轮辩论希拉里占上风,此外美联储二号、三号人物发表讲话,对外透露出加息意愿,都令美元不断上扬。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警告低利率风险,他认为低利率可能会导致更长期更严重的衰退,令经济更加脆弱不堪。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则称,如果经济保持当前轨道,预计今年会加息。

而对美元升值刺激最大的是本周四欧洲央行的宽松立场。德拉吉暗示不会突然终止QE,欧元对美元一度跌破1.09,刷新七个月以来低点,推动美元指数涨至七个月高位。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弱主要是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推动美元汇率走强。” 外管局发言人王春英在昨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央妈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央行的态度值得细思。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提到,二季度以来,人民币在几次美元阶段性走强的过程中,走势均明显弱于其他新兴经济体汇率,考虑到国内经济动能大体稳定,汇率走势的分化或许体现了央行借势主动释放人民币汇率压力的意味。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直言,央行似乎无意强力干预:

首先,央行在国庆之后让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突破6.70 ,本身就说明一种态度,即央行已经基本上放弃了这一位置的争夺,第二,央行在6.70前后对中间价的定价模式有明显区别,在突破6.7之后,央行明显扩大了中间价的波动幅度,而在6.7之前,却有意以较小的波动来控制市场情绪。

在这种状况下,市场的情绪也会明显出现波动,但央行可能的想法是,市场应该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一旦在这个位置进行强力干预,将可能导致这些努力付之东流。

不同以往

去年811新汇改后人民币大跌还历历在目,如今这波贬值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忧虑,但恐慌情绪明显减弱。

目前观察 NDF 市场贬值预期继续稳定,CDS价格略有上升但并不显著,A股市场稳定,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并未造成恐慌情绪,对流动性的影响也比较有限。

光大证券徐高在报告中写到,目前人民币贬值是一种有序贬值,与去年那种带来巨大冲击的无序贬值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这种有序贬值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走弱的确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贬值压 力。一定程度的贬值顺应了市场走向,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基本面的协调。另一方面,从过去十多年的 经验来看,中国出口量和世界总出口量的增速差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率高度正相关。也就是说,当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时,我国出口的增速就会更加显著的高于世界总出口增速(图 2)。从这个角度来 说,人民币适当贬值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的稳定。因此,只要人民币贬值仍然保持有序状态,而不是像去年那样大幅无序波动,那么保持现在的状态就是明智之举。

但在高善文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如果国内经济动能走弱,特别是房地产量价下行,以及美联储逐步确认加息,汇率以及风险资产层面仍然面临十分重要的挑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