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发威 美国南海包围圈的破碎时刻 /

北京发威 美国南海包围圈的破碎时刻

北京时间10月23日,在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驱逐舰已被中国海军驱离后,《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为钟声的评论文章《中国不会任由美国在南海肆意胡来》。在中国军舰已经开进金兰湾,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也已宣示要和美国“分道扬镳”之际,这篇评论就显得意味深长。

菲律宾并不是中国南海的对手,北京的矛头再一次对准美国(图源:新华社)

不可否认,美菲之间并非“断交”,杜特尔特本人也表示与美国保持关系最符合菲律宾的利益;越南除允许中国军舰停泊外,也同样允许其他大国进入。但是,美国此前尝试打造的从琉球到金兰湾的一条包围圈已经濒临瓦解,中国更已经用实际行动拒绝美国在南海的存在。这一点较之2015年时美国的跋扈,就已经大不一样。

令旗所向 北京直指美国布局

对分析人士来说,南海周边近来正在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尤其是在10月中下旬之际,重磅事件正接连发生。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期间高调宣称要与美国“分道扬镳”,美国海军“迪凯特”号驱逐舰后10月21日擅南海西沙群岛附近领海。但不同于2015年时美舰并未受阻的状况,中国军舰当日即前往将其驱离。

很显然,中国在南海正显出攻势。也就在一天之后。中国海军东海舰队的“舟山号”、“湘潭号”和“巢湖号”三艘从亚丁湾返回的军舰在结束对柬埔寨访问后,又在10月22日首次停泊于金兰湾。在中国已经确认将航空部队部署于三沙一带后,一种不同于2015年美舰擅闯南海时的气氛就在形成。

也就在10月23日,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为钟声的评论文章,题为《中国不会任由美国在南海肆意胡来》。文章认为,美国以“航行自由”为名侵犯沿海国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的挑衅行为,再一次暴露了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凸显了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麻烦制造者”角色。更强调美国这次巡航,正值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问中国,中菲关系全面恢复且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之际。而这更显出了北京要给尝试新思路的菲律宾以保证的机会。

在北京看来,美国此举的含义是俨然的。在中国同相关国家关系改善、稳妥解决南海问题出现令人鼓舞的新势头之际,美国派军舰来中国领海“巡航”,这一行为验证了美国自2015年10月派遣“拉森”号以来,在南海问题上的破坏性作用。因此,北京认为“美国看不得南海趋于平静、容不得地区局势稳定,如果没有谁帮助它在这里惹是生非,华盛顿就会气急败坏自己跳出来生事”。至此,北京已经将令旗指向了正在维系布局的美国。

拒绝美国胡来 中国的南海新任务

不可否认,就菲律宾来说,该国和美国的关系恐怕并不会马上如杜特尔特所言那样“断交”。马尼拉高层也确认“在经济联系上,并不准备停止与美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毕竟,一个正常国家的大政方针都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可能大起大落,杜特尔特即使有心也做不到。但他的主动表态已经起到了效果,首先,南海问题已经在菲律宾的层面上暂时平静,美日即便寻求干预也无从置喙。其次,杜特尔特也间接证明中国在南海并非仗势欺人,也有大国气度。这对于试图在东盟内部营造气氛的美国来说也并非好消息。更不用说从此之后,菲律宾的美军基地恐怕并不能轻易被用于南海了。

同理,类似的局面也出现在越南。越南建设金兰湾国际港之后并不想偏向于任何一方。仅仅确保它对所有人开放,包括中国,可能也包括美国,这样越南就可以兑现自己的三不的承诺,即“没有军事同盟,没有外国军事基地,也不站在任何一方反对另外一方”。这种不结盟的态度理应不会激怒任何一个大国。加之在中、俄为首的上合组织暗示无附加条件的协助后。河内想必也会做出有利于自己国家利益的选择,也就不会将自己与美国所捆绑。

这样一来,在越南和菲律宾都已经与中国改善关系,并不太马上可能介入美国所引发的南海争端时。美国在2015年试图建立的一条从琉球群岛到菲律宾,再到新加坡以及金兰湾的包围圈就突然断裂了。当美国的基地只剩下琉球群岛及新加坡樟宜可用,进而不得不面对中国已经在西沙地区实现“海空一体战”的现状时,华盛顿恐怕也不能轻易向南海展开行动。

于是,在中国于南海占据优势之际,北京就可以向外界宣示自己未来的任务了。中国军队将根据需要加大海空巡逻力度,强化各项防卫能力建设,坚定捍卫其主权和安全。在事关南海和平稳定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中国更不会任由美国肆意胡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