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陈云六四事件力保李锐等四人党籍 /

陈云六四事件力保李锐等四人党籍

六四事件过后,中顾委委员李昌、李锐、杜润生、于光远四老遭到批判,被中顾委延缓登记,当时有人还主张开除他们的党籍。后来还是作为中顾委主任的陈云说了话,把这四老保了下来。后来这件事被称为“四老风波”。本文摘自2010年9月10日烛火尚明的博客,原题为《李昌》。

六四事件“坦克人”(图源:Reuters/VCG)

今天是教师节,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庆这个节日时,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数百人在这里送走了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就是原哈尔滨工业大学党组书记、校长李昌同志。他于9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说李昌是教育家显然过于片面,因为办教育只是他众多的革命业绩之一。他首先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1933年入团,1936年入党。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参与发起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担任清华大学民先队大队长,后担任民先队全国总队总队长、党团书记。在风起云涌的那个激情年代,李昌和无数热血青年一样,怀着一腔热血和远大理想,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毅然投身于革命熔炉。他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爱国学生的一位杰出代表。

而后他长期做共青团工作,解放后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53——1964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李昌担任校长的这十一年里,为哈工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工大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李昌在那个时代带出的一支被称作“八百壮士”的教师队伍,以及在办学实践上的改革。他提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口号,后来成为哈工大的校训。而后李昌又先后担任过中科院党组书记,主席团执行主席、中纪委书记、中顾委委员。为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科技事业的恢复发展以及端正党风和反腐败等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像李昌这样的老一代革命家对党的事业都是忠诚的,惟其忠诚,才能敢于仗义执言,而不顾个人得失。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1979年曾积极主张为“四五运动”平反。1989年北京发生学潮,他当时任中顾委委员。曾经是学运领袖的他自然知道大学生们的爱国心切,因此他从中积极斡旋,主张在法制轨道上处理学运。当时国务院农研室主任杜润生受中央委托,邀请李昌、李锐、于光远等老人开了两次会,在会上大家都认为应该坦率、真诚地和学生对话,不宜压制,更不能流血,并以此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然而老人们的善良愿望还是被泼了盆冷水。风波过后,李昌、李锐、杜润生、于光远四老遭到批判,被中顾委延缓登记,当时有人还主张开除他们的党籍。后来还是作为中顾委主任的陈云说了话,把这四老保了下来。后来这件事被称为“四老风波”。

这四位老人很早就相识,相知。李昌与李锐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同在延安中央青委工作。李昌与于光远也是“一·二九”学运后学生南下时的战友。这四位老人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退休之后依然活跃在思想领域,发表文章,建言献策。1991年,一本名叫《炎黄春秋》的杂志创刊,近二十年来,这本杂志一直秉承“秉笔直书,不增美,不溢恶,求实存真,以史为鉴,以史资治。”的精神,是当下极为难得的敢讲真话的杂志。翻开这本杂志,在顾问成员里,就写着这四位老人的名字。然后才是社长、副社长、主编、编委等。可见这四老在知识界的位置。

这四位老人一生追求真理,忧国忧民,经历了无数坎坷磨难。但正所谓“仁者寿”,他们都是长寿老人。李昌以95岁高龄辞世,其他三老都还健在。杜润生先生已经97岁高龄了,于光远先生也已95岁,他们中最年轻的李锐也已经93岁高龄,在《炎黄春秋》杂志上海经常能看到李锐先生的文章。1996年于光远先生81岁生日这天,李昌写下一幅字赠送给于先生:“为国为民心坦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先生认为这也是李昌的人格写照。

2009年7月,《李昌传》出版发行。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曾和李昌一同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黄华在序言中称赞李昌“是一位坚毅、勇敢又善于将党的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的革命者。加以他为人耿直、诚恳,朴实无华,我十分敬重李昌同志。”如今李昌老人仙逝,以他为代表的一二九一代的知识分子和革命家已经寥寥无几。这是很令人伤感的事。

“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这是1941年新华日报送给马寅初的祝寿贺联。用到李昌以及李锐、杜润生、于光远这四老身上也同样贴切。他们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党的一笔宝贵财富。但愿如这样正直敢言的共产党人不会“绝版”,也祝其他三老健康长寿!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