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朴槿惠被控制 精神控制为何这么厉害? /

纳尼,朴槿惠被邪教控制 精神控制为何这么厉害

这几天,一则传闻甚嚣尘上,传说泡菜国总统朴槿惠竟然是被“邪教”所控制的!在各路媒体深挖背后线索之际,朴槿惠总统还正式发表讲话,向国民致歉和解释部分事实。

● 朴槿惠的亲信崔顺实

据说这个女人就是崔顺实,朴槿惠的闺蜜(与其交往颇深邪教二代)。朴槿惠连在公众场合发言演讲稿都第一时间发给她看,接待外宾怎么穿衣服、怎么表情、如何回答也都听她的。

“邪教”一说尚无定论,不过世界民众热爱八卦,拍案惊奇之时,我们也很好奇,所谓信任,如何演变为“精神控制”?看起来那么聪明的人,为什么最后也会被“控制”呢?

我想起前不久,曾经有一篇新闻报道,说的是一位苦恼的丈夫,他的妻子参加了叫“创造丰盛”的灵修,家不回,孩子不管,还把家里一百多万存款都投入其中,妻子常常怪丈夫不进步,不跟自己去灵修,自己则辞了工作全身投入创造丰盛,一天超过12个小时在里面。这位丈夫与爱人的关系已走到离婚的边缘,他出于好奇实在想了解妻子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他成为“卧底”亲身体验了社会上争议一时的所谓“灵修”课程,看到的情境是这样的:

“过了十分钟左右,房间里传来几声此起彼伏的‘我好累’,声音越来越高,节奏越来越快,最后变成了尖叫和哭喊,紧接着一阵剧烈的呕吐声。一阵短暂的平静之后,又是一阵尖叫和哭喊,进去的男女喊着‘我错了,还要我怎么样’之类的话,又是一阵猛烈的呕吐……”

丈夫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他不得不相信自己的妻子被“邪教”所深深控制了。

的确,现在市场上这样灵修课程并不在少数,很多号称心灵培训,但是实际上也用的是一些“邪教”组织的惯用精神控制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让你深陷其中,心甘情愿被套取资源。

被加持的“情感依赖”

“对自我的感觉越不好,越希望有个东西接纳、护持自己,这样我感觉自己更好了。”一些号称心灵陪伴,成长的课程,实则正是一次次给你制造接纳、喂养欲求不满的空虚情感,让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中,博得你的信任和依赖。

朴槿惠说自己与这位“闺蜜”是在患难时建立的交情,她妈妈过世后,正是这个邪教二代的闺蜜,陪伴在侧,给她建议;在生活上,对于不会打理自己衣服、不会修饰自己的朴槿惠来说,而崔顺实正是能够和她一起买衣服、买胸针、看连续剧的最佳伴侣。

● 1979年,27岁的朴槿惠和23岁的崔顺实

可以想见,一个目睹过自己的父母被暗杀的少女,常年身处政治斗争的中心,也没有组建自己稳定的小家庭,朴槿惠多么需要在情感上为自己找到一些温暖和信任,甚至是依赖,在内心安全感严重缺乏的时候,她需要的是朋友强有力的安慰和支撑。

其实,所有的精神控制正是从接纳和陪伴开始的,往往一些心灵培训机构上来就说,“你是宇宙的中心,受神宠爱的子民,我看重你,我无条件接纳你……”,而且往往会以兄弟姐妹相称,让你有找到“家庭”的感觉。

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关爱,情感上的接纳和填补空虚是依赖的开始,而在情感依赖建立之后,导师说的什么话,你自然也就更愿意相信,因为你从感性上来说甚至不愿意相信她说的是错的。

● 左一为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右一为崔顺实的父亲崔泰敏

强大自我的美好“投射”

作为“国民女儿”的朴槿惠,她跟希拉里不一样,并不是先天的“铁娘子”,权力角色对她来说,只是一种“继承”来的责任。

她多次在公众场合提到给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自从与《中国哲学简史》相遇,我恢复了内心的宁静……”

● 朴槿惠多次提到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这段话语显示朴槿惠迫切需要“精神拐杖”之程度,虽然只要再多做了解,就会发现冯友兰在现实里的骑墙作风与其著作中表现出来的风骨并不一致。但也从侧面证明朴槿惠在精神的成长上,并未足够完善,是抱着“急病投医”的迫切,并未来得及对信息和价值观做过多整合。

其实,当时朴槿惠父亲的手下,一个情报部门的官员曾多次提醒他父亲,朴槿惠涉嫌被“邪教”控制,她的父亲都并没有放在心上。导致朴槿惠在后来的日子中,一直以“闺蜜”作为自我的精神资源。也许,当她深感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这个内在的精神凭借,让她能以强大的自我形象维持政坛上的首领角色。

● 朴槿惠就崔顺实事件向国民道歉

然而,正是这种强大精神资源的供给,在很多控制人为目的的灵修中也是常用途径。他们往往刻意给你即时的强大感,因为“揭晓伟大宇宙的秘密”、“接通宇宙的能量”、“通晓宇宙的精神”这些精神上的绝对正确感,能够让你的无力变成掌控。

我朋友,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机遇偶然,学习起了灵修,她开始对一位仁波切奉为上师,老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一切改变了,她的生活貌似从此有“信仰”,这个“信仰”让她成为朋友圈的权威角色,也一改在家庭中的“弱势地位”,成为可以指责丈夫“不上进”的人,这种被加持的归属感,改变了她过去唯唯诺诺的形象,变得有主见,也变得有精神追求,这种自我感觉的良好,让她深陷其中,自甘闭目。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感觉,每次在心理培训、特别是灵修的高峰精神体验之后,回到现实觉得非常无力。这是因为,真正的成长需要通过艰难的时间打磨,一步步来实现的心智成熟,而且很多时候心智的成熟是要在具体很多棘手的生活痛苦中,反省、顿悟、纠结、自我博弈……等到你的承受力、理解力经历理性的洗礼,才能达到的。

胡因梦说的“真正的修行人不关心心想事成,也不会去关心吸引力法则,也不会去太在乎所谓的秘密这类的书籍。因为这一类的书籍它是世间法,它不是出世法。这类书籍它关怀的就是我怎么用我的念力去吸引来我要的结果。这些书籍几乎内涵都是我怎么观想我拥有一亿人民币的状态是什么样子,或者我拥有一辆劳斯莱斯汽车到手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怎么样可以活得更心想事成,心想事成这个‘心想’两个字表示你有欲望。‘事成’表示你希望你的欲望能够达成,而这个心想事成这种理念的本身,跟真正的自由解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需要警惕的正是这种情况,灵修成了一件美丽的衣裳,通过某教、某人的“给”,好像突然能够成为了另一个更强大美好自己,沉醉于这种美妙感受,就容易被邪教操控。

精神解决方案

是从“理性的完善”开始的

人的痛苦来自于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扭曲、阻滞和失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这些阶段中的缺失,而不是一味地忽略这些“阴影部分”直接跨越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肯·威尔伯在《意识的转化》这本书中认为,所有“超越自我”的努力应该建立在自我结构完整的基础之上:

心理学家认为的“自我”是一个集体统和功能的术语,“自我”的心理结构让我们具有思考、计划、记忆、期望、组织、爱恋、自我反思、分辨幻觉和现实、对冲动和行为进行控制等心理机能。很多边缘性精神症以及重度的精神疾患就跟自我结构的不完整有关。心理治疗正是促进“自我”结构的连续性和同一感。

而灵修的最高目标是“超越自我”,它们普遍认为苦恼的最深层根源在于保存自我的尝试。而且这种尝试是徒然的,无效的和自我挫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我执”即对个人存在的攀援。主张一个人要消除自我执着和否定一切自我呈现。

对一个功能不完善的自我来说,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很多问题,这时候心理治疗整合自我功能,反省自我是痛苦、艰难的,有时候也是难以完成的,而往往某种教派、个人能直接带你否定掉这个层次,连问题的载体都不在了,那问题也不会有了,这给人带来瞬间解脱的感觉。

然而人必须先成为某个人,才能做到无“人我相”。每个人都要先发展健康的自我感,才能修无我的境界。否则,是极度危险的。

一般,对两种人来说非常容易被快捷的所谓灵修所控制:

一种是某些在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意识上面有特殊的脆弱点,也有一些心理困扰的人。信仰强大的教义,用来迅速解决他们生涯阶段的发展问题。比如工作不顺利的人,人生目标不清晰而且缺乏理智的人,他们在灵修中,错误认为“我不需要为自我认同形成的课题”来奋斗,或是“我不需要努力去发现我是谁”、“我的能力是如何”、“我的需求是什么”、“我的责任是什么”、“我如何去跟他人来往和我应该或能够为我的人生做什么”。也就是,他们拿无我原则,来正当化他们对心理社会化发展任务的幼稚型放弃。

另一种是完美主义者。被信仰吸引的第一个原因是开悟的观念。这被描绘为人格完美的顶点,去除了所有心理污染和结缚。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一种圆满的和坚强的自足性,能驱除掉所有坏事物的完美境界,可以说是一切自恋型挣扎所要达到的目标。对这类人来说,完美经常在潜意识中意指没有任何心理症状的自由,这样他们才能比其他人优越。第二个吸引力则在灵修老师身上,因为老师可充当他们自恋型转移的理想类型和反映对象。他们常会把老师当成很有权威和令人崇敬的尊贵人物,并乐于分沾一下老师的光环。事实上,那些转移关系的类型是很常发生的,这就强烈地暗示灵修会吸引在自恋层次上运作的人格。

韩国民众要求朴槿惠辞职

正确的精神解决方案所应具备的

“常识”性标准

在意识的光谱中,也许精神层次最高的就是灵性层次的无我境了,然而这一切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来解决,而不应该奢望以快捷的超越去解决。真正灵性功课不在远方,通常就在痛苦、黑暗及困惑之中,往往只有在回顾时才能认清这些功课的真相。

具备以下特征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解决途径:

以理性自我建构为基础

如果只是满足于对欲望的填补、对知识碎片的占有、对感觉良好的执着,那很可能我们只是在消费灵性,而不是修炼灵性。

如何有鉴别、分辨能力?这需要系统地学习、理性思维的训练,如果在认知层面上不能够区分什么是对错,只是购买从感性层面上的能量加持,那么很可能像新闻里的那位妻子,再高级的灵修都只是对自己不认同的代偿。

在日常生活中成长

天天对着流星许愿想长高的人,通常是个真正的矮子,因为只有自我感觉是矮子,才想要长高。不要喊高调地宣称宇宙秘密与法则,要放弃自我、服务众生,人要帮助人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我过得比你好,那么我的帮助只是健康的分享,否则就是毫无说服力的自我价值感的补偿。警惕一切高调的口号,因为如果不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任何心灵按摩的短暂功能都值得怀疑。

不依赖权威,永远“内求”

真正的力量在内心深处,所以不要外求,向内去寻找内在智慧和力量。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容易心向外,这种情况比相信自己有内在力量容易得多。因为人在基础信念上是很容易否定自己的,所以凡提供给我们内在资源,为自己找到内在力量的才可能是正确路径上的心灵成长。而一种精神依赖,无论导向权威导师还是导向权威教条,都是不相信自己力量的表现。

永远追求变得更宽广

一个老公说自从妻子灵修,做了一些心灵成长之后发现越来越自以为是,无法沟通。

这的确是很常见的现象。你的精神成长若成了亲密关系中的障碍,那说明你所投入的心灵成长让你的世界变小了,那肯定不是真正的成长而是僵化。拥有精神信仰最首要的功能是能扩展你的心灵空间,为你理解他人接纳自己打开一个更大的视野,而不仅仅是吹起“自我”这个虚妄的气球,实则妄自尊大,窄化自己的认知。

在做心灵探索方面,多数人都还是新手,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多,能依赖的精神导师也并不多,这时尤其需要警惕,那些包装精妙、让你瞬间自我良好的人和信念,要知道,人的心灵成长并不只带来舒适和温暖,人的真正独立远比想象中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