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美华女谈嫁给非裔老公历程 呼吁包容 /

美华裔女子谈嫁给非裔老公历程 呼吁族裔间包容

“只有在互相包容与理解下,才能保障少数族裔的权益及发展。”娶了华裔妻子的非洲裔物理博士麦建邦(Tom McKibben),在亚裔生可能因为无知而涉及“黑脸”辱非裔事件后,语重心长表示,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需要更了解其他族裔历史,其他族裔也应该尊重不同肤色的族群。

华裔不认同非裔的由来已久,来自香港、嫁给麦建邦的陈本恩说,她1980年代结识夫婿后,第一次向在香港的父母提到男友时,双亲都“非常忧虑”,妈妈甚至跟她说,“你要跟谁谈恋爱我没有意见,但你们以后结婚生小孩,孩子肤色可能让他们承受异样眼光,让我很担心。”

陈本恩不顾父母反对嫁给麦建邦后,生了四个子女。

“我带着孩子外出散步,被误认为是保母。”陈本恩笑着说,许多时候都有人对他们一家投以“关注”目光,但随着时代进步,这样的“关注”已越来越少;四个孩子对自己的“非裔爸华裔妈”都很习惯,也热中与同学朋友分享。

“美国人不了解取笑一下亚裔的英文口音,有什么好在乎的,归根究柢,就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华人一路筚路蓝缕走过来的艰辛奋斗。”亚美促进公义中心主任黎雪说, “将心比心”,非裔也有他们的辛酸史,与华裔一样,对一些“刻板印象”及“歧视字眼”,同样存在伤痛,“真正的和谐,必须互相谅解、包容”,才是美国所以强大且伟大之处。

事实上,从出生、长大、入学、就业,时常与非裔为伍的第二代华裔,对非裔的想法及观感,明显与第一代华人父母有代沟。

曾在今年7月底发起“黑人的命也是命:致父母公开信”(Letter For Black Lives)的华裔族裔研究员许可(Christina Xu)提到,就像信中想对父母说的:“在您的经历中,也许没有很多与非裔接触的机会,但他们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是我的朋友、同学、队友、室友、老师、甚至家人。而今天,我为他们担忧害怕。”

刚自宾州大学毕业的张起刚说,他有时无法理解华裔长辈的想法,如把大学录取新生的平权措施(Affirmative Action),指为“现代排华法案”;与高中几位华裔同学都上了名校的张启刚表示,如果不是非裔曾在美国民权史上努力,可能到现在华人都还无法入读大学,或是只能待在“二等学校”念书,保障少数族裔的平权法,在他与同辈朋友看来,正是美国平权运动的精神。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