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华尔街日报:资产泡沫威胁中国经济 /

华尔街日报:资产泡沫威胁中国经济

近日中共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在货币政策方面再次用了“抑制资产泡沫”的表述,引发了市场关注,中共官媒对此评论为,“抑制资产泡沫”成为新考量。这也间接表明中国资产泡沫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华尔街日报发文称,资产泡沫正威胁整个中国经济。

据华尔街日报10月31日刊文,中国出现一系列的资产泡沫,这是由大量投机性货币从股市到债券市场到大宗商品的流动导致的。

最大的显著泡沫在房地产,但是利基产品如书法、古董和艺术等的价格也出现激增。5月用作猪饲料的大豆粉期货价格上涨40%。大连商品交易所管道材料PVC价格目前为止年内价格已上涨40%。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正放缓。旨在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宽松信贷和连续财政刺激,意味着中国充斥着寻求日益减少的投资机会的资金。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翻了两番,新增货币大部分受政府资本管制被限制在了国内。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实体经济没有可投资的空间,资金就进入了所谓虚拟经济。”

物价疯涨和购买热潮令经济学家和中国领导人担忧,他们担心这种波动可能意味着中国的信贷扩张走得太远,正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5月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采访某“权威人士”的文章,提醒控制不好的话,过度信贷将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这些危险会产生全球影响。中国的铁矿石贸易已引发全球价格变动。此类风险还在上升,因为投机性资本是由中国银行、企业和投资基金共同左右的。数百万居民将储蓄投入新型高回报率投资产品。一些此类产品的出售方已破产,引发抗议。

据官媒称,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称资产泡沫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风险隐患”。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决策机构首次提及资产泡沫,很可能是受中国大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影响。为了冷却房地产市场,中国一些城市已提高首付比例并进行限购。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分析师称,2016年中国债务与GDP之比预计将达260%,2008年该比值为158%。这是世界现代史上最大的债务膨胀之一。

债务膨胀始于应对危机的刺激计划。此后,随着中共领导人通过更宽松信贷支持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满足年经济增速目标,中国的公债和企业债务增长三倍,达22兆美元。为了稳定股市,政府限制卖空,政府赖以稳定股票市场的“国家队”投资商出手增持遭受重挫股份。

然后货币流入债券市场。许多投资者以现有债券作抵押贷款购买新的债券,此方法一再被重复操作。据债券市场分析师了解,此类借贷规模增长到了市值7兆美元债券市场的3倍。债务激增只在收益缩水到一定程度,债券较其他资产类型的吸引力下降时才减速。

之后出现大宗商品投机,使得一些商品的价格脱离经济基本面。铁矿石的期货价格从1月至4月激增50%,尽管中国港口堆满了铁矿石。其价格在5月份出现回落。经济学家称,尽管对钢铁产能过剩的担忧,钢铁期货价格也出现爬升。

经济学家称中国仍有能力维持信贷扩张一段时间。中国政府也可能在不可避免的衰退到来时避免危机。中国资本账户封闭,且拥有巨大的外汇储备,其债务以人民币计价,主要是国内持有。这意味着更少外国资本流出中国。

抑制资产泡沫为中国带来风险。一些亏损的国有企业需要依赖宽松货币为无能力偿还的到期债务展期。至少目前为止,官方仍在泡沫出现时努力控制每一个泡沫。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