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国的“病”不会因大选结束而自愈 /

美国的“病”不会因大选结束而自愈

当地时间8日晚,在纽约,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支持者黯然神伤。新华社发

美国大选投票日的这一整天,查理·陈的理发馆里,电视机不断滚动播放着大选开票的情况。可是,就算如此关心大选的结果,他还是拒绝去投票。

查理·陈是土生土长的美国华人,在波士顿经营着一家理发馆。他对南方日报记者说,他不想去投票,“因为这两个人都不靠谱”,他不想“沾上‘投票给他们’这样的污点。”

在美国,和查理·陈有同样观点的人并不算少数。一项由《时代》杂志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联合发起的民调显示,82%的受访美国选民对今年的总统选举感到“厌恶”。

美国当地时间9日凌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这场大选终告结束。

“2016年的美国大选至少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的71年内,美国政治运作机制的内在问题曝光得最为彻底的一次。”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说。

不仅是暴露问题,大选还深深地撕裂了美国社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美国真的‘病’了,它的整个社会肌体都出现了问题,”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对记者说,美国的这些“病”,不会因为一场大选的结束而自愈,因为美国国际地位的原因,这种病态很可能会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很多方面。

●南方日报记者 赵杨

美国真的“病”了

本土主义、民粹主义、反精英、反全球化的力量颠覆了美国的“原主流”

当地时间9日凌晨,看到希拉里获选无望,一名女子在离开希拉里竞选总部时泪流满面,她称“我不明白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另有一名新泽西州的年轻美洲印第安女子表示,自己有可能搬去墨西哥。法国《世界报》特派纽约记者当日采访到了这个细节。

时殷弘告诉记者,尽管大选开票前,美国主流媒体、精英阶层都认为希拉里赢定了,但最终的得票数,让他们沮丧——特朗普逆袭了!

让人们觉得特朗普不会逆袭的原因,是因为他说了太多挑战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话。比如,他说要与各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把工作机会从中国、墨西哥等国带回美国;他说“要在美国南部边境建一堵超级大墙,并让墨西哥为此付费”;他发誓要驱逐大约1100万非法移民,承诺建一支“驱逐力量”,对那些他所描绘的强奸犯、毒品贩子移民实施刑事处罚;他曾一度呼吁“全部和完全禁止穆斯林进入美国”,其后又将其调整为一项临时禁令,适用于“被证明有恐怖主义历史”的移民。

特朗普一直扮演着“反建制派”的角色,并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不断攀升的支持率。他调侃“政客”,认为那是一帮虚伪、无能、腐败的“家伙”。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说,在特朗普身上,本土主义、民粹主义、反精英、反全球化的特点非常明显,而问题更严重的是,他反映的是一股风潮。他的当选说明这股风潮颠覆了美国的原主流,成为了新主流。

“可以说,特朗普就是美国反主流派领袖,他获得如此高的选票,不是耍宝耍出来的,他的主张其实反映了美国现实问题,这个国家真的‘病’了,”金灿荣说。

对于美国存在的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提供了一组直观、具体的数据。首先是中产阶级缩水的问题。2015年,美国中等收入人口40余年来首次跌到50%以下。其次是就业问题。从单纯的失业率来看,虽然美国目前的失业率已降到4.6%,接近充分就业水平,但就业结构发生变化——高薪工作岗位损失90万个,中等收入工作岗位损失96万个,低收入工作岗位增加了231万个。显然,相当多的人从中高收入工作岗位滑到了低收入岗位。“这就是为什么就业问题在美国仍然是焦点问题的原因。”他说。最后是美国年轻人的情况。传统上,美国年轻人都是“独立于父母”的。然而,2014年,在美国18-34岁的年轻人中,与父母同住的比例达到32.1%,与配偶或伴侣购房的下降到了31.6%。自19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调查这一数据以来,“住父母家”首次成为美国年轻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这让年轻人对美国政治家充满了失望,甚至是愤怒。

金灿荣说,美国民众对目前的处境极度不满,尤其是对经济状况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感到焦虑和悲观;对现有政治的极度失望,让美国选民宁愿选出“非常规”的领导人,也不愿继续在既有框架内忍受。“美国主流精英阶层自信有能力压制住这股‘反精英’力量,但现在看来,他们太低估了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力量。”他说。

《纸牌屋》真实上演

金钱政治、政治诡计、“互黑互撕”将美国所谓民主的节操打得粉碎

在投票日即将到来之前,特朗普依旧忙着拉选票。他在公开演讲中说:“希拉里将会很长,很长时间接受调查,因为她犯下众多罪行,威胁我们国家、人民和民主,很可能最终会接受刑事审判。”台下的选民一片欢呼。

“2016年美国大选的最大问题还不是两党候选人政见和施政主张的对立,而是各种爆料和各种劣迹。”朱锋说。

正在马萨诸塞州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邓博韬对记者说:“曾风靡美国的电视剧《纸牌屋》让人看到美国所谓民主背后的那些肮脏勾当,但我的美国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次大选比电视剧更露骨,将美国所谓民主的节操打得粉碎。”

在这次总统候选人的第二次辩论中,特朗普的一席话怼得希拉里够呛。当时,希拉里指责特朗普经营如此大的企业,却一直在偷税漏税。特朗普回击称:“这是政策和法律给我的机会,你早就知道,但作为资深政客,你为什么不去修法来防止我逃税呢?因为,支持你的巴菲特等大金主们也逃税,他们给你送了钱,所以你不去改变!”

美国的金钱政治被暴露得何等彻底!

“其实,美国的金钱政治一直都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说,根据以往美国的“政治惯例”,为获得竞选资金,候选人往往与大公司相互勾连,有的甚至和黑社会、不法分子乃至外国势力扯上关系。作为回报,政客要么直接为捐助人安排政府职位,要么推动国会通过有利于支持他的利益集团的法案。利用国家公器为特殊的私利服务,本质上就是一种腐败。

20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决定,取消个人对联邦候选人及政党参与竞选活动最高捐款总额的上限。“这意味着,美国富人从此可以随心所欲地向自己支持的政客捐款,等同于抛弃了美国竞选财务法律法规的原则性,让美国政治彻底被金钱操纵。”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政府治理研究项目副主席兼主任达雷尔·韦斯特说:“这一切使得美国社会不得不面临组织碎片化、政治参与度低以及选民受抑等多重恶果,让选民失去了对政府的基本信任。”

美国现实版《纸牌屋》还充满了卑劣的政治诡计。

维基解密曾披露,希拉里阵营是如何使用各种伎俩将“老实的”民主党候选人桑德斯挤出局,进而获得民主党党内总统候选人资格,引发很多美国民众的唏嘘。

其实不仅是对桑德斯,希拉里阵营也没少费尽心思“黑”特朗普——揭露特朗普偷税漏税、利用选举为自己的家族企业做广告、和情报部门勾结赚黑钱、虚报财产数额、爆出特朗普与友人私地下评论女人的粗俗谈话……

“当然,特朗普也没少‘黑’希拉里。”朱锋说,这些金钱政治、政治诡计、互黑互撕,更让不少民众丧失了对政治精英乃至政治制度的信任,让人们怀疑当选的人是否具备美国总统起码的道德与职业标准。

社会裂痕难弥合

美式民主两党政治存在的基础瓦解后,两党政治恐将变成党争政治

在投票日开始的前几日,10月29日,一位无家可归的黑人老妇坐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守护着大道地面上刻着的特朗普“好莱坞之星”标记。与此同时,她举着的牌子上写道:“这里有2000万的非法移民,而美国人却要睡在大街上。”她的行为激怒了试图铲除特朗普“好莱坞之星”标记的希拉里支持者,并遭到了殴打。邓博韬告诉记者,这件事让他觉得社会民粹的厉害。

时殷弘说,特朗普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反精英、种族主义等言论动摇着美国主流价值观,因此遭到了美国精英阶层不少人的敌视。美国精英阶层甚至有人开启了对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阻击战,传统媒体更是基本上都一边倒地支持希拉里。

马萨诸塞州是支持希拉里的“铁杆”州。邓博韬说,在学校以及其他公开场合,很少人敢声称自己支持特朗普,因为那样可能会遭到谩骂甚至殴打。

希拉里甚至在公开演讲中说,特朗普的支持者中有一半是“卑劣之徒”,他们是“种族主义者、性别歧视者、仇外者、恐同性恋者……”“其实,希拉里的想法,甚至可以说代表了精英阶层很多人的想法,不过他们没有想到草根阶层的力量如此之大。”金灿荣说,精英阶层和草根阶层的对立相当严重,这个社会的裂痕愈加深刻。

此前,《纽约时报》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联合民调显示,不论谁胜选,都将在团结美国方面面临重大挑战。40%的受访民众认为希拉里能够做到这一点,但57%的人持反对意见。仅有34%的人认为特朗普能够团结国家,63%的人认为他无法做到。

过去数年一直关注美国选民变化的民主党人卡德尔在福克斯新闻网上写道:“不管(总统选举)结果如何,(美国人民的)反抗远未终结,它才刚刚开始。”

金灿荣认为,特朗普的上台,意味着美国原有的主流社会共识变少了,而那是美式民主两党政治存在的基础,这个基础如果瓦解,两党政治恐将变成党争政治。此外,特朗普的上台还将带来经济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加深社会裂痕。“以‘反精英’主张上台的特朗普貌似不会、也无力弥合美国社会的裂痕,未来的美国会更加割裂,社会矛盾将会更加尖锐。”他说。

美国盟友会焦虑

受特朗普本土主义政策影响,不排除美国盟友、准盟友调整外交政策,甚至变换阵营的可能

9日,随着美国大选票数的不断更新,一些国家开始紧张起来。据法国《费加罗报》当日消息,在特朗普可能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背景下,日本财务省及日本银行等部门决定召开紧急会议,以检视当前的市场状况。

“因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及它所维持的同盟体系相当庞大,反全球化、本土主义、反精英,代表新民意的特朗普上台,很可能会深刻地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很多方面。”时殷弘说。

当地时间9日凌晨,特朗普发表胜选演讲,再次承诺:“我要告诉世界,我们总会把美国利益放在最先,与所有人平等交易。”而“美国第一”“透过美国利益的镜头看世界”,一直是特朗普坚持的外交主张。

美国驻联合国前大使、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顾问扎尔梅·哈利勒扎德曾在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刊物——《国家利益》杂志网站上刊文分析特朗普的外交理念。文章称,特朗普所谓的“美国第一”带有更多零和思维和民族主义的色彩。

“可以说,美国将开启一轮‘去美国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进程将遭到新的打击。”金灿荣说,具体到中美关系,因为特朗普坚持本土主义,在一段时间里,中美在经济领域的问题,尤其是贸易摩擦将会增多。“但我认为,这种摩擦,或者冲击,以当今中国的实力,是可以承受的。”

竞选中,特朗普多次强调反击“伊斯兰国”和恐怖主义。扎尔梅在文章中写道,特朗普似乎认为“伊斯兰国”和恐怖主义的威胁是紧迫的,并且是美国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未来的特朗普政府将设法迅速击败“伊斯兰国”。

“正是这样的原因,特朗普任总统后,中国承受的战略压力可能不会像希拉里当选那样大,希拉里顽固地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最重要对手,而在特朗普的外交战略中,亚太与欧洲、中东差不多同样重要,他可能会平均用力,不像奥巴马时期将60%以上的军力倾注到亚太。”金灿荣说,尽管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的矛盾在一段时间里会增多,但是双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方向不会变。中国与美国的经贸联系仍然对中国非常重要,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以及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大大降低,中国在推进中美关系方面底气很足。而且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里都很难改变中美关系合作发展的大局。

在金灿荣看来,受特朗普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将是那些美国的盟友、准盟友。特朗普曾称,美国的盟友要承担更多防务费用,乃至自己保护自己。他的孤立主义、本土主义观点,让美国的盟友、准盟友坐立不安。

“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敢在安全问题上冒险。特朗普的表态让不少国家看不清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排除一些国家加大军事投入,甚至研发核武器的可能,当然也不排除它们调整外交政策,甚至变换阵营的可能。”金灿荣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