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利坚的洗牌时刻 特朗普再造共和党 /

美利坚的洗牌时刻 特朗普再造共和党

华盛顿时间11月9日,美国侯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已开始接受各国领袖的贺电,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也承认败选。这场政治马拉松固然终于结束。但对于美国的政治生态来说,恐怕一种新局面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的胜利在于共和党重新取得了美国中产的信任(图源:VCG)

根据8日的美国大选选票分布情况,特朗普的横空出世有着社会背景的问题。美国社会的撕裂、骚动不安,中下层尤其是蓝领中产对于现状极为不满。但共和党的建制派人士就保持相反立场。正是这种“精英”和“普通民众”的不同选择令特朗普的选前局面变得看似扑朔迷离,但结局就具备压倒色彩。就当前局面来看,伴随着美国城、乡呈现不同的政治光谱,这场大选就成了一场决定未来美国政治生态的洗牌。

合情合理的失败

对于欧美主流媒体来说,直到11月8日特朗普取得优势前的一刻,一种褒希拉里,贬特朗普的气氛仍在延续。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很多媒体对特朗普态度很不好,他们说”最优秀、最聪明”的美国人会抵制特朗普的白宫之行,让他当总统太荒谬了。为此,他们还专门出了两本书,强调前者距离白宫只剩最后一英里,而后者是“精英”们所不屑的。可遗憾的是,伴随着8日大选开票结束,这种风气也不得暂告一段落:因为在新总统面前需要保证足够的礼貌。

当媒体们不得不习惯“特朗普总统”时,一个问题也随之浮现。当特朗普不被共和党精英、建制派骨干和布什家族等大佬支持时,他是如何杀出重围的呢?选举状态的实时地图已经显示,在弗罗里达等摇摆州,当希拉里取得迈阿密等大城市的选区胜利时,特朗普阵营则赢得了大城市之外的全部地盘。在宾夕法尼亚等“浅蓝州”传统亲民主党地区,特朗普阵营也拿下了该州67个县的56个。这种局面也让民主党的落败显得合情合理。

环顾美国各界的舆论,不难发现两种相反的态势。以媒体为代表的所谓“精英”始终寻求阻止特朗普的出现和崛起。但美国的中下层人士就很支持他。尽管共和党的基本盘出了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在大财阀、政治大家族之外,中小企业与美国中产阶级站出来欢迎自己的“代言人”。

对于美国来说,这个以中产阶级为中流的国家在大企业、资本家们选择保留知识产权的产业转移后,美国中西部的工业地带变成锈带,原先靠着制造业从蓝领身份转而成为中产阶级的美国人开始面临中产身份的缩水。特朗普“让美国重新伟大”(MAGA)的口号就很容易让这些真正经历过“伟大”的美国人产生认同。这也意味着特朗普代表的共和党阵营开始有策略的吸收这一阶层成为自己的中坚力量。而选举结果就显示这一策略是相当有效的。

特朗普与新的力量

从这里看去,民主党的失败并不是败给特朗普,而是在于自己并不能把握住美国的当前态势。次贷危机之后,伴随着“占领华尔街”等事件的发生,中下层的民众已经越来越不满: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这造成了他们对现状的极为不满。可华盛顿和民主党政府不仅效率低下,其高层更和华尔街等财阀形成紧密联系。导致其进一步加剧了其层次脱节。这样一来,也促使民主党阵营逐渐脱离实际。当希拉里阵营自以为得到了跨国资本家、帮闲知识分子、互联网经济新贵、LGBT人士、种族平权人士、女权人士、宗教平等人士、无劳动能力人士及非法移民的支持就可以取得美利坚时,他们恰恰忘了美国社会的核心并不是这些在最高层和最底层的角色。

相比之下,在共和党遭遇建制派和大佬们离心之后,剩下的支持特朗普的派系就不得不开始豪赌,在选举目标人群上开始下功夫。这其中莫过于利用特朗普对“蓝领中产”和中小企业主的笼络。有资料显示,特朗普多次拒绝身边智囊团的大城市拜票策略,转而多次前往五大湖工业地区中小城市活动。

“蓝领中产”是美国最愤怒的群体。他们见证了美国战后的经济起飞,在晚年遭遇了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瓦解,更面临“中产”身份滑落的危机。当这些多数选民成为民主党阵营眼中的劣质票仓时,这也就难怪共和党将其当成重新掌握国家政权的关键:特朗普和共和党取得了占据美国绝大多数的中层的支持。而这就成了美国政治环境洗牌的开始。

这样一来,当民主党在自以为“进步”的政策下误入歧途时,共和党却得到了重新调整党派结构的机会。特朗普的言论比较能够为美国普通民众了解,甚至接受。美国中小企业也有了在跨国公司压力下成长的机会。伴随着特朗普和共和党得到胜利,尽管美国并不会马上改变其经济状况,但至少会让参与投票的中下层人士认为自己终于得到了重视。至此,特朗普的洗牌竟然也起到了成效。

于是,伴随着共和党利用中下层阶级重返宝座,恐怕华盛顿唯“精英”马首是瞻的局面也将有所变化。特朗普与美国“白人蓝领”中产阶级的共鸣,让“精英”们眼中“一无所知”的后者与之合众为一。而选前分裂的共和党也在这场豪赌之后,得到了新的力量。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