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今昔40年:美国最贫困地带的变迁与兴衰 /

今昔40年:美国最贫困地带的变迁与兴衰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过去40年里,出生于智利圣地亚哥的摄影师卡米洛-乔斯-维盖拉(Camilo Jose Vergara)多次重访取景地,用镜头真实记录了全美最贫困地带的兴衰。

图为1993年,维盖拉在底特律拍摄的荒废的兰塞姆-吉利斯大厦,大厦建于1876年。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维盖拉的踪迹遍布底特律、芝加哥和新泽西等地。然而,他并不只是拍摄这些隔离区域的变迁,还与当地居民深入谈论周遭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更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图为1999年,兰塞姆-吉利斯大厦的屋顶已经坍塌,房屋的前部几乎看不见。

“这么多年来,我既是一位摄影师,喜欢拍摄建筑、街区和围墙;同时我也是一名纪录片制片人和档案保管员,具有历史意识,专注于保存城镇走向衰败的案卷。”维盖拉如是说。图为2000年,大厦的砖砌烟囱只剩下一根,而房屋的其余部分已被疯长的野草吞没。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拍摄的地区,”维盖拉补充道,“我会主动跟当地居民聊天,获取报刊或网络上没有记载的信息。此外,我还会去了解当地发生过的大事,例如罪案、火灾、进驻或者倒闭的商店和机构等等。”图为2001年冬季,光秃的树木。

值得一提的是,维盖拉用镜头记录的并不全是逐渐走向衰败的贫困地区,也有日益改善的街区,都收录在他所著的名为《未亡的底特律》的书里。图为2015年,维盖拉重回故地,发现建筑工人正在修复兰塞姆-吉利斯大厦,昔日杂草丛生的人行道已被修剪一番。

图为2015年底,大厦的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摇身一变为出租公寓。

图为1981年,伫立在芝加哥西麦迪逊街上的雷达司复兴教会,白色的建筑上绘有色彩鲜艳的画。

图为1983年,教堂大变身:名字更显眼,墙上的插画也相对活泼。

图为1988年,教堂的外墙大片脱落,门上的红漆开始斑驳,唯一可看得出昔日原貌的是十字架形状的窗户。

图为2003年,维盖拉发现教堂换了“主人”,变成锡安山传教浸会教会。

图为2014年,裸砖墙变得更矮,只有前门上方有一个尖峰,几乎看不出原貌。

图为1980年,纽约南布朗克斯区的维斯大道,有很多公寓楼,居民坐在楼前的石砌台阶上晒太阳。

仅仅两年后,整栋公寓楼都废弃不用了,窗户玻璃或被打碎或被金属封住。

图为1986年,公寓楼被拆,变成废墟,曾经在此居住的400户人家已不见踪影。

图为1994年,一排整齐漂亮的两层楼房在此地屹立,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图为1979年,维盖拉在新泽西州卡姆登郊区的费恩大街拍摄,看上去还算不错。

图为1988年,可以明显看到费恩大街已不同往昔,街道布满泥泞,有几处建筑物消失不见,显得更加萧条。

图为2003年,右侧的房屋外墙粉刷成柔和的粉红色,门前也有宽敞的停车场。

图为2014年,房屋的颜色换成蓝色,周围也有枝繁叶茂的树木生长着。

图为1977年,维盖拉在纽约曼哈顿著名的哈莱姆区拍摄,这是一间大门为栗色的酒吧,名为“紫色庄园”。

图为1978年,尽管酒吧外部刷成了亮眼的黑白色,但是看上去依然衰败和破旧。

图为1980年,这栋建筑一分为二了,左侧变成炸鱼和薯条餐吧,右侧依然是“紫色庄园”酒吧,主体颜色改为红色。

图为三年后,可以明显看出酒吧已经倒闭了,隔壁的小吃店仍在经营。

图为1990年,小吃店变为橱柜商店,昔日的酒吧则大变样:成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

图为2002年,建筑物被木板紧紧封住,不知何时才会有新的商家进驻。

图为2014年,酒吧已经变成了基督教会,新来的居民根本想不到该建筑的前身是一家酒吧。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