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英媒:社保改革难 北京因一事不堪重负 /

英媒:社保改革难!北京因一事不堪重负

中国财政吃紧的压力正节节攀升,在应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同时,未富先老以及正在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让统筹账户当期缺口不断扩大,更让中国财政雪上加霜,凸显了中国现行社保制度改革的迫切性。

据路透社11月15日报道,当天在北京召开的中日财政智库研讨会上,参会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正加速到来,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均与现行制度缺陷有关。并建议将社会统筹部分改为社会保障税,实行统账分离,延迟退休等多种方式应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社保改革迫在眉睫

“近几年各级财政补贴占全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在16-19%之间,平均为17.7%,如此高比例的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需要财政补贴,充分说明了不可持续性。”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胡继晔称。他分析指出,从近几年的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和工资总额占比情况看,其比例一直都低于28%,2008-2015八年间平均仅为22.3%,亦即不足28%法定数据的80%。

财政压力凸显出中国社保改革的迫切性(图源:新华社)

报道称,而国家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最低年限仅为15年,也是不可持续的重要因素。英国最低缴费年限为30年,法国从2018年起,退休者享受全额退休养老金的工龄从41年零三个月提高为41年半,德国规定被保险人想要领取养老金,必须达到缴费满35年。

2016年8月人社部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就显示,截至2015年底,企业参保离退休人数增幅为6.5%,再度高于企业参保职工人数2.7%的增幅,延续了2012年来的趋势,并由此导致抚养比连续4年下滑,于2015年达到2.88:1。

迫于现实的严峻,专家们一致呼吁中国应该加快现行养老制度改革,具体举措包括延迟退休年龄,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清偿转制成本,厘清各主体责任,政府成为有限责任人,制度可实行精算平衡。同时统账分离,分离居民基础养老与个人账户,建立与非正规就业相适应的国民养老保险,低义务低保障,解决参与权不公的问题,财政政策鼓励全民的自愿性养老储蓄账户。

社保改革面临挑战

制度公信力不足。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日益增加,但许多人却在怀疑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以致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领不到养老金,不参保或停保或者尽可能少缴费的现象有蔓延之势。

地区发展不平衡。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应当是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而现实中却往往表现为屈从地区发展差距,有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固化甚至放大地区发展差距的负面因素。

人口老龄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规模最大且家庭保障功能因少子高龄化而持续弱化的国家。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最为直接,它不仅需要适时调整制度结构与财力投入结构,而且需要更多类型的专业人才和更具人文关怀的各种公共服务,还会导致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下降和待遇领取人数上升,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压力。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规模在2亿至3亿之间,数以亿计的人口处在缺乏归属感的、不稳定的流动状态,对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又一重大挑战。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均未成熟,“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重大挑战较前一个时期更加严峻,能否合理化解主要问题、妥善应对挑战,将直接决定着能否如期实现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定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