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1937年震撼西方的日本“神风”飞行 /

1937年震撼西方的日本“神风”飞行

1937年4月1日,在东京羽田机场进行完公开命名典礼之后,“神风”号起飞前往立川陆军航空兵基地,5天后机组正式开始了这次震撼西方世界的破纪录飞行。

2015年5月13日南九州市市长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为南九州市神风自杀特工队队员的遗书和信件等资料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图源:AFP/VCG)

Kamikaze/神风!

一提起这个单词,相信所有军迷会马上联想到太平洋战场上绝望疯狂的日军自杀飞机攻击。

不过,在二战爆发的几年前,神风这个词却有这另外一层涵义——友好!这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总所周知,我们东边的这个岛国民族是一个敏感细腻、极端重视荣誉感的群体,对各种“第一”、“最高”之类的头衔相当关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从亚洲人民手中攫取财富,崛起成为新兴工业国家后,更是倍加注意世界各地投射过来的眼光,希望能够得到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认可。

1930年,日本飞行员吉原清治耗费了10天时间,大胆地驾驶着一架容克斯A-50小型飞机进行了柏林到东京的马拉松式飞行。这次航行堪称一件不大不小的奇迹,更是让日本航空界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不过,在日本人眼中,这个记录有一点点瑕疵——飞行员驾驶的竟然是德国飞机!所以,日本航空业界一直在盘算着,什么时候要让本国飞行员驾驶国产飞机,来一次完美的创纪录飞行。

人下定决心,只要条件允许,一定要来一次完美的创纪录飞行,让本国飞行员驾驶国产飞机、打破世界记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东京飞到伦敦!

到了1937年,英王乔治六世计划在5月举行加冕典礼。这事极大启发了日本报业的领头羊——朝日新闻。记者们的脑袋瓜很快地转了起来:如果一名日本飞行员驾驶日本飞机,从东京到伦敦来一次创纪录飞行,作为英王登基的贺礼,岂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说干就干。

要知道,为了抢新闻,朝日新闻旗下运作着一整队的飞机。记者们在经过投票后,选中了一架三菱“雁”I型单翼机。这架飞机配备一台750马力的中岛“寿”III型风冷引擎,而起落架是固定式的。它的宣称极速能达到300英里/小时,并能以200英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飞行1490英里。

这架飞机的性能相当出色,这要归功于它的军方背景——实际上它是三菱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Ki-15的第二架原型机,刚刚在1937年3月19日首飞成功,是不折不扣的最尖端军用飞机!朝日新闻看中了Ki-15在当时惊人的高速度,竟然千方百计地虎口拔牙,从军方手中把崭新的原型机买了下来!

为了给飞行披上一层和平的外衣,同时提升速度,朝日新闻“雁”I上所有军用设备都拆了下来,再给它起一个至高无上的名字——“神风”。飞机的驾驶员饭沼正明和导航员/机械师冢越贤尔都是报社的员工,都没有试过在国外长距离飞行,飞到过最远的地方只有韩国和台湾。

在1937年4月1日,在东京羽田机场进行公开命名典礼后,“神风”号起飞前往附近的立川陆军航空兵基地——这次飞行正式的出发点。不过因为天气原因,机组在5天后才正式开始了这次破纪录飞行。

他们飞往伦敦的路上经过了台湾、法属印度支那(今天的越南)、印度、中东最后抵达欧洲,在路上他们还要耗费11个小时用于加油。在大部分航程中,“神风”号遇到了逆风天气,导致航速只是刚好超过了200英里/小时。

在经过越南到加尔各答、焦特布尔到卡拉奇、巴格达到雅典这几段飞行后,“神风号”在雅典到罗马的路上达到了这次旅程的最高速度——213英里/小时。在罗马、柏林和布鲁塞尔的停站过程中,这两名飞行员分别得到了意大利国王维克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德国空军总指挥赫尔曼·戈林以及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的接见。

1937年4月9日,“神风”号降落在了伦敦的克洛伊登机场——这是从立川机场起飞后过了94小时17分56秒之后。这次飞行的航程达9542英里,扣除中途加油/休息的时间,总共飞行时间为51小时17分23秒,平均时速186英里/小时。

正如朝日新闻所预期的那样,这趟飞行使得金发碧眼的西方航空媒体大为惊讶——在这之前,西方人普遍觉得亚洲的这些“黄皮猴子”不会有什么机械操作的天赋!

《飞机》杂志作为英国报业的一员,澄清了之前关于日本人并没有好飞行员的传言:“这根本是无中生有。这次飞行不仅证明了饭沼正明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员,而且还证明了贤尔是一名很好的导航员和无线电操作员。”

不过,《飞机》的记者还是想办法捍卫白种人的荣誉:“后座飞行员(贤尔)看起来是混血的日本人。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来自威尔士或爱尔兰南部的伊比利亚人,亦或者他是马来-葡萄牙人混种。饭沼也不像典型的日本人,但是他比同伴看起来更有日本血统。”

言下之意很明显——这么出色的飞行员,不带点白种人血统真是说不过去!

杂志中,负责技术部分的作者对三菱的设计和结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特别提到了经过多层涂装、像玻璃一样光滑的外表以及机上采用的平头铆钉。《飞机》杂志赞扬道:“这是我们见过最好的”。总体而言,“神风”号的设计得到了西方专家的褒奖,被称作是“稳健的”。

不过,《飞机》记者的白种人优越感再度发作,大嘴一张,声称因为有顺风帮忙,日本飞机才有可能打破纪录。

最后,英国《飞机》杂志醋劲十足地给了一个总结:

“普通的日本军人或者水手,如果通过良好的训练,是可以成为可靠的飞行员的。而那些跟他们工作过的人都说如果他们遇到一些意外情况,他们便会高举双手抱着脑袋大喊:‘书里是怎么说的?!’在一架快速飞行的飞机上,这样做会带来很多麻烦。”

1937年5月11日,带着一堆莫名其妙的评价,饭沼正明和冢越贤尔开始了他们返回本土的旅程。一位英国记者写道:“日本伙计的乐观和谦逊给每个在克罗伊登机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一些长距离飞行员应该要从这两位文静的日本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在他们10天的回程中,日本飞行员经过了朴茨茅斯港。在那里开,往纽约的玛丽女王号上正搭载着日本皇室。在飞越这艘巨大邮轮时,“神风”号环绕着邮轮盘旋并摆动了它的机翼,以示对皇室的尊敬。

创纪录飞行的轰动效应很快烟消云散,白种人恢复了他们的自尊心——直到四年后的1941年12月10日。

当天的东半球海域,另外一架“神风”号的同族——三菱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在英国舰队上空盘旋,机上的乘员发现了两艘赫赫有名的巨型军舰——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和反击号战列舰。几个小时之后,成群结队的日本战机蜂拥而至,两艘代表着西方荣誉的巨舰最终被炸沉。

这些日本飞行员在驾驶飞机的时候并没有手忙脚乱,也不需要特殊的教科书,来教导他们如何应对英国的远东主力舰队。

终于,白种人恍然大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