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华人亲历:我在美国如何索赔车辆损失 /

华人亲历:我在美国如何索赔车辆损失...

常有读者问我在美国行车保险和理赔的相关事宜,恰好今年夏天我刚经历过一次高速事故,理赔过程很具代表性,特意写下来分享。

今年夏天,丫丫被邀参加一个耐克(Nike)篮球夏令营,地点距我家开车一个小时之外,孩子恋家不愿住宿,我只好每天开车接送。一天早上在洲际高速上开到离夏令营还有五分钟左右的距离,前面一辆18轮大货车爆胎,飞起一块不小的轮胎碎片击打到我开的卡迪拉克SRX车头的正下方,我能明显感觉到冲击力不小。因当时没地方停车,又考虑到橡胶碎片造成的损失应多是表面的,不至于到不能开的程度,于是我决定先不停车,而是开到目的地再说。

到了夏令营,安顿好丫丫之后,我才回到车前评估一下损失情况。果然,大卡前面的保险杠被砸弯了,里面是否有损失不明。于是到车里找出保险卡,打电话给保险公司索赔,问了一下基本情况后,接线员给了我一个理赔案号码(case number),并告诉我说弗吉尼亚州的理赔员会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给我打电话,我最好在此之前能决定在哪里修理我的车。

半小时左右,理赔员的电话果然打过来了,又一次问了我事情经过之后,我告诉他说我要开回我所在城市的卡迪拉克经销商处修理。理赔员表示要我确认受损车辆能够开上60多英里,于是我趴到了地上开始检查车底,这一看不要紧,我发现车底部左前方有无色液体连续滴出,理赔员推断可能是高速下巨大的冲击力将前方的一些部件移位推后,包括冷却液等在内的某个管线受损破裂,他认为我开回去的话可能对车造成更大损害,于是告诉我给卡迪拉克车商打电话,叫他们与他直接联系来安排拖车、修理和租车等一系列事宜 。

当天下午丫丫训练完后,卡迪拉克经销商合同拖车行派来的大卡车已在篮球馆外等我们了,载上我的车,拉上我和丫丫,我们一起返回了我家所在的城市。到了一家租车行,拖车司机将我和丫丫放下,保险公司理赔员已先一步打电话在这里给我租好了车辆,供修理期间我来代步,而拖车则转去卡迪拉克经销商送车修理。事后第二天,经销商通过邮件发送给保险公司修理费用估算,保险公司当天批准,五天后我的车修好了,于是到租车行还车,租车行再送我们去修车处,签字开回修好的车。整个过程从开始需要自己报案和选择修车行之外,理赔费用多少和赔付都是保险公司和修车行之间的事情,我不需要介入,而且整个过程我没见过理赔员,也不需要证实我车确实是这样损失的,当然我要撒谎的话在美国属于欺诈犯罪,我的信用毁了不说,进监狱也是可能的。

如果上面这种属于意外损害赔付还相对简单的话,涉及撞车双方的理赔要稍微麻烦一点。首先不能离开出事现场,尽量不要挪动车辆,马上报警,警方勘查现场后会判出责任方,出具“警方报告”(Police Report),而到了这一步之后的处理方式就和我前面的经历就差不多了,责任方的保险公司会根据警方报告修理双方或无责任一方的车辆,直接和选择的修理车行对话就行了。

在美国,车辆保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半保,即责任险(liability),在你犯错的时候保险公司只会赔付受害方,不会赔你自己,这种保险是各州的基本要求;另一种是全保,也就是会赔付双方的车辆。车辆保险一般可以选定单人、单车、全部涉及人员和车辆、财产和医疗赔偿的上线,当无保险(uninsured)方或其它原因造成的损失(comprehensive)时,无过错一方保险公司也会进行赔付,譬如我前面发生的就属comprehensive范畴,对这两种或自己有责任的事故,美国保险还有自付部分(deductible),投保者可自选金额,从零到500美元不等,可以想象这个数字越低,保费会越高。

在美国, 行车保险是必须购买的,因为美国是车轮上的民族,车祸发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没有保险的话碰上一个大事故,涉及车辆、医疗和公共财产损失加在一起很可能会是天文数字,哪怕搭上全部的财产都可能不够,在不少的州,没有行车保险上路的话还属于违法行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