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对抗种族歧视,华人能否独善其身? /

对抗种族歧视,华人能否独善其身?

11月27日,在曾经出现“另类右翼”组织反对华人传单的加拿大西部烈治文市,一部分多族裔的当地市民组织起来,发起了游行示威活动,主张“为族裔和谐站起来(Stand Up for Harmony)” ,反击曾经出现的传单,展示社区团结,向种族歧视说“不”。参加示威活动的市民大部分是华裔,也包括原住民和其他族裔。

此次发生在烈治文市的反华传单,不仅攻击当地的华人,鼓吹白人至上主义,也让姚明和中国国旗“躺枪”。华人能够在此次反对种族歧视的示威中担任主角,旗帜鲜明地站出来反对种族歧视,提倡多元文化、和谐和包容,可圈可点。

列市族裔顾问委员会成员袁薇强调,多元文化是加拿大建国之本,希望新移民把自己当作加拿大一分子,融入这个社会。中学教师德希凯里表示, “虽然以前也有零星的种族事件发生,但是在加拿大这个提倡多元文化的社会,种族主义不会有生存空间。不过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令极右势力抬头,所以我今天高举这个反纳粹的旗帜,就是提醒民众勿忘历史。”

但是,在特朗普胜选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种族仇视事件中,华人并不是唯一收到攻击的族群。在众多“中国佬(Chink)”、“滚回你的国家去”的辱骂中,同样也包括很多针对其他族裔的辱骂和袭击行为。

街上浮起的纳粹符

据本地英文媒体报道,近期以来,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纳粹符号“卐”。这种现象不是发生在数十年前的德国,也不仅仅是发生在我们南方的邻国,而是就出现在21世纪多元文化的安大略省,出现在渥太华、多伦多等地。纳粹符让很多犹太人勾起了二战期间受迫害的痛苦回忆,它代表着纳粹法西斯的理念,而在二战后死灰复燃,和纳粹举手礼一起,成为一些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膜拜符号。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当今北美社会再次泛起,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上个周六,一位多伦多居民早期做晨练,赫然发现有人在公园里画上那纳粹符号,令她感到非常震惊。几天之后,有人发现在车窗上也被喷上纳粹符的涂鸦。在此之前,渥太华的犹太人居所或犹太教建筑上也被大量涂鸦上了纳粹符,而在美国,有的纳粹符边上还配有类似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让美国重新白起来”;在美国一些高中,涂鸦上写着“特朗普”、“白人美国”、“滚回非洲”和“让美国再次强大”……。

如果说这些纳粹符是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有人偷偷摸摸画上的。那么在美国,在“另类右翼”组织举办的庆祝特朗普当选总统的“胜利会”上,多个到场人士在众目睽睽之下行纳粹举手礼,就是明目张胆、毫不掩饰他们的政治倾向和“胜利喜悦”了。

据美国的一家民权组织(南部反贫法律中心)统计,在11月8日特朗普当选的后续10天内,仇恨罪案的发生次数飙升,在美国出现了867次,而这个数字也许只是真正发生的一小部分。在这近900个仇恨事件中,最多的发生在当选后的第一日(11月9日),之后逐渐递减,11月14日再度出现一个小高峰。在内容方面,最多的是“反移民”,占32%;第二是“反黑裔”,占22%;其次分别是“反犹”(12%)、“反同”(11%)、“反穆斯林”(6%)。

特朗普文革,华人需反省

在华人社区,也许最为引人注目的,也许是我们有些华裔川粉制作的文革式宣传画,号召“全美华人团结起来”,“横扫”四个族裔(黑裔、墨西哥裔、穆斯林、南亚裔)。你支持哪一个候选人,这是民主社会你自己的选择,但狂热地盲从要“横扫”少数族裔,就不应该是同属少数族裔的华人的立场。如果让这些川粉时光穿越到五十年前的文革时期,估计他们同样是冲在第一线的分子。

2016年西方系列政治大戏的背后,体现的是一场“白”身份感的危机。白意味着属于一个外表、传统、宗教乃至食物都符合默认常规的群体。按照不言而喻的规则,白人意味着是一个长期被称作是“我们”,而不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的人。

不论是脱欧公投、欧洲右翼民族主义的崛起、还是美国总统选举,政治人物利用和渲染了白人的焦虑,宣泄对现状的不满。而这样做的结果,是选举过后,社会被撕裂,仇恨在滋长。在反对“政治正确”的旗下,各种种族歧视的言语和行为被正常化,《纽约每日新闻》记载一位黑人教师的话说:“不可否认,在特朗普当选之后,有些人说话也越来越大胆了”。

近期泛起的各种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的迹象,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华裔的美国人,华裔的加拿大人。也同时指向犹太人、黑人、墨西哥人、穆斯林族裔等等。少数族裔,在这场动荡中自然被绑在了一起。

也许我们需要重温一下马丁·尼莫拉撰写的《忏悔文》:

在德国,

起初,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提着刀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6-12-01 14:52
    您已点过赞
    即便是今天,虽然它所有的內容都久已被废除,但是《美国法典》第8篇第7章题名为“排除华人”(Exclusion of Chinese)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6%8E%92%E5%8D%8E%E6%B3%95%E6%A1%88


    日裔美国人囚禁是珍珠港事件發生以後,自1942年起,美國政府對約11萬居住在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日裔美國人的扣留,轉移和囚禁。1942年2月19日,富兰克林·D·罗斯福總統下達了9066號行政命令,授權美國陸軍部部長確定國內某些地區為“戰區”,並可以對生活在戰區的人加以任何必要的限制,甚至可以把他們排斥在戰區之外。這份命令聲明,整個太平洋沿岸,包括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所有日裔美國人都可以被命令轉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8%A3%94%E7%BE%8E%E5%9C%8B%E4%BA%BA%E5%9B%9A%E7%A6%81

  • @ 2016-12-01 19:03
    您已点过赞
    川普比土豆强,最起码把国民利益放第一位,国民安全放第一位。而土豆是吧木木亲爹放第一位,作秀放第一位,试问,党政1年,干了那些实事,谁能说说????
  • @ 2016-12-01 19:05
    您已点过赞
    好文章,写得太及时太好了。华人社区那些所谓领袖呢,团体呢?
  • @ 2016-12-01 22:19
    您已点过赞
    要说搞对抗,北美有谁比得过louis farrakhan?华人社会缺的是像老和尚那样八面玲珑而说出话又受到主流各族裔认可的人物。
  • @ 2016-12-01 20:26
    您已点过赞
    需要指出的是,写忏悔诗的马丁·尼莫拉,是早期纳粹的支持者。

    因为纳粹迫害的群体,与他无关,他认为作为德国路德教牧师,纳粹不会找他的麻烦,他支持希特勒纳粹。后来马丁被纳粹关进监狱,追悔莫及,羞愧当初袖手旁观助纣为虐,写下这首发人深省的忏悔诗:

    起初,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提着刀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