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20年目睹多伦多图书馆变迁:快成闹市了 /

20年目睹多伦多图书馆变迁:快成闹市了

移民到加拿大近20载,大多时间都居住在多伦多。多伦多作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来此工作居住,更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多伦多有很多理由使人们投入他的怀抱,其中一个令我最为欣慰和自豪的一点,就是多伦多的图书馆系统。

多伦多公立图书馆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国际性的规模,是加拿大最大的图书馆系统,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基于社区的图书馆系统。他有着藏书量大,流通率高,并提供多种语言多种形式的资源, 例如:图书,报刊杂志,CD 和 DVD等。让居住在多伦多的居民踏入图书馆就可看世界,踏入图书馆就可博览群书。

为方便大众,多伦多图书馆大多座落在居民比较集中的社区内,或在中小学校附近,或在购物广场的一角,近几年比较新的图书馆甚至设在大型的购物中心内。为满足更多居民方便地使用图书馆服务,多伦多图书馆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设施也在不断地更新,包括电脑数量的增加,网络速度及Wi-Fi的跟进,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居民的需求。

简单地说,传统意义的图书馆所具备的环境和气氛应该是:清洁,整齐,安静。大多人去图书馆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查阅及借阅图书和资料。随着图书馆不断与时俱进地满足居民的所求,近两年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现象,使我们对传统意义的图书馆产生了质疑, 也使我们不得不感叹:图书馆,你变了!

是图书馆, 还是幼儿园, 游戏厅, 闹市?

一天中午在士嘉堡一间大型购物中心给孩子买完学习用品,顺便去还到期的图书。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前面一位操着中国南方口音的老人家说: “哇,你们这里的图书馆这么热闹啊!” 随他一同进入的年轻女子赶忙说了一声: “爸,到这边,这边安静些。”

对图书馆的环境已习以为常的我也定神望了望,的确,图书馆的人还真够多的, 来来往往借阅图书和询问问题的人们络绎不绝,还有三五成群聚会的老者,更有妈妈带着婴幼儿或在唱歌或在做游戏或在讲故事,再加上学生们午休, 他们有的在角落处三三两两的聊天,有的拎着书包四处游荡寻找着可用的电脑,有的捷足先登占到了电脑的学生已经开始兴奋地三五成群地玩了起来。

在管理员服务台附近,有几个小朋友在妈妈借书时,嘻嘻哈哈地在周围玩耍着,随后又有几位老人进入图书馆,手里拿着大包小包,显然是刚刚购物完, 一边蹒跚地步入图书馆,一边操着浓厚的家乡话聊着天儿。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话,但说话的声音却清晰入耳。

借阅完图书,我正打算走出图书馆,忽听到二个女士的争吵声,原来是一位老奶奶为给孙子争一台电脑与一位中年妇女吵了起来, 图书管理员闻声赶来劝阻,因语言的不通,老奶奶仍然不依不饶,我看势连忙过去帮助解释并规劝老人,才了了继续的争执。出了图书馆还在想,这通常发生在闹市街区的争吵,怎么让我在图书馆碰上了?

我在图书馆呆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人来人往,人们的嬉笑言谈,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中文,英文还有各路方言和其他族裔的自由交谈,图书馆里真是热气腾腾,好不热闹!

是图书馆, 还是休息室, 老年活动中心?

加拿大冬日漫长,老人们外出活动的空间相对也就缩小了。图书馆是很多老者冬日愿意关顾的场所。 不仅因为有图书,报纸和电脑,还因为寒冷的冬日里图书馆温度适宜,舒服的沙发座椅,阳光从高大明亮的橱窗外射入, 老人们有时坐在沙发上正好沐浴着和暖的阳光,着实是一种享受。

记着冬日的一天下午,天气晴朗,室外虽寒风刺骨,图书馆内却是暖气融融,刚走进图书馆就看到三位老人正聚精会神地切磋棋艺,一个在挠着头,皱着眉,好像他的下一步很棘手,他对面的老者却面露喜色,看起来很得意,中间的老先生一边观战一边做着评论,真是其乐融融的老人世界!当我站在一排书架前开始找书时, 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唏唏嘘嘘的声音,而且均匀,规则,忽大忽小,四处张望才发现因和煦阳光的射入,一位老人已斜靠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微张着嘴睡着了。

显然因舒适的环境,他睡得很香。但过了一阵,他的唏嘘声变成了更大一些的呼噜声,周围的人开始不时地投向异样的目光,最后,一位在伏案写东西的年轻女子忍不住叫来了图书馆管理员,管理员轻轻地拍了拍老者,老人显然在睡梦中被惊醒,感到很诧异,管理员又低声对他说了两句,老者才坐起正了正身, 过了两分钟,晃了晃头离开了图书馆。

是图书馆, 还是社区服务中心?

众人皆晓, 多伦多是一个多元文化,移民众多的城市,因此为移民服务的社工也就多于其它地区。我注意到近两年在一些移民比较集中的地区,社工也在图书馆里设立了服务点,虽然方便了移民,但同时也使图书馆产生了变化。

还记得一次在公司附近的一间图书馆碰到了好友的母亲,她是与图书馆服务点的社工有预约来询问枫叶卡的相关问题。 她预约的是中午十一点,可是都快十二点了,她还没说上话,原因是前面的两个老人还没说完。因社工服务的大多是新移民或英语水平较低的居民,中国人占的比例很大,其中老人又占多数, 包括申办健康卡,儿童出生证,延办枫叶卡等。

有几次我听到老人不确认社工的话,还要反反复复地重复, 社工需用广东话或普通话不断地解释,就座于附近的人,或在小一点的图书馆,周围的人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的对话,有时社工还要来来去去帮他们打电话询问核实信息。在某种意义上,图书馆的一角已成了开放式的社区服务中心。

为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跟上时代的飞速发展, 我们能发现多伦多图书馆在不断地变化。可能有些居民跟我有同感,对图书馆时常出现的噪杂环境有些失望,虽然在某些时候他可能缺少了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氛围, 或有着不尽人意的方面, 但我还是能看到多伦多图书馆在服务大众服务社区方面努力尝试着, 期望他越变越好。多伦多图书馆, 我仍衷情于你!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