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金马奖为何大陆片大获全胜? /

金马奖为何大陆片大获全胜?台湾业界反弹

《七月与安生》女主角周冬雨(右)和马思纯:同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图:路透社)
《不成问题的问题》范伟:获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图:新华社)
《我不是潘金莲》导演冯小刚: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图:路透社)

中国大陆影片横扫今年台湾金马奖,引起台湾业界反弹。 《不成问题的问题》和《我不是潘金莲》等获奖,显示评审团回归对电影美学的考量,欣赏艺术取向与文学性的电影,鼓励大胆破谬的影像实践。

第五十三届金马奖出炉,或许比大为错愕地上台领奖的两位影后和《八月》导演更错愕的,是坐在电视机前的台湾观众。这份得奖名单用出人意表来形容可能都太委婉,有电影圈内人干脆直接用“傻眼”来形容:从观感上来看台湾电影近乎全军覆没,此前呼声最高的《一路顺风》和《再见瓦城》,前者只拿到最佳美术设计,而后者可算颗粒无收——毕竟“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更多是对《再》导演赵德胤作为创作者的肯定,而非针对作品本身。这样的结果,不要说台湾人傻眼,外人看了都觉得金马真敢选。但意外过后,其实仔细看看今年评审团的选择,体现在各个奖项之间的逻辑又高度统一,简单来说就是回归美学价值的艺术导向,鼓励大胆破谬的影像实践。

首先大可不必认为金马奖是偏私对台湾电影格外严厉,可以从最容易被忽略的“最佳纪录片”看起,《日曜日式散步者》对大陆观众而言可能非常陌生,其实在台湾看过的都不多,而它不但是台湾本土出品(讲述日治时代台湾诗人团体),更是一部手法完全反常规的纪录片:甚至很多人看完说这根本就不是纪录片,它不但用戏剧式的搬演去“重演历史”,还拼贴使用了大量绘画、音乐、字卡,再用朗诵去呈现诗句节奏,极具实验性地打破了人们对“纪录片”的想像——而这就是今年金马的选择:鼓励对影像的全新尝试。

在这种逻辑下,冯小刚拿到最佳导演就实在顺理成章了。他的获奖感言里说金马“又一次印证了我把电影拍成圆的是对的”。 《我不是潘金莲》在视觉呈现上其实非常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在戏院里要面对一块长方形银幕,但整部片子却是圆形构图,这么彻底的实验姿态当然是创作者的大胆创举和美学坚持,且恰好对上了这届金马的胃口。

比较值得谈的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熟悉娄烨作品的观众绝不会对该片的导演梅峰陌生,梅峰早在二零零九年就以《春风沉醉的夜晚》拿到戛纳(康城、坎城)最佳编剧奖,此次初执导筒,剧本方面亲自操刀改编老舍同名小说,为了力求台词还原民国语言风格,他特地去重读《围城》,视觉上更为了还原民国色彩而专门拍成黑白片。这部电影也并不是人们想像中“艺术片”那种沉闷情态,而是一种延续《小城之春》“闺阁体”脉络的“文人电影”,融入了很强的中国式传统审美习惯,从剧本到视觉语言,都在呈现着文人式的古典情绪,而对原著的改动(加入两个女性角色)更有对中式大家族伦理极到位的分寸拿捏:女性在一个家庭内部扮演着灵魂角色。这种进退分寸的精准把握,拿到金马最佳改编剧本,显然非常符合金马所欣赏的文艺传统。

影帝影后令人意外

而范伟拿到影帝虽然台媒即时新闻已用“爆冷”形容,不过我们一路看下来,大概也能体会金马的心意。硬要比较范伟和许冠文的表演谁的突破更大一些其实并无意义,而范伟明显是靠情绪的细腻层次取胜,在一部相对更静态也更有舞台感的电影中,对“情绪”的把握就成了最考验演员功力的部分。你看完范伟的演出可能不会有惊为天人的赞叹,但你会觉得他周身每个细胞里所散发出的人情世故,都完全属于那整个环境,妥贴极了,一分一厘的出戏都没有——这大概已经是至高的功力。

令人最为意外的当然是“双影后”和《八月》拿到“最佳影片”。坦白说“双影后”的部分,象征性和理想性甚至要远远大于周冬雨和马思纯的实质演技,那种感觉有点像把电影里的不圆满放在金马舞台上予以圆满,于是颁奖结果一如我们所看到的:七月和安生虽然完全懵了,但她们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为她们本来就是一体,从电影一路延伸到现实空间。事实上这样的“双影后”虽然破例,却也体现出了评审团希望呈现的客观选择:毕竟很难割裂开这两个女生的互动,去单独评价她们中任何一个的表演。

而香港方面,至少《树大招风》摘获了最佳原创剧本,银河映像的水平一如既往,结构严密,拿奖应该说毫无争议——剪辑当然也是同理。而《一念无明》的黄进则勇夺最佳新导演,该片据闻更是去年香港最好的电影之一。

《八月》相信绝大多数观众都没看过,金马给它的评价是表现出了“对人情世故体制变革的回眸与反思”,目前各方对该片的观感非常两极:有人喜欢得不得了,也有人觉得“并没有那么好”,或说如果要和当年王小帅等创作者高峰时期的批判力相比的话,其实仍难企及。

台湾本地影评人乃至观众,或许会更难以接受这部电影彻底击败今年所有台湾片。而他们的立场与角度或许也可供我们参考:毕竟对台湾来说,其实大陆的文艺片大量涌入台湾,确实会令本土的中上等电影更难出头和“被看见”——尤其是在今年的艺术导向之下。有台湾朋友干脆说“金马改叫独立精神奖好了”。他们认为大陆电影本身就很有实力,一旦艺术片全认准了“金马模式”投其所好,恐令台湾本土电影更要在夹缝中求存,其艰困局面也是事实。

某种程度上,这也正是对于金马评审团制由来已久的争论:产业奖项抑或坎城模式?很多影评人认为今年的给奖毫无逻辑可言,我反而恰恰觉得今年的给奖逻辑太过清楚了:就是要鼓励艺术取向乃至具有文学性的电影。评审团的选择一贯被诟病为“小圈子”、“精英共识”,但金马奖必须要面对的另个矛盾是它创立初始的本意以及奖项设置都是参照奥斯卡式的产业导向——如果纯粹按照坎城模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技术奖。而在这样的取向之下,如果以艺术逻辑为主,当然会让公众感到强烈落差。另一方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路边野餐》在台湾备受好评之后,大陆今年出品的文艺片大都越来越“大”,从《长江图》到《我不是潘金莲》,连商业片大咖冯小刚,都拍起了艺术片追求美学本身——这些大陆的作品本身颇有水准,剧本出色又有背后扎根的文化土壤,一旦进入金马视线,就很难被忽略。这对于台湾本土电影在金马“名份”上的冲击,也的确是事实。

无论如何,大概就像《八月》导演张大磊所说的,台湾电影是他个人的父辈与启蒙导师,那种启蒙想必更多是存乎于美学层面。而金马奖这一次亦回归了对电影美学本身的考量,所以用这样的脉络去理解,我们就会觉得:虽然出乎意表,却也是情理之中。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