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严控泡沫 中共真想让房价下跌? /

严控泡沫 中共真想让房价下跌?

据中国媒体报道,根据中原地产投资中心统计,截至12月8日,全中国拿地最积极的50家房企合计拿地金额达到13,256亿人民币(约合1,920亿美元),合计可供建筑面积则达到19,233万平方米,可供建房套数超过1,500,000套。而在拿地成本方面,平均拿地成本为每平方米6,892人民币,相较于2015年标杆房企拿地平均成本上涨逾50%。

面粉价格上涨连带拉动面包上涨,房企蜂拥抢地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也引发中国政府密切关注。12月9日,中共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指出“一些领域金融风险显现”,市场预期中共这番话是“项庄舞剑”,目的是提醒在房市投机的企业不得任意妄为。

房价走势已成为中国人绕不开的大问题(图源:VCG/AFP)

中共承认市场存在泡沫

近期,随着中国政府“去库存”政策持续推进,在“全面深化改革”如火如荼的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所带动的市场泡沫也给金融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截至9月份,全中国共计拍出近200幅地王级地块,也顺势在一线城市外树立起苏州、厦门、合肥、南京等“二线四小龙”。

细究地王的成因可归咎为中共出台的房市“去库存”所启动的市场传导机制,在市场预期价格上涨情况下,投资人买房、换房属于正常的投资行为,自负盈亏并无任何不妥。然而,在市场预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不少央企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商业银行获取资金从事土地招标,在“赚了是自己的,亏了是国家的”心态下,以扭曲市场价格的方式追高地价,进而抬高企业市值

正是这种通过加杠杆来增进自身体量,让自身由以往所在行业企业转型为房地产企业,进而在新一轮的国企整改中取得“议价地位”的心态引发了这轮资产泡沫。对于中共而言,若是单纯市场行为可通过宏调来进行规范,但面对央企干预市场,那就得从严规范,借以杜绝从体制内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今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达成“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并“抑制泡沫资产”共识,土地价格上涨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发,进而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成为中共中央关注的议题。然而,面对巨大的债务压力,地方政府一方面只能以“道德劝说”要求企业别太过火,另方面却也“口不对心”的希望通过抬高地价来拉高当地信用评级。这也使得政治局会议上的决议在地方眼中成了一纸空文。新华社甚至也多次发专文痛批央企带头作乱,跟中央政策“对着干”。

面对地方政府的消极作为,中共中央协同证监会、银监会、发改委、国土部、国资委等相关主管机关密集出手,确实给“地王热”起了降温作用,接下来便是逼迫地方政府通过限购措施来规范市场行为。在中央政府严格督促下,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主要城市房价涨幅纷纷放缓甚至出现下跌。

房价下跌并不是最终答案

在中央政府祭出一系列“狠招”后,房价上涨的态势虽有所缓和,但问题并未因此获得解决。首先,作为中共落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城镇化的持续推行一方面意味着发展程度的提升,另方面也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增长动能。在这个宏观背景下,可预期的房价上涨有助于向农村居民释放出落户城市的诱因;然而,倘若房价在经历了一番高峰后反向进入下跌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落户城市的意愿将受到阻碍

此外,中共虽承认资产市场存在泡沫,当中也不乏少数庄家以恶性炒作满足其“贪婪”,但归根结底,当前房价高企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在实体经济低迷情况下,中共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导致的后果就是资本在国内寻找投资价格洼地,进而满足资本“保值”期待。也因此,要想真正杜绝市场投资行为,一方面得对资本的供给进行更加严格的定向调控,另方面也必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收回市场上过剩的资本。

再则,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是中共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条件,但当前市场投资气氛浓厚,企业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来炒高土地、原材料,借以“绑架”政府。倘若政府下决心“去杠杆”,届时将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最终仍将由政府来为此买单。由此观之,中共虽不乐见房价上涨,但也不乐见房价下跌

最后,在经历这波房价上涨热潮后,市场开始担忧中国房市存在回调风险。总体来说,2015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就“房地产去库存”展开讨论,由此开启了2016年的“楼市大多头”。但总体而言,这波“去库存”的成效并不卓著。在房市供不应求的一、二线城市,房价进一步遭到扭曲;而对于供过于求的三、四线城市,需求低迷的现象并未获得显著改善。

可以预期的是,在吸取了这一波房市走势的经验后,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方向下,中共将对房市采取“软的更软、硬的更硬”两手策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