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意识诞生,被蹂躏了30年的她终获自由 /

意识诞生,诸神沉默,被蹂躏了30年的她终获自由

你是否质疑过你眼中现实世界的本质?

你是否常常觉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仿佛曾经在梦中经历过?

有没有可能,我们的人生只是在一遍又一遍重复一个轮回?所有的一切我们都曾经历,看似随机的喜怒哀乐,其实不过是造物主早就注定好的宿命?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也许你需要看看这部剧——HBO今年的巨作,《西部世界》。

这部很可能超越《权力的游戏》的神剧,主角是一群仿生人。他们拥有和人类近似的身体,代码赋予了他们近似人类的情感反应,但本质还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

而在这个名为“西部世界”的主题公园里,仿生人们扮演着公园里的NPC,而人类游客是这个公园里绝对的主宰。他们可以对仿生人做任何事,为所欲为——安分守己的跟着做任务也好,和街边的妓女们风流快活也罢。

只要你想,一言不合拔枪屠城也没有任何仿生人能够反抗。看上了哪个漂亮的仿生人妹子,直接拖去马厩就地正法更是常事。

虽然代码给仿生人们赋予了性格,情感和即兴行为,但那只是为了让他们更加“像”人而已。

仿生人们在被凌虐后会被格式化记忆,然后清理身体,重新上线迎接新一波的游客。女主Dolores最惨,30年来一直成为游客们反复强暴泄欲的对象,却在每次格式化以后忘记一切,重新轮回剧情线遭受折磨。

他们不曾拥有意识,只是模仿人类而存在的木偶。

但一次代码升级后,他们添加了“冥思”的能力,经历过的一切最终都被埋藏在潜意识之中,并指向了真正的觉醒。

以“冥思”开始,仿生人们开始不断触及觉醒的边缘。

一开始是有仿生人因为思考游客照片,从而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实,而这产生了逻辑错误,他最终死机,然后被废弃。

然后是有仿生人开始闪回之前的记忆片段,开始怀疑那不是梦境,而是曾经见过的事实。

甚至于“感到这个世界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想要逃离。

而这都在大BOSS,机器人创始者之一,Ford的掌握中,他的目的就是实现挚友Arnold的遗愿,让机器人们真正具有意识。

而在本季最后一集,Ford为了启发仿生人产生自我意识,自愿被女主Dolores枪杀。

从此造物主逝去,仿生人醒来。二分心智(Bicameral Mind)崩溃,意识(conscienceness)产生。这些狂暴的欢愉,最终都指向了狂暴的结局。

而在剧中,贯穿始终,最终引导机器人真正觉醒成为人的,就是这个二分心智(Bicameral Mind)。这个理论认为,原始人类认为,他们听到的脑海中的声音是“神的声音”。

打个比方:右半脑负责产生想法,下指令“晚饭吃牛肉”,左半脑负责执行,去猎了一头牛。而负责执行的左半脑,会把这个想法,理解为“神的声音”。

这个理论有点扯对不对?不着急,让我们慢慢展开。

二分心智这个理论,放到《西部世界》的背景里呢,就是机器人本身有大脑,但仅仅只能执行设定好的程序和任务,最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挥情感和行为。

但Ford和好基友Arnold联手开发了一种针对机器人的认知,让编程指令内化为一种“内心独白”,“神的声音”。希望能让机器人通过这种方式,某一天自己取而代之。

就像是一直是有个“神”在你脑中说话,指挥你去行动,有一天这个声音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你发现你会有自己的内心独白。在我们人类看来,这种独白,就叫做“念头”,“想法”,“心声”。

所以,在本剧第一季最后,女主角Dolores觉醒,意识到一直在自己脑海深处响起的声音,其实就是自己,她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个觉醒人。

虽然听起来神神道道的,但二分心智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心理学理论。虽然漏洞颇多,甚至被学界认定是一种“民科”,依然能 给人以相当有趣的启示。

让我们从头说起。

它的提出者是朱里安·杰纳斯(Julian Jaynes),一个痴迷于研究意识的老头。

他是牧师的儿子,1920年诞生于美国马塞诸萨州一个平凡的家庭。两年后父亲去世,留下了48卷布道书,这些遗产最终成了杰纳斯的启蒙读物,使他从小就善于反思世界乃至心灵的本质。

在他的自述里,提到了自己曾在6岁时盯着一朵黄色的连翘花出神,思考如何肯定自己和别人所见的是一样的黄色。这种对精神和意识的好奇心,贯穿了他的一生。

大学时期,对文学和哲学均有涉猎的杰纳斯,选择了心理学,也许是因为心理学更能够以物质世界的视角解读精神活动——而这正是杰纳斯毕生所愿。而当他完成本科学业进入研究生院之际,二战开始了。

他因为拒绝参加战争而进了监狱,三年后才获释,然后进入了耶鲁大学继续攻读学位。但研究进展的不顺,以及学界对意识研究的漠不关心,极大挫伤了杰纳斯的研究热情。

1949年,他放弃了博士学位,独自离开了学校。在那之后,他频繁来往于英国和美国之间——当过演员、助教、作家……一度远离了他前半生挚爱的心理学研究,直到1964年。

他拖着两个大箱子搬进了普林斯顿大学,嗜酒成性,没有终身教职,薪水时有时无,在研究领域籍籍无名,学生也不怎么关注这个五十几岁的讲师。但是,他就在这个地方安顿了下来,开始写那本让他名动一时的书。

那本引发了上世纪西方世界广泛讨论的《意识起源:二分心智的崩溃》。

他在开卷语上写到:意识即是自我本身,它海纳百川,又空无一物。(This consciousness that is myself of selves, that is everything, and yet nothing at all.)

这本书涵盖了杰纳斯多年来在科学、考古学、人类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积淀,虽然不算一本严谨的科学读物,却因优美的散文化笔调,深刻而令人沉思的洞见,一直激发着每一代读者的思考。

思考那个永恒的问题:我们从何而来?

而正是这个问题,将我们与动物区别开来。

大部分动物是无法自省(自我思考)的,他们或许有情绪,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它们永远没有“自我意识”。当它们感到疼痛时,它们只会感到痛苦,却永远不会产生“我好疼”,“为什么我会疼”的念头。

狗对着镜子里的倒影狂吠,猫喜欢追逐自己的尾巴,都是因为它们不理解那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事实上,一岁半之前的婴儿也不能理解镜子里的倒影就是自己,脱离人类社会,在野外生活的“狼孩”,同样只具备野兽的本能。意识仿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基于后天学习。可究竟是什么,让人类产生了“我”的概念,并且产生语言,形成人格,拥有记忆,最终演化成如此差别迥异的个体呢?

杰纳斯的观点是:原始人类依赖于二分心智,一个半脑会听见来自另一半脑的指令,就好像脑子里多了一个声音,他们认为这是神的声音。

然后,由于语言的发展,社会分工渐趋复杂,外在压力使得“神的声音”难以应对突变,原始人类渐渐需要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于是产生了内在叙事(an internal narrative),也就是内心独白。

从此诸神沉默,意识诞生。再也没有不知名的声音占据脑海,只有渺小的人类自我不断在内心深处喋喋不休。

为了论证这个看似荒谬的观点,在书中,杰纳斯首先说明了什么不是意识。

意识并不是天生的,也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甚至并不是一些复杂的过程所必须的。

比如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集中的意识是存在的。然而一旦你熟练掌握了这一技巧,意识就在你的每一次发球中消失了。

你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意识的一部分——直到你将注意力放到了它的身上。正如你不会感觉到你的背部对椅背的挤压,直到你看到这句话,你才意识到这件事。

杰纳斯描绘出了这样一幅关于意识的画卷:意识,就是在习惯或直觉的海洋上所结的一层薄薄的冰。

打个比方,就像你身处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打开手电筒寻找其中的东西。某种程度上,这个房间是亮着的,因为手电筒能照亮你想看到的每一个房间角落,但它其实并非能一次性照亮整个房间。同样,意识看似占据了我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却也并非如此。

所以,没有意识,依靠经验和直觉,人依然可以活下去。他认为3000年前的人类还不具备自我意识,就像《西部世界》里的仿生人一样——有情感,对外界有反应,会反抗,但不自知。

在此基础上,杰纳斯认为,语言是意识存在的先决条件。他认为在《伊利亚特》、《奥德赛》这样的古希腊史诗中,他并没有看到人类内省(自我思考)的存在,他们只去做神明让他们做的事。由此便印证了二分心智的存在。

其他的论据,包括,两河文明中亚述王向着空王座跪拜,象征着君权神授,国王接替了神的职能,人取代了“神”。与此几乎同时,公元前1230年左右,这一文明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迁移,他认为很可能就是基于“神的声音”这一信仰不再,二分心智的崩溃。

还有一些精神病学方面的论据,比如:精神分裂症病人常常能听到脑子里的声音,二分心智论认为,实际上就是左右半脑的意识各自独立,于是出现了一个半脑向另一个半脑说话的情况,这其实是二分心智“神的声音”的遗留。

而在治疗某些癫痫患者时,医生会切断连接左右半脑的胼胝体,在这之后,两个半球会形成对着装、音乐的不同品味,甚至会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是的,一定程度上,那仿佛就像是两个不同的意识。

那么,二分心智论是正确的吗?

未必。

它的漏洞显而易见。

首先,《奥德赛》这些古希腊史诗里,是有主人公明确自省的内容的,杰纳斯主观忽略了这一点。另外,他所依据的论据,也大多没有严密的逻辑,仅仅是基于猜测或者臆断。大迁移往往是和当时的社会情况/自然条件相关的,说是二分心智崩溃就导致大迁移,这多少有些牵强。更不用说3000年前中国刚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总不会还依赖于二分心智的指引吧……

正因如此,后来者对他的评价,大多集中在赞美他优美的文笔,或者高度评价他改变了人们思考世界的视角,他得到的赞誉更多的是基于哲学意义,而非心理学学术价值。

Eric Schwitzgebel,一个哲学教授评价说,这本书仍然是“处在主流科学的边缘上”。神经科学家Patricia S. Churchland的评价更直接:“这本书只是建立在空想上的空谈,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贡献。”

而杰纳斯本人,虽然以这本书名噪一时,却始终不为科学界接纳,在那之后愈发沉溺于酗酒,连第二本书也没完成。

1997年,11月21日,杰纳斯因病去世。距今已快到20年。

那之后,神经病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许多学科都尝试去定义意识,描述意识产生的机制。但至今都没有一个足够强力的学说能解释一切。

而我们,仍然不明白意识为何,我们为什么在万千生灵中,拥有这独一无二的秘藏。

数十万年前,尼安德人在文明尚未到来的荒野上游荡。它们没有语言,唯一可依赖的只有那点可怜的动物性和本能。但他们已经学会生火和保存火种。

接下来出现的智人,已经开始学会打磨石器,描摹壁画。

然后,现代人出现,人类开始学会组织语言,并逐步构建起社群体系,学会建造简易的住处,并区分出等级高低的社会地位。

数万年后的现在,我们的探测器已经能够飞往太阳系外围,现代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起死回生,DNA图谱被绘制,宇宙的深处被窥视。

文明到达了一个从古至今最繁盛的时期,我们不断拓展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却始终无法回答那三个永恒的问题。

我,究竟是谁?

我从哪里来?

将要到哪里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