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产向梁振英说不 非建制派左右大局 /

中产向梁振英说不 非建制派左右大局

负责选出下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委员会,在破历届纪录的高投票率下产生。纵管行政长官梁振英在选前两日突然宣布以家庭原因为由放弃连任,令在选战主打反梁连任的泛民主派阵营一度进退失据,但这仍无碍泛民主派在以个人票为主的界别取得大捷。连同立法会议员和宗教界别选委,传统泛民主派以至其他非建制派人士在现届实际总人数为1194人的选委会中取得了至少327席。27%的选委席位虽然难以在特首选举“造王”,但非建制派若能集中票源,也足以在关键时刻左右大局。

泛民主派在9月的立法会选举多个传统功能界别选举取得佳绩,在9个全部或大部分由个人选民组成的界别取得7个议席(分别为教育、法律、卫生服务、社会福利、会计、资讯科技,以及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医学界议席则由中间派取得,建制派仅能在工程界取胜。选举过后,泛民主派协调组织“民主300+”的参选名单,并以“坚守三权分立,撤回人大8.31决定,踢走梁振英”为竞选主轴,争取夺得300个以上的选委席位。

泛民进退失据

明显地,反梁连任就是“民主300+”最明确的竞选主轴。梁振英在12月9日下午突然宣布放弃连任后,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的即时反应是把反梁连任改为“换人换制度”,呼吁选民别因为梁放弃连任而不再投票。然而,“换人换制度”实质上却是一句颇嫌空泛的竞选口号而已,因为泛民议员并未能向公众清晰说明换新特首后如何可以改革政治制度。可以说,北京在选委会选举前夕劝退梁振英这一着,杀了泛民主派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支持泛民主派的选民投票意欲显然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投票率由上届的27.6%上升至破纪录的46%。非建制派合共取得至少327席,较上届的205席激增六成。其中,在以个人票以主的专业界别(选委会第二界别),非建制派在300席中取得了239席的压倒性胜利。当中,在卫生服务、法律、高等教育、教育和资讯科技5个界别,非建制派也是全取30席,建制派颗粒无收。而在第三界别的社会福利界,非建制派亦同样全取60席。

民主派在建筑测量界大胜,几乎将这个上届梁营票仓“洗仓”(图源:香港01)

中产对建制不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个专业界别,得票最高而落选的建制派候选人,其票数与得票最少的当选人都有颇大距离。这些落败的建制派候选人不乏在全港较具知名度而且在各自专业界别独当一面的政治人物,包括毕马威中国香港办事处税务主管及合伙人刘麦嘉轩,被视为梁振英支持者的会计师公会前会长周光晖,前立法会议员刘秀成,以及曾高调反对“占领中环”并参加“帮港出声”活动的经济学家雷鼎鸣等。结果这些高知名度的建制派人物都惨败给民主派候选人,而以高票击败他们的不少更是原本在业界内知名度欠奉的初生之犊或“政治素人”。这样的选角结果,清晰地表明中产专业人士不信任建制派政治人物。

专业界和社会福利界虽然本质上也是小圈子选举,但与由公司票、董事票或团体选民主导的工商界别比较,民主成分远远更高,因此其选举结果也较有民意指标意义。中产专业人士没有因为泛民一时的进退失据而削弱了投票意欲,不但清楚说明了他们对在梁振英领导下的现届政府是何等不满,也说明他们毋需依靠泛民的“政治明星”来带动思考。

选委会选举结果出炉后,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已经向中央政府请辞,随时准备投入特首选举。与此同时,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也表示在梁振英放弃连任后不得不重新考虑参选。加上早已表态参选的退休法官胡国兴以及跃跃欲试的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明年3月的特首选举有可能出现四人竞逐的热闹局面。如果北京没有强力介入选举,候选人的胜负有可能就在50票以内。如此一来,非建制阵营的327人足以在关键时刻左右大局,在决定谁人当选可握有一定的话语权。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