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蔡奇当京官为何先“问路” 大考还未到 /

蔡奇当京官为何先“问路” 真正大考还未到

因与中共最高层有着极深渊源的蔡奇,自2016年10月空降北京后,一言一行备受舆论关注。近日,蔡奇再次“问路”,凸显了北京交通困局的窘境,亦表明北京居不易,身为北京市长,关注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传统的重要次序已经颠倒。

据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报道,北京时间12月12日下午,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蔡奇实地调研交通设施建设、拥堵治理、路网优化等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交通承载能力是城市发展的约束性条件。要把治理交通拥堵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观察人士认为,蔡奇在北京施政未必会像其在闽浙两地主政时那样顺畅。首都治理的复杂性最深层的是吏治——人事的安排,而最表层的则是行、住、食、衣等公众的直观感受,蔡奇将要面对表里之事无一不是沉疴。

频频“问路”

舆论对蔡奇是否有能力胜任北京市长一职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的,尽管蔡奇之前的政绩可圈可点,并且是中共高官中为数不多的善于利用互联网施政的“网络达人”,但在中共的语境里,“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有示范地方、服务中央之责任”,蔡奇履新后的“三把火”烧在哪里,颇受关注。

因蔡奇履历上与中共最高层有交集,被舆论认为是政治优势(图源:多维新闻网)

蔡奇履新代市长不足一周,便烧了第一把火,加速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11月4日、5日蔡奇前往通州调研,并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提出要求。据报道,蔡奇沿新通车的广渠路二期检查交通情况,要求做好连接核心区和副中心道路周边的环境整治和景观设计,打造景观大道。

分析指,北京显性的问题集中在交通层面上,受制于交通的困顿,蔡奇上任,“问路”是当务之急。中共建立北京的“城市副中心”的概念也是源于交通压力和北京二环内人口空间被挤压殆尽的压力。

时隔一个多月,蔡奇再次“问路”——调研北京交通设施、拥堵治理、路网优化等,强化“把治理交通拥堵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有观点称,蔡奇是希望通过最表层的问题入手,切入北京的管理实务,由表及里。

最艰难的吏治

舆论对蔡奇身上带有的政治标签持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对蔡奇空降北京一事,坊间虽早有传言,但舆论关注的重点仍是在未来北京的吏治层面上。

稍早前,香港《明报》在蔡奇上任两周的时间内,盘点了蔡的政务轨迹,并指,“多少可窥见北京的事务重心和优先序列。”

港媒称,蔡奇之所以没有对北京吏治有所动作,原因是“并不全由得地方主官,而是要根据中央政策和法律规程。”

观察人士称,北京政局的复杂性对蔡奇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不久前,深耕北京政坛多年的北京前市委书记刘淇,坊间疯传“刘已被中纪委双规”,但随后,北京官方媒体曝光了刘淇的最新动向。刘淇和北京现任书记郭金龙,市长蔡奇等一道参加东城区的人大换届投票。在官方媒体的报道中,刘淇的名字了排在郭金龙和蔡奇的中间,位列第二。

刘淇(右)担任北京市委书记时,因北京举办奥运会而政绩大显(图源:AFP/VCG)

十九大前是北京市政坛整肃的关键节点,原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落马后,坊间传言称,吕锡文为了立功减刑,检举当年提拔她的刘淇与原丰台区委书记李超,在北京花乡土地项目上牟利。因此,刘淇被卷入舆论漩涡,虽然刘的公开露面阻止了传言的散播,但不代表北京吏治风暴不会到来。

分析指,十九大前,北京政坛短暂的安静对蔡奇来说是件好事,可做适当的休整,一场可以预见的风暴在某个时刻到来后,才是真正考验蔡奇能力的大考——在吏治层面上有所作为。当然,这与治理北京的交通亦有异曲同工之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