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曝学校被渗透 习开思政会议目的终现 /

曝学校被渗透 习开思政会议目的终现

近日中国教育部长陈宝生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透露出不少重要信息。

在这篇文章发布的差不多时间,习近平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四位政治局常委高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回过头来看,二者之间似乎存在某种互文互释的关系。

陈宝生在文章中阐述了教育系统中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指教育系统是中共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前沿阵地和独特战线。

谈到前沿阵地时,陈宝生明确表示教育系统遭到渗透。他说,“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教育系统,是校园……搞乱你的未来,首先搞乱你的学校。前沿阵地,斗争非常激烈。”

陈宝生指,目前中国形成了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不可避免也失去了一些阵地。“尤其是在教育战线,在某些前沿阵地的某些空间、某些段落,斗争是尖锐的。”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图源:新华社)

作为中国的教育部长,自然没有可能凭空揣测无的放矢,这也就说明,陈宝生在文章中所说的被“渗透”“斗争”,是有所本的,甚至可能指涉到切实的人和事。

某些前沿阵地、某些空间具体是指哪里,某些段落具体又是指什么内容,这其中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此外陈宝生还称教育系统最直接关系到中共和国家的兴衰,它“既生产思想又消费思想,既生产舆论又消费舆论,既生产理论又消费理论,既生产文化又消费文化。”意识形态问题在教育系统具有累积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发生颠覆性错误。

而习近平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注意,是引导“师生”,并非简单的“师”和“生”,也不是“师”引导“生”。

在中国的语境中,思想政治跟意识形态是可以划等号的,思政工作会议规格之高,陈宝生文章指向性之强,似乎可以说明一点,教育系统将成为中共意识形态建设的入手地,并且这个工程显然将是连续性、系统性、针对性的。

此外,陈宝生的文章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对中共而言,意识形态问题已积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危险性,而这种危险性在教育系统已经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使得中南海极为重视,以至于将连续开了23届的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升级为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四人亲自坐镇。

作为一个可为佐证的例子,从去年年中开始,中共党媒求是网、《红旗文稿》、《人民日报》等开始激烈抨击历史虚无主义,在求是网有一个“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版块,专门刊登相关文章,且一直保持较高频率。而在有关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事件中,时可见知名大学教师的身影,还有不少“公知”“大V”,后者在陈宝生的文章中也被点名。

陈宝生的这篇文章未见很大反响,但其意味是显见的,尤其是与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相联系,在未来所将引起的可见和不可见的激荡或变化,都可能远远溢出教育系统的范畴,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