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雾霾成气象灾害 民间调侃新节气“霾至” /

雾霾成气象灾害 民间调侃新节气“霾至”

中国大陆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平台上,在最近的周末时间里,盛传一个新名词——霾至。

“发明者”称,这是中国传统24个节气(代表农业文明的关于季节与农时关系的时间节点)之外第25个节气。

上周,北京政府宣布启动红色预警,并通过媒体向公众警告说,此轮雾霾12月19日夜间至21日会更加严重,部分地区PM2.5浓度可能爆表。并于周末前就已经在北京城区范围内采取了单双号的限行措施——事实上,多年来北京已经在采用限号政策了,通常私家车每周总有一天是被限行的。

这是北京2016年第一次拉响空气污染红色警报,有评论称,在经历了去年的混乱后,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预警机制运行得到改善。

现在大家都已知道,霾是由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燃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空气污染。然而,据2016年12月13日《法制日报》和12月15日《新京报》的报道,12月1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修改二稿)》(以下简称《草案》)第二款,明确将霾列为气象灾害。

上周四,《新京报》在一篇分析文章的标题中说,把霾纳入气象灾害引起了“争议”。

让“老天爷”背黑锅?

北京要通过立法,“明确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坊间随即反应,有中国大陆网民通过社交媒体质疑,“政府想要转嫁责任,‘老天爷’表示——这个黑锅我不背”。

《纽约时报》中文版称,中国有把人为灾难归咎于自然的先例。1958到1961年的“大跃进”中,由于毛泽东搞农业集体化,大搞工业扩张,引起了饥荒,造成数千万人死亡,在中国却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

该报指出,北京尚未从11月的严重霾中恢复过来,公众对霾越来越感到愤怒。一些人担心,将这种肮脏的空气划为自然灾害,会减少官员解决这个问题的压力。

红色警报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夜景显得有些诡异(图源:VCG)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也对此事给予了关注。该网站援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龚刃韧观点称,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并不是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首创”。据了解,目前上海、天津、河北、浙江、山东、辽宁等20余个省份的气象灾害防御法规都将霾列为气象灾害(参见《京华时报》2016年11月14日A08版)。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地方性立法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和质疑。

龚刃韧称,将霾列为气象灾害是中国地方立法机关的一大“发明”。

雾霾背后的博弈

雾霾来袭,中国大陆官方与民间观点的对立逐渐增多起来——“霾是自然灾害”,似乎不仅仅是北京官员这么认为的。

《新京报》的分析文章反对把霾归为自然灾害,称“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根本内因,霾的本质是污染,与自然灾害有着根本区别”。

报道说,专家认为将霾列为气象灾害,会造成污染者可以“依法脱责”等问题,但文章没有给出专家的名字——美媒称,这也许反映了污染问题的政治敏感性,尽管中共当局面对这个问题态度越来越开放。

最近一份报告的中国作者之一说,卫生官员警告他们不要宣传这项研究结果。该报告称,在2005年,PM2.5导致中国肺癌死亡人数达5.1万人。该作者因为担心遭到报复而不愿具名。

上周末,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成都市,警察迅速采取行动,驱散了戴着口罩的艺术家举行的小型抗议活动。

2016年12月山西省太原市民众集体“裸奔”,呼吁政府治理雾霾措施(图源:VCG)

北京对霾的重新分类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公众的讨论。共产党的官方报纸《人民日报》称,“对气象灾害的错误播报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将受到惩罚。该草案禁止组织和个人公开气象灾害报告,违者将处以罚款。”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龚刃韧的观点则较为新颖——在中国,足球与雾霾的关系紧密。

龚刃韧认为,既然中国已于2015年4月成立了以副总理担任组长的中国足球改革领导小组,那理应成立一个更高级别的防治空气污染或环境污染领导小组。这是因为在重要意义上防治环境污染与踢足球根本没有可比性。况且,在雾霾天气下也不适宜开展足球活动,尤其是在重雾霾下的足球运动与其说是锻炼身体,不如说是伤害身体。

分析指,中国当局对雾霾的态度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却在限制公众讨论雾霾成因的自由,这种行为的悖论背后,依然是一种不自信。人为地制造出博弈的语境,亦逼迫舆论将严肃的话题讨论演变成为坊间的调侃,实际上可能激化了民间的情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