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共布局“夹心层” 平静之下藏波澜 /

中共布局“夹心层” 平静之下藏波澜

中国传统节气冬至刚过,古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因它是冬季来临和规划来年的标志。而近期的中国官场,也正时值“冬至”,看似平静无澜,实在暗潮涌动,人事更迭频繁,规模不小,但并未引起海内外舆论和媒体的关注或特别报道。分析认为,或因此轮人事调整的主体多为“上不触顶、下难着地”的副省部级官员。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每逢岁末,特别是进入12月,中央亦或是地方的反腐风暴都更加猛烈,2016年,情况发生转变,一如既往反腐的同时,中共官场治理的焦点更趋向于人事调整和布局。时临十九大,2017年3月的两会在即,这一趋势性的变化更为明显。

据多维新闻梳理,2012年起,年末是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的高峰期。例如,2012年年底,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落马;2013年年底,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湖南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四川政协主席李崇喜等人相继落马;2014年年底,统战部部长令计划、山东省委常委王敏、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黑龙江省委常委韩学键等人落马;2015年年底,上海副市长艾宝俊、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以及宁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雪山等人落马。

王建军出席中共经济工作会议(图源:青海省政府网)

可见,经过一年间的调查取证直至官方通报,年底成为违纪官员落马的集中时段。观察中国官场动态,如此规模的落马情况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轮轮密集的人事调整。最为特别的是,近期这轮人事更迭的官员们,多被外界忽视,却是官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层级——副省级官员。

最近一次的调整在12月20日,青海省委副书记王建军出任青海省副省长、代理省长。稍早前,多维新闻在《“夹心层”预热 中共人事未到真正高潮》一文中便有统计,2016年12月前后,依时间顺序,分别为江西省副省长刘昌林转任甘肃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跻身市委常委,湖北副省长任振鹤跻身湖北省委常委,原成都市委副书记邓修明任天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上海副市长周波任上海市委常委,吉林省副省长姜有为调任辽宁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此外还有浙江省委常委王永康调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四川省委副书记刘国中调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任天津市委副书记,新疆自治区副主席史大刚出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青海省长郝鹏任国资委党委书记,梁桂任陕西省副省长,钟勉疑任贵州省副省长等。

相比2016年前几轮动辄数位省委书记易人、甚至事关中央委员名单更替的人事变动潮,年底这波多为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更替的这轮人事变动,似乎并未引起外界关注。但是恰恰是这些在各个地方分管不同领域的副省部级官员们,既不同于总览一地大局的书记和省长,也不同于直接接触民间的县级官员,他们既直接接收中南海的宏观调控指令,又直接决定相关领域政策如何执行。犹如身处官场的“夹心层”,既要面对下面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难题,又要面对中央的政策要求,是中共官员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的一环。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拍桌而起的为官不为、“中梗阻”便包含这个级别的官员群体。如今,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抓落实、抓到位”都是中共高层强调最多的“关键词”。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讲:“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中梗阻”。于官而言,这就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地方的“中间层面”。副部级官员便包含其中。所以这个群体的任免情况,直接决定了官场“中梗阻”能否有所突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