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电影市场的成人礼 /

2016内地电影:减速,中国电影市场的成人礼

腾讯娱乐专稿(文/喻德术 编辑/端梧)

从1993年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早已走到了“成人”的年龄阶段。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于是我们看到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增速突然放缓、保底纷纷失败、大片哀鸿遍野……根据广电总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仅3.73%。

这是一次带有强烈阵痛的“成人礼”!

不过不必慌张,这是正常现象。在这些年里它像一个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再从幼儿到儿童、又从儿童到青少年,每年身高都会长几厘米,快的时候甚至能一年长十几厘米,但是如今它不会再无休无止地疯长下去。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成年礼·时间

中国电影市场离开生猛青春期

大家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是没有“市场”可言的。直到1993年初,当时的广电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业内称之为“3号文件”,拉开了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它规定,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不再对国产片统购包销,各制片厂可以直接与地方发行公司进行出售发行权、票房分成等交易。

这仅仅是起步,此后的中国电影市场,在1994年迎来了第一部分账大片《亡命天涯》,又在1997年迎来冯小刚的贺岁片《甲方乙方》。真正让人们看到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的,是1998年发生的一件大事,当年4月3日在中国公映的《泰坦尼克号》,创造了3.6亿票房。这个票房放到现在已经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基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大约占了当年全中国总票房的40%;如果以2016年的年票房为核算基准,其单片票房贡献大约相当于今天的180亿人民币。

也许从那时起,中国电影市场的活力才真正被激发。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也在继续推进中,1999年,全国电影院计算机联网售票管理系统建设工程开始启动,同年底,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达成协议,涉及引进片及相关产业的谈判也达成最终协议。

废话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尽管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有23个年头,但是它经历了漫长的缓速成长期,直到近些年才进入了一个异常生猛的青春发育期,而在2016年,它终于迎来一场“迟到的成年礼”。

成年礼·体量


银幕数量超41179块跃居世界第一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旦成年,他会具有明显的标志,比如身高和体重都会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同样的道理,一个市场一旦“成年”,它会具有一个基本的体量。对中国电影市场而言,这个体量主要是指它的吞吐能力,包括银幕数量,观众人次和票房产出。

官方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的银幕总量已经达到41179块,平均每天新增26块。美国全国影院业主协会网站显示,美国银幕总数约在40759块,也就是说中国银幕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各国第一。

而通常被当作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的北美(含美国与加拿大)则拥有43167块银幕,按照每天26的平均增速,2017年春夏之交,中国的银幕总量也可能会超过北美。

不过未来会怎样其实很难准确预测,因为你不知增速到底将如何变化,但业界的共识是6万块银幕会是一个基本体量。

2010年以来的中国银幕数量


观众平均每年将看1次电影

经过十多年的成长,中国城市观众到影院观影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2010年,中国的观众人次总量才2.8亿,但到2015年已经暴涨至12.6亿;2016年夏天到来以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表现疲软,但得益于春季的疯狂增长,全年的观众人次仍然有望接近13.5亿,与此前一年相比小有增长。

中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虽然平均下来观众每年看电影的次数仍然不足1次,但已经在无限接近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相信到了2017年,观众年观影次数会稳稳妥妥地达到1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们这个观众人次的统计对象只是城市影院观众,并不包括广大的农村观众——农村其实有大量的公益放映;也即是说,如果只以中国的城市人口为基数来计算的话,他们的年观影次数实际上早就超过1次了。

当然,人比人,比死人:2016年,北美观众的平均年观影次数是3.3次,韩国是3.81次,中国还远远落在后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也正说明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并非百分之百都是坏事。

2010年以来的中国观众人次


未达预期 年票房落在457.12亿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年票房达到457.12亿,增幅3.73%,超过2015年的440.69亿,继续创造新的历史纪录。这并非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因为按照此前十多年的增长规律——年平均递增率在30%左右,那么2016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将落在570亿左右,再不济也能超过500亿,谁知最后只有450亿出头。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令人不能接受的成绩;至于具体原因,且听下文分解。

2010年以来的中国电影票房

成年礼·阵痛

增速从30%到3.73%

减速,这两个字成为了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基调,也极有可能成为接下来几年电影市场的基调。2016年的全年票房以457.12亿收关,那将只在去年440.69亿的基础上增加3.73%,创下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以来的历史最低。

过去1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平均30%左右的年递增率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其中2010年曾超过60%——当年《阿凡达》大卖成为新的里程碑事件,2015年也曾高达48.69%——《捉妖记》大卖结束了国产片在进口片面前“千年老二”的悲惨历史。但到了2016年,增速暴跌至3.73%,其幅度之大不仅令人始料未及,也令人措手不及。可以说,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疲软已经成为不少电影人共同的噩梦,悲观之态和绝望之声难免出现。

但如果我们冷静下来客观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减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除了年龄,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会一直“长”的。

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就跟一个成长中的人一样,在这些年里它从婴儿到儿童、又从儿童到青少年,每年身高都会长几厘米,快的时候甚至一年能长十几厘米;但是成年以后,它不会再无休无止地疯长下去,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终究有一天,他的身高会彻底停止生长,甚至会随着年龄的增大缩短一点点,蓬勃不再。不过这个时候,他的阅历会不断增加,整个人变得更加丰富厚实,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同样的道理,中国电影市场由于起步较晚以及具体国情,它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成长,但幅度不会再像之前那么疯狂;等长到一定的极限——比如年票房1000亿、各方面都彻底成熟之后——比如影片类型和观众消费心理,它就会稳定下来;可能小有起伏,但不会大起大落,就跟目前的北美市场一样,观众在这个市场里各取所需,获得娱乐的享受或心灵的慰藉。

2010年以来的中国票房增幅


急于求成 名利两空

整个市场疲软,遭殃的当然是一部又一部有名有姓的影片。

首先是票房失利,腾讯娱乐刚刚公布的2016年度电影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11月30日,2016年国内一共上映了352部电影(含进口片),其中票房1000万以下的竟然高达281部,占比高达80%。1000万以下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满打满算都拿到1000万,除去影院分成和税收,出品方最后能拿到手的也就三四百万,很多影片别说制作成本了,连宣发费都赚不回来。

当然,票房1000万以下的多是“小片”,而那些被观众寄予厚望的“大片”呢?2016年,国产片单片票房超过10亿的只有《美人鱼》、《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3》和《盗墓笔记》5部,另外还有1部中美合拍的《功夫熊猫3》。而近期上映的三部贺岁档种子选手《长城》、《铁道飞虎》和《摆渡人》,目前只有张艺谋的《长城》票房超过了9亿,其他两部均在5亿以下,全部离预期相差甚远——如果以2015年的行情来判断,这些三部影片的任何一部都是10亿量级的,《长城》则应该是看向20亿的。

票房未达预期的另一面,则是绝大部分影片都口碑欠佳,甚至遭遇口诛笔伐。究竟是影片不好看才导致的票房失利、还是观众批评导致的票房失利,近期已经成为业界的讨论焦点,本文不再赘述。

总之,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上不论大片还是小片,名利双收的凤毛麟角——《湄公河行动》算是少数之一吧,大部分不仅没挣到钱——包括大量通过票房保底方式上映的影片,也没挣到名,两手空空。

可以说,“名利两空”已经成为2016年中国电影人共同的噩梦,但个人以为这并非末日来临,同样可以归结为“成年阵痛”:一个人18岁的时候,他虽然已经成年,但并没有成熟;他迫切希望获得成功,却又没有足够的资源、经验和能力;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反而会自食其果。

中国电影市场目前也正处在这样一个境地:我们拥有了庞大的银幕数量和观众群体,离世界第一的位置仅一步之遥,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和足够的专业人才,加上最近几年金融资本的大规模进入,项目开工数量暴增,大量影片以“行活”甚至“急活”的产品形态与观众见面,让观众失去信心甚至形成了逆反心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恶性循环。

2016年低票房影片分布空间(含进口片)


成人礼·反思

拿出好电影是唯一出路

腾讯娱乐近期一项针对超过10万名观众的问卷调查显示,有46.9%的观众表示,其今年的观影次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而在被问及减少观影的“具体原因”时,又有高达85.57%的观众表示是因为“好电影少”。

这就与上面的论述不谋而合了。当中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足够多潜在观众的时候,唯一能让市场持续增长、健康前行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足够多的好电影。不是某一部两部电影要提高质量,而是所有影片都要提高质量;不仅要提高制作品质,也要提高精神品质。

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一切就又回到了事情的原点:人。要有足够多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人才。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多专业人才,项目却在成倍、几倍或十几倍地开工;大家都迫切渴望成功,渴望以最短的时间成功、一步登天,这个肯定要出问题。

电影行业虽然被冠以“工业”的名义,但本质上它还是一种“手工技术”;电影虽然是商品,但它是商品中的手工艺品,须要专业的人、用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去打磨。

而对于一个已经成年或者接近成年的市场而言,它会慢慢地具备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日趋稳健和成熟。因此面对减速,从业者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只要尊重它的规律、拿出好作品来就好;相反,诸如票补、恶意抹黑对手、或者红头文件一类的手段,人为地强势干预市场,短时间内可能会获得一点好处,但从长远看,终会适得其反。

最后还得补一句有点无力的话,要想让电影人拿出好电影,光靠他们自己拼命努力还并不足够,我们可敬可爱的审查制度,是不是也可以再松一点点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