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再问山城 黄奇帆治渝是否胜过薄熙来 /

再问山城 黄奇帆治渝是否胜过薄熙来

“黄奇帆要离开重庆了”,对于很多重庆市民来说,2016年年末的这个消息让他们略感失落。因为在重庆工作了15年的黄奇帆,已经在中国范围内成为了重庆的一张名片,而他讲重庆的年GDP增速从全国中游增长到今天的全国第一。不仅是经济上,某种程度,黄奇帆在经济上给重庆带来的改变是要高于当年的薄熙来。例如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模式的确立,这些都让重庆成为了今天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领头羊”,外界甚至寄往这个“山城”成为二次改革中的“新深圳”。

说起黄奇帆,就不得不提当年的薄熙来事件。在那次震惊世界后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在外界眼中简直就是薄熙来“家奴”形象的黄奇帆,却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不仅继续担任重庆市长一职,辅佐张德江、孙政才,而且还入选十八届中央委员。

如此算来,黄奇帆自2001年担任重庆市副市长开始,在贺国强、黄镇东、汪洋、薄熙来、张德江知道现在孙政才六任重庆市委书记手下工作,堪称“六朝元老”,其中只有黄镇东一人属“走马观花”,其余五人如贺国强、张德江已经是政治局常委级别,汪洋、薄熙来后来遭遇虽然难说平坦,但也都是叱咤中国政坛的人物。能够如此如鱼得水,屹立不倒,至此黄奇帆也被外界认为极具政治手腕。

但是黄奇帆真正展露头角的,却恰恰是在他本人仕途的尾声,薄熙来落马之后。在经济放缓的大势下,重庆的表现可谓是一枝独秀,极为亮眼。

2012年3月5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和重庆市长黄奇帆在人民大会堂做工作报告。(图源:VCG)

从2013年到2015年,重庆GDP增速“三连冠”领跑全国,2015年上半年,在31个省市区GDP增速“排行榜”中,重庆以11%的经济增速高居榜首。这与中国政府近年来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密切,重庆是西部各省市中离东部地区最近的一个,较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两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此外,重庆偏轻型化的产业结构也降低了对资源的依赖度,从而降低了其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受到的冲击。

之所以说黄奇帆给重庆留下的“印记”以及所带来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要高于薄熙来。因为薄在重庆当年以“唱红打黑”、“重庆模式”为执政标签。前者流于运动式,后者则是说多做少,且很多做法流于空想,不切实际。

而黄奇帆在重庆,在招商引资,经济结构调整,土地管理模式上,都做出了前瞻性的政策引领。2002年开始,重庆在2002年一次性储备了主城40多万亩土地,之后20年内每年只开发5%,即2万亩左右。2008年12月4日,重庆推出了全国首创的地票交易制度。

简言之,农民自愿将闲置宅基地等复垦,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指标,再以票据的形式通过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拍卖。这种土地流转交易方式,在5年后的三中全会上,得到了最终的确立。

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土地永远是个大问题,而黄奇帆对于土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图源:VCG)

2010年,黄奇帆对重庆的房地产发展又提出了“25%理论”,也就是,每年房地产的总投资不要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跟规划人口有关的社会结构的总量要平衡,还要控制房地产的按揭。

他解释说:超过25%一定供过于求,低于25%又供应不足,不适应城市化。如果一个地方基础设施投资中,房地产占了百分之七八十,长远看没后劲。数据显示,到2015年上半年,重庆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15.8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2%。刚好在25%的标线附近。

在中国,土地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命脉,仅从财政上来说,以当下中国的税收制度,土地出让时地方财政来源的“大头”。在很多地市正面临“无地可卖”情况下,黄奇帆的做法,显然在保证政府财政的情况下,遏制了重庆“房地产化”,重庆的房价一直是中国一线、二线城市中最稳定的一个。以至于习近平都在2016年前往重庆视察,释放肯定信号。

总之,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从GDP增长率,经济结构,房地产,政府财政,重庆今天都是中国最健康,最稳定向上的的大城市,没有之一。这些都可以算到黄奇帆的“政绩”之上。无论怎样,对于重庆而言,黄奇帆的离开,意味着重庆已经彻底从“薄熙来”的回忆中走了出来,但是经济上的重担,也交给了后人。未来的重庆走向何方,能否成为二次改革中的“新深圳”?这或许才是在黄奇帆离开之后,我们观察重庆的一个重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