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2017年中日关系阴云密布 /

日媒:2017年中日关系阴云密布

虽然中国和日本首脑均在2016年展现出改善两国关系的意向,并实现了首脑会谈,但基于矛盾深化和经济领域合作的低迷态势加剧,2017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据《日经新闻》1月4日报道,2016年12月6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密切的2名中国领导分别在不同的场合,显示出对中日交流的积极姿态。2017年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国的党和政府正逐步转向稳定对日关系的路线上。在中日之间仍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的背景下,关系出现明显改善的期待并不存在,偶尔的友好氛围,或许只是乌云中的一缕阳光,不能改变大局。

12月6日,在位于中国外交部18楼的大会客厅,聚集了近200名各国外交相关人士。大家的目标是为了来会一会被视为“未来最高层领导人候选”的贵州省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习近平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2000年代,陈敏尔作为其下属担任宣传部长,是负责习近平在当地报纸撰写的专栏《之江新语》的主要身边人物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陈敏尔现年只有56岁。按照以往的惯例,距离退休还有15年以上,今后进入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可能性很大。

陈敏尔热情接待日本访华团代表的举动带来中日关系缓和的希望(图源:VCG)

虽然在这一会场,日本驻华大使横井裕因有事而中途退席,日本总务省派到地方政府国际化协会北京事务所的负责人北村朋生留了下来,并得到陈敏尔的热情接待。日方人员对此深有感触,表示“在与日本接触只能带来风险的几年前,这种会见气氛难以想象”。

与此同时,被视为习近平“发小”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与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古场文博(日本住友商事常务执行董事)也在北京市内举行了气氛融洽的会谈。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王占起在会上表示,与会人员都是中日友好的使者,希望今后成为关系发展的支柱。另一位副秘书长朱丹则表示,对中日友好抱有100%的信念,中国需要日本,日本也无法离开中国。

但局部而且稀少的友好场面,不能改变中日间已经陷入谷底的冷漠关系。去年9月,虽然通过双方不懈努力,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时隔1年5个月在二十集团(G20)峰会上进行了首脑会谈,但布置出奇简单的会场、以及双方难以调和的意见,令艰难实现的会谈,反而加大了两国关系的隔膜。

两个月后的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习安会再度上演,但仅仅10分钟左右的交流,对促进两国关系改善没有起到任何帮助作用。

另外,中国军队在日本周边海域的活动则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2016年12月10日中国的战斗机从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的宫古海峡上空通过。对于紧急出动的日本自卫队战机,中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日本战机)对中方飞机实施近距离干扰并发射干扰弹,危害中方飞机和人员安全”。对此,日本方面予以否认,事实关系尚不清楚。不过在军队知情人士之间,不少观点认为,自卫队感受到了危险,为了躲避导弹攻击而发射了火焰弹(Flare)。随着中国军队的活动向外扩大,日本自卫队不得不应对的情况出现增加。偶发性冲突的风险也随之提高。

而进入2017年后,中国军舰不仅每日出现在钓鱼岛周边海域,4日上午还进入了被日方认为的本国所属海域,且航行时间长达1小时40分钟。引起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高度紧张,不断喊话要求中国船只离境。

钓鱼岛领土争议仍是中日关系难以好转的症结(图源:Reuters/VCG)

目前,两国政府都认为改善关系的时机尚不成熟。中国对日政策相关人士表示,“中日关系的长期方针将根据今后1至2年的状况再做判断”。据悉,北京方面认为,日本对华政策会有三种考虑,首先,日本将长久重视对美国同盟关系,南海问题继续施压中国。其次,不排除对华强硬中,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甚至为此不惜不听美国劝导。第三,也会考虑如何抑制与中国的摩擦,尝试与中国平稳相处。

不过,为了两国关系不再更加恶化,北京也在做出努力的姿态。中国最高领导层没有出席2016年12月13日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仪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对日本的顾及。在中美关系出现恶化的背景下,中国希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期待与日本开展经济合作。

报道认为,在即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中日之间的形势仍不明朗。但中国类似于2012年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的糟糕局面应该不会重现,只是突破关系冷漠阴云的力量还无法形成。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